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昆明安宁小镇古寺

 TLB519 2016-05-11

从安宁温泉过螳螂川大桥,南折,缘山徐行,只见:树走云迎客,花飞鸟解颜;渐闻钟磬响,山间古寺现。这便是曹溪寺。寺枕凤城山腰,襟带螳螂川,拱揖碧玉泉。规模虽然不大,环境却极清幽。


昆明安宁小镇古寺——“天涵宝月”曹溪寺

昆明安宁小镇古寺——“天涵宝月”曹溪寺(看云南网)


入山门,由笑佛两侧入内,过塑有18罗汉的曲廊,即是曹溪寺正殿。殿为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梁柱以斗拱为支撑点,全系木结构,古朴庄重富于民族特点。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认为有宋元风格。时人多称为“南宋古殿”。但据杨慎《重修曹溪寺记》载:曹溪寺历史悠久,曾经有过“楼宇撑天,梵呗沸地,佛田连阡,岁入千钟,香积食指,无虑近万”的兴盛时代,后来渐倾颓荒废,莂苔露蚀,兔狐出没。至明嘉靖壬辰(公元1523年),僧人道成在众人的赞助下,使得“祖灯重耀,法鼓再朗”。杨慎的记载说明,曹溪寺的正殿是明人规仿宋元风格重建的。其后又屡经修葺。

游人不可疏忽的是,正殿东面上厦檐下有一圆洞,据说每逢六十年甲子中秋之夜,皓月东升,月光从小圆窗直射殿中释迦牟尼佛像的额端,其圆如镜,沿鼻梁直下移至肚脐而止,形成“曹溪映月悬宝镜”的奇观,被称为“天涵宝月”,今有这四字横匾悬于殿门之上。寺内的木雕华严三圣像,据说也是宋代的作品,弥足珍贵。正殿精密的斗拱结构、明月透孔映佛额的巧妙设计,显示了古代云南各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他们在生产实践中 运用力学和天文学的能力。

正殿东面两侧有古梅和优昙各一株。梅,相传为元代所植,梅树身斜卧如龙,皮干肉结,老态龙钟,但背吐青枝,小萼点珠,暗香浮动。院中优昙,尤为称奇。昙花是常绿乔木,常于初夏开花,白色,极美丽,香彻庭院,常夜间开,翌晨即萎,花期仅数小时,故有“昙花一现”之说。佛家用来比喻亲聆如来佛讲经之难。曹溪寺的昙花,年代久远,杨慎说是“计年百稔”,“琼殊凡质,颜如白毵,香彻紫霄。”(《宝华阁记》)徐霞客见到的是“其髙三丈余,大一人抱,而叶甚大,……闻开花当在六月伏中,其色白而淡黄,大如莲而瓣长,其香甚烈而无实。”(《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可见,这株昙花在明代中叶就已称誉一时。此树“后经兵燹枯死,今石隙中又出灵芽”,清初范承勋凿池环绕,建护花山房,这大约就是今天所见的曹溪寺优昙了。


云南著名古寺——“天涵宝月”曹溪寺

云南著名古寺——“天涵宝月”曹溪寺(看云南网)


由正殿右侧再入内,拾级而上,便是后殿。四周野林葱翠,百鸟啁啾。殿内除佛像外,有两块重要碑刻。一为巴锡所撰《修曹溪后殿记》,一是杨慎的《重修曹溪寺记》,二碑均为考查该寺的历史沿革及研究云南佛教史的重要材料。尤其是后者,由萧杶集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公元678—747年)的字镌刻。由于以名人(杨慎)写名胜(曹溪寺)再加名书法(李邕的字),被称为昆明“三绝”名碑,求拓者相继不绝。


云南昆明安宁景点——“天涵宝月”曹溪寺

云南昆明安宁景点——“天涵宝月”曹溪寺(看云南网)


曹溪寺左侧数百米有小泉,池可盈丈,据说,这里每天子、午、酉时泉水来潮。起潮时如有声澎湃,水即涌高二尺多;落潮时,池水几近干涸。这种多潮泉,本是由于岩溶发育不均匀,水的通道不畅,造成水量不足而产生的虹吸循环。现存曹溪寺中的明隆庆见吾《游曹溪寺》诗碑有注云:“四海之水,皆日夜再潮,独此小泉,一日三潮。”古人以为这是神明所为,故称“三潮圣水”。范承勋曾建亭覆于其上,额曰“吐纳灵潮”。 \

曹溪寺右侧数百米,也有一泉,名为“珍珠泉”。泉为圆形,直径约3米余,水深在三四米。凭栏观水,只见碧绿的泉水中不时有水泡缓缓上升,恰如一串串明亮的珍珠冉冉上浮。前人有诗写道:

松风洒面乱山秋,谁把明珠此暗投。

遍觅鲛人捞海底,不知抛撒在高楼。

——范青《沸珠泉》    

此泉水浮力大,若把硬币轻置水面,便会经久不沉,与杭州的虎跑泉相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