分享

自动变速箱造了70年 为啥现在都没多少人能造好?

 玩车教授 2020-09-08

上世纪40年代初,美国人首先把自动变速箱装在自家的车子上。到了现在2016年,自动变速箱在车子上的使用已经有70年了。对目前的人类来说,这种70年前就已经开始用的东西,按理说应该没任何技术难度。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世界上能研发制造自动变速箱的厂家,一共就那么几家,造得好的更是少之又少。难道在70年后的现在,我们还是没法搞定一台自动变速箱吗?这东西有这么难造吗?

真的很复杂

小编在工作之前,是汽修专业学校出身的。当时对我们这些多少有点机械底子,本身也怀着对汽车狂热爱好的人来说,学校里有一门课,是所有人都皱眉头的---自动变速箱原理和拆装。小编还记得,这门课的内容,是面对着一台爱信制造的,80年代初(也可能是70年代末,反正是学校从废车场弄来的)搭载在丰田皇冠上的3速自动变速箱。就是这么一台看着很简单的东西,我们全班所有人愣是拆了几天都弄不明白原理。

这只是一台在自动变速箱世界里几乎算是最简单的,就已经让我们想破头皮了。更何况是现在层出不穷的6速7速10速?自动变速箱这种东西,挡位数越多,结构复杂程度就会成指数级上升。前两天我们发布过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张自动变速箱的图。

就是这张,看起来很复杂,实际上,这种东西远比看起来更加复杂。

自动变速箱的结构

大家要知道,一个自动变速箱里面有好几组齿轮,每一组齿轮都分为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内壳体这四种东西,这四种东西每一种都要能传输动力,每一种都是通过一组液压的离合器或者摩擦片来实现制动或者放松。为了给这些东西供应液压,自动变速箱自己还有一套液压系统,有一个专门的分配液压的纯机械部件来供应液压。

这只是一组,一个4速自动变速箱有3组这样的齿轮,上图展示的这个剖开的变速箱,这是6速的,大家可以试想想6速以上的自动变速箱,结构会有多么复杂?

真正的难点

然而,复杂的机械结构还不是自动变速箱到了现在还很难完美的主要原因。对它的调校才是难点,我们经常在试车报告里面提到,某某车型升挡迟钝,降挡顿挫,又或者是某种情况下变速箱哪里不舒服。其实这些问题的背后,涉及的可能就是某一组齿轮里某一个部件的离合器压紧力度,压紧速度,甚至是泄压速度,这些小细节哪怕是某一个离合动作快了慢了几十毫秒,最终呈现出来的也许就是剧烈的顿挫。

按照一个齿轮组有约20个(有的还不止)离合器来算,一台普通的4速自动变速箱就有60-100个离合器。如何保证这几十上百个小小的离合器在每一次换挡,在任何工况下都有稳定表现,这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此为什么自动变速箱挡位越多,就越难有很优秀的表现,故障率也越高,原因正是在此。丰田的4速自动变速箱看似落后,实际上经过多年优化,它的表现反倒会比很多更复杂的变速箱更好。

我们自己的自动变速箱呢?

实际上,一些自主品牌也拥有自己研发的自动变速箱,它们虽然看上去并没有国际品牌的技术先进,但实际表现也确实不错,也许大家不觉得它们先进,但在背后,这些自主品牌为了一台自动变速箱付出的努力,也是很值得我们敬佩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