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死而复生,这些人想了很多

 汉青的马甲 2016-05-10

利维坦按:昏迷,出自希腊语κ?μα(“沉睡”的意思),是一种深度失去意识的状态。在这个状态的病人无法被唤醒,对光和声音没有反应,没有睡眠和惊醒周期,也不能随意活动。当脑部受到严重损害或多种原因引起的缺血、缺氧时都可以发生,许多疾病在死亡前可出现昏迷。所以,拜伦和雪莱这两位好基友深更半夜讨论“复活”、电击疗法,也正是基于当时对于科学和此类话题的兴趣。自然,玛丽·雪莱也在其中耳濡目染,成就了伟大的《弗兰肯斯坦》。


想要了解更多玛丽·雪莱如何和一群朋友深夜讲恐怖故事,以及她的母亲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权著作,可以看利维坦之前推送过的弗兰肯斯坦:有关墓地,科学实验和掘尸人》(点红字直接取阅)一文。


另外,昨日吕谦的推送,有兴趣的也可以关注他的微博@吕谦的奇异大陆



文/Sharon Ruston

译/晴空飞燕(在水译方)

校对/凤梨

原文/publicdomainreview.org/2015/11/25/the-science-of-life-and-death-in-mary-shelleys-frankenstein/ 


莎伦·拉斯顿教授研究了玛丽·雪莱的作品《弗兰肯斯坦》中的科学背景。研究的重点内容包括复活、电疗和生死之间可能的状态。 


图一注释:在《弗兰肯斯坦》中,科学家弗兰肯斯坦自己创造了一个生物,正在观察它最初的萌芽。这张图是1831年版《弗兰肯斯坦》中的首页插图,W·希瓦利埃(W. Chevalier)所作,模仿了西奥多·冯·霍尔斯特(Th. von Holst)的画风。 小说版本来源:维尔康姆图书馆(Wellcome Library)。 


虽然,现在看来,这本小说的情节非常奇幻而不现实,但在当时的一位评论家看来这本小说却具有一定的现实气息。因为,这本小说里涉及了当时人们最感兴趣的研究与试验,也充满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激情。这其中就有对生死之间过渡状态的科学研究。然而这些研究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难怪弗兰肯斯坦写道:“生与死于我而言是理想的界限”(第四章)。这样的描述并不是牵强附会的。除了弗兰肯斯坦,还有许多人也认为生与死的界限纯属虚构,是可以打破的。



玛丽·雪莱的母亲——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由于担忧不能分辨生与死之间的状态,两位医生威廉·霍斯和托马斯·科根于1774年在伦敦成立了皇家人道协会。这个协会最初叫做“明显溺水者康复协会”。这个协会的目的是发布与溺水相关的信息,从而帮助人们营救溺水者。另外,协会会承担溺水者的救援费用,如果营救最终成功,协会给予更多的钱。尽管那个时代的伦敦人大都在河或者运河边生活工作,但许多人都不会游泳。协会推广的救援方法挽救了不少溺水者,这些死里逃生的人每年都上街列队游行,其中不乏曾自寻短见的人。玛丽·雪莱的母亲——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就是其中之一。她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在深深的绝望中,从普特尼桥一跃而下,落入泰晤士河。她抱怨:“我只有悲哀悔恨地唱着挽歌,当死亡的痛苦消散后,我被残忍地复活了,回到现实生活的痛苦中。”在这段话中,玛丽·雪莱的母亲用了“残忍地复活”这一双关语。这可能指的是皇家人道协会在援救溺水者时手段残忍。协会复活溺水者的神奇传说引发了大众的担忧,因为大家担心不可能确认一个人是否真的死了,害怕自己被活埋。 


图二注释: 这是一幅由罗伯特·斯默克(Robert Smirke)创作的水彩画,图中那个在船中的男人显然是溺水了。 他的家人和妻子正在岸边哀哭。基于这幅画,罗伯特·波拉德(Robert Pollard)雕刻了同样的场景,在1787年献给了皇家人道协会。来源:维尔康姆图书馆。


这幅“维生之棺”,棺材设计于1843年, 棺材上有可供呼吸的小孔和易打开的盖子,专用于放置可能未死之人。——来源:维基


大众的焦虑是有科学依据的。《法国百科全书》中区分了两种死亡——即“不完全死亡”和“绝对死亡”。我们都知道,死亡是无法扭转的,但我们愿意相信,死亡是能够治愈的。詹姆斯·嘉里,来自伦敦,是盖斯医院的医生,1817年,詹姆斯成为了雪莱夫妇的家庭医生。他曾在自己的书中描述了“绝对死亡”与“假死”的区别。他认为:只有当一个人的尸体开始腐烂,才能完全确定此人已死,因为,假死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当一个人处在不省人事、深度昏迷或睡眠状态时,他有可能是陷入了假死。当时的科学研究对这一领域颇感兴趣。在《弗兰肯斯坦》中,玛丽·雪莱用了当时的科学语言描述人物晕厥的情况。当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创造怪物后,他因为出现过度紧张的症状而晕倒了。他描述自己处在一种“毫无生命特征”的状态。后来多亏朋友亨利·科利华让他捡回一条命(第五章)。在看到威廉姆的尸体后,伊丽莎白昏死过去:经过千苦万难才好不容易醒了过来。在又活过来后,她也只有低泣和叹息。”(第七章)。 这段语言描述了生命失而复得的过程,当伊丽莎白失去意识,书中将她描述为“死去”。  


路易吉·伽伐尼(1737-1798),第一批涉足生物电领域研究的人物之一,这一领域在今天仍然在研究神经系统的电信号和电模式。


当然,那时人们也认真地尝试过救回那些真正死亡的人。 在18世纪晚期,意大利医生路易吉·伽伐尼发现,当(死了的)青蛙遭到电击时,它们的腿会抽动,就仿佛还活着一样。当时有一种观点:电流或许能够刺激死去的肌肉,让它们死而复生——这就是所谓的“电击疗法”。在1831年版《弗兰肯斯坦》的前言中,玛丽·雪莱说这一疗法的相关观点影响了故事创作。


拜伦和雪莱曾经长谈多次,而我虽然恭敬在侧,却只是个沉默的聆听者。有一次,他们探讨了许多哲学学说以及生活理念,还讨论我们能否发现和交流这些思想。……他们谈到尸体也许可能复活;电击疗法带来了这样的启发:身体的各个部分也许可以生产出来,组合在一起,还可以注入生命的温度。 


随着谈话的进行,时间渐渐流逝,子夜时分已经过去,然而我们还没有入睡。当我的头碰到枕头时,我仍然睡不着,但不能说这是思索造成的。我的想象四处驰骋,束缚不住,它们着了魔,引领着我。我的脑海里全部都是栩栩如生的图片,接连不断,这次的想象突破了我平日的界限。我的双目紧闭,但精神之眼更加清晰。我看见一个苍白的学生跪在一个他拼起来的东西旁边,而他并不虔诚。我还看见了一个男人伸展四肢,接着,一个类似发电机的东西开动起来,男子渐渐有了生命的迹象,微微动起来,然而动作不自在,似活非活。 


伽伐尼的侄子乔凡尼·阿尔狄尼改进了他的做法,把实验对象从青蛙腿,变成了已绞刑处死的罪犯。阿尔狄尼利用了1752年颁布的《谋杀者法案》。法案规定可以对处以绞刑的罪犯进行解剖,以示惩罚。1803年,阿尔狄尼终于等来了实验的机会。他的实验对象是乔治·福斯特(George Forster),这个人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因此被处以绞刑。观看实验的观众说:福斯特的眼睛睁开了,他的右手抬起来,并且握成了拳,他的腿也动了动。 


阿尔狄尼的叔叔发现了当时最有趣的科学,而阿尔狄尼则展现了电击刺激比其他刺激手段效果更明显优越。在第一次试验中,阿尔狄尼用电击刺激罪犯的脸,罪犯的下巴开始颤抖起来,连接下巴的肌肉以一种恐怖的方式扭曲着。他的一只眼睛也睁开了。在接下来的电击中,罪犯的手抬起来了,拳头也握紧了。他的小腿和大腿也因为电击而开始移动。帕斯先生,某外科医生公司的管理层,他代表官方出席了这次实验。但是,观看这样的实验的确让人害怕,以至于回家后,他就因为惊惧而死。  


阿尔狄尼所著《电击疗法的理论与实验,及一系列经历》(Essai theorique et experimental sur le galvinisme, avec une serie d’experiences )插图四(1804年)。来源:维尔康姆图书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