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造形很重要整不明白就乱套

 杨关桥 2016-05-10

(三)章法


1.布局谋篇

         章法,就是怎样把要写的这些个字摆布在一定的面积内,其中包括行距、字距、字的大小、一行内字形的走势(或叫“行气”)。字的摆布,可以有行有列,也可以有行无列或者无行无列,不同的形式,表现出不同的气息。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夫纸者阵也,笔者刀鞘也,墨者鏊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扬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夫欲书者,先乾研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书。”羲之喻作书为用兵,则章法为布阵,筹谋策划,则不可缺少了。拿笔即书,靠碰运气,捉襟见肘,不成章法。

       书法之谈章法布置,犹如绘画之言经营位置。明沈颢《画麈》论及“位置”,云:“一幅中有不紧不要处,特有深致。”一幅成功的书法,正文、落款、钤印等组成因素都须是和谐的、圆融的,一处差失必影响全局。清笪重光《书筏》云“精美出于挥毫,巧妙在于布白,体度之变化,由此而分”;朱和羹《临池心解》云“作书贵一气贯注。凡作一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应,打叠一片,方为尽善尽美。即此推之,数字、数行、数十字,总在精神团结,神不外散。如论诗者,比之五言长城、四十贤人意也”,意正在此。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之所以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感受,与他“计白当黑”的定位谋势法关系密切。

       明计成《园冶》专论园林艺术,包括相地、立基、屋宇、列架、装折、栏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二个内容。计成在“相地章”中提出的“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思想,完全可移鉴书法章法之用;磨墨展纸,根据欲书内容,眼前自回地理之区别,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

         章法之佳善者,必绝妙而出于自然,内心有意须外表无意,一露安排、推让、刻意、雕琢,则做作矣。若王羲之《兰亭序帖》、颜真卿《祭侄稿》、苏东坡《黄州寒食诗》等,均为妙手偶得。

        章法,也是有法可依的,也是可以熟练而后运用至如的。比如写唐诗,五言还是七言,根据纸的尺寸,一行写多少字,应该了如指掌。书写用纸尺幅、格式之不同,如中堂、对联、条幅、横披、斗方、扇面、团扇、长卷等,也关乎章法的经营位置。清梁巘《评书帖》云“书对联,宜遒劲苍古,勿板滞过大,忌流丽而不庄”,即指出作对联的要求。另外,根据文字内容,选择不同书体,因为不同书体不但有不同的表现力,也直接干系到章法。

         前人法帖善本,为学习对象,应多加揣摩,可渐悟其章法之奥妙,然后实践,初或不满意,但不气馁,总结经验,终会进步。

2.主笔

        主笔,是一个字中特征最突出最典型的笔画。主笔,可以是长横,可以是长竖,可以是长撇,可以是长捺,还可以是长勾,甚至是独具个性的一点。一个字只要有一个极为完美的主笔,这个字基本上就成立了,其他的笔画可以当作它的陪衬;当然,其他笔画质量都过硬更好。反之,一个字倘若没有主笔,就似乎一首没有主旋律的曲调,不会给人留下深远的印象。有主有辅,有君有臣,“主笔意识”可以体现矛盾的建立与处理的能力,可以体现虚实、强弱、有无的微妙关系。

         效果,在关系中产生。一个字当中,所有的笔画都还可以,但是,搭配不当,各个部件互相牵挂、彼此影响,都失去本来可以具有的作用。所有的线条都想有力、都要方劲,就都显不出来;相反的情况,大部分笔画柔软、圆润,甚至有些笔画“若不经意”到很一般的水平,但是,忽然有一笔突出的有力或者方劲,整个字却顿然精神抖擞。当然,每个笔画质量都讲究,在此基础上的笔画搭配得当,岂不更好?这种搭配和关系,应该是融合的、和睦的、协调的,而不应该是唐突的、勉强的、个愣的。这种运用矛盾的两个方面来实现协调的方法,是一种高水准的协调。

        写主笔之用笔法,古曰“过”。元陈绎曾《翰林要诀?血法》云“过,贵乎疾,如飞鸟惊蛇,力到自然,不可稍凝滞,仍不得重改”。清蒋和《书法正宗》云“过,十分疾过。凡字有一主笔,虚舟老人所谓立柱是也,笔须平正,他画则错综其意。作楷如此,便不呆板”。

         一字有一字之主笔,一篇也有一篇之主笔。一枚汉简的一个“命”字,或者“令”字、“年”字,忽然一笔长竖,顿然生色,使整片简牍活起来。后来的信札,篇尾一“耳”字或者“顿首”,一长竖笔奔泻直下,使阅读者亦为之精神一爽。

        主笔的运用,类乎作(佐)料,犹如芥末油、胡椒粉、醋,只是调味品,千万不可添加过量。笔笔夸张,都想做主笔,也就无所谓主笔了。

3.疏密

        疏密,是章法布局的一大关键。“计白当黑”、“知白守黑”,是虚实相生的辩证法。白与黑,疏与密,本来就是相对的。疏密搭配,是协调的,美的。其搭配,类似与黑白搭配:黑与黑,可以协调;白与白,可以协调;黑与白,更可以协调。

       中国书法和画法中讲究“疏处可走马,密处不插针(透风)”,是强调疏密关系,提高对比度,加强矛盾和戏剧性,获得更大的观赏性。

        黄宾虹曾反其意而用之,曰:“密可走马,疏不透风。”此绝非故作矜奇惑人之语,实则不但是辨证法的妙用,更是深知布局谋篇之匠心。“密可走马”,意谓密处不可死,要有“活眼”(围棋用语),要有舒朗的精神,要有游刃有余的意趣;“疏不透风”,意谓疏处虽空间开阔,但不松散,要有凝聚力,要气紧、笼得住。

        通篇章法上有疏密的问题,单字也有疏密的问题。宋苏东坡云“大字难结密,小字常局促”, “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苏东坡集》)。清宋曹《书法约言》云“如作大楷,结构贵密,否则懒散无神,若太密恐涉于俗。作小楷易于局促,务令开阔,有大字之体段。”这便是疏与密的辨证法。大字要用笔结实而不疲塌,小字要用笔灵透而不死结,不易为也。

       疏密安排,要以自然流露为上,不可故意、做作。正如南宋姜夔《续书谱》所云:“必须下笔动静,疏密停匀为佳,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致雕疏。”


(四)秩序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