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该培养兴趣的时候,我们在努力考试

 chancarmin 2016-05-11

新东方家庭教育微评

经常有不少家长在我们的“爱家行动营”交流讨论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其实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当孩子对某一事物发生强烈的兴趣时,注意力最易集中,思维积极活跃,学起来轻松高效。孩子的兴趣爱好,需要我们父母去捕捉、呵护、培养。当孩子的兴趣爱好发展成为才艺甚至职业时,无疑是幸事一桩。


/八段锦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心理八八”(IDbdjxlbb


最近有人给我留言说:“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有人说:“还有三年孩子就要上大学了,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我们,都是一群没兴趣的人吗?

 

一、最该培养兴趣的时候,我们在努力考试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是一名留学中介,他接待了一家三口人。明明是孩子申请美国的大学,但是父母根本没问儿子意见就选了一所名校的金融专业。孩子一声不吭,完全木讷。


等父母走了以后,孩子单独回来找中介,想问学烹饪美食的学校。中介说你父母能答应吗?

 

孩子说,我可以先按他们的意思学完金融再学这个。我喜欢做厨师,无论如何我都要学的。

 

这是第一类孩子,他们不是没有兴趣,只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先勉强做没有兴趣的事。一旦羽翼丰满,他们一定会做自己喜欢的事,谁也拦不住。顶多是浪费了一些时间而已。

 


令人心疼的是第二类孩子。

 

小冰是我的外甥女。她小时候会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的,喜欢做点缝纫和手工。如今她名牌大学毕业已经开始工作,却再也不愿意做女工。

 

小冰小时候成绩一般,如果不是妈妈毫不动摇监督她学习,她根本没机会上名牌大学,她也很感谢妈妈一直的辛苦。

 

佩服我姐的执着和努力,本来打算以她为榜样,可是姐姐却不无遗憾地说,小冰现在看起来没有自己的主见和目标,总一副没兴趣、无所谓的样子,好像一切都是为了父母,这都是一直活在妈妈的要求下的后果。

 

要是当初不那么卖力地逼她使劲学习就好了,如果能多考虑考虑她自己的兴趣,也许她就不会这样了吧!姐姐这样想。

 

如果小冰坚持了做手工、缝纫的爱好又如何?

 

有个女孩也是从小喜欢家务,大家都以为她将来会成为没出息的家庭主妇。国中三年级时,她因阅读畅销书《丢弃的艺术》对整理房间产生兴趣,开始全心投入收纳整理技巧的研究之中。

 

大学二年级开展了自己的整理咨询业务,毕业论文也是相关的内容。如今已成为知名整理专家的她,事业如火如荼,写了《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一书,被选入2015年美国TIME杂志“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

 

这大概是小冰另一种人生版本。她叫近藤麻理惠,一个因为做家务而闻名世界的年轻女孩。

 

兴趣这东西总不被当做正事,可唯有这样的东西,才是能让我们咬牙坚持下去的最大原动力,才有可能让普通人也有机会杰出。

 

咱们的孩子上大学或者出国以后最让人不愿意接受的就是:不是因为喜欢才选择专业。要么是家里安排,要么就是为了就业。所以很多人都不能好好坚持学业,或者学完也不优秀。

 

这一点不奇怪。孩子对世界最好奇,是培养兴趣的好时机,因此小时候什么都看看、玩玩,做类似通才式的培养,帮助孩子们发现将来可以深入的专业。

 

可是这些时间我们都用来考非常难的试了,而且“努力”的时间越来越早。

 

玩蚂蚁?不行,学习去!发呆?不行,学习去!所有通向兴趣的不大实用的事都被禁止了,除非对升学有利的“特长”……

 


二、 最该把兴趣变成事业的时候,我们在考虑养家糊口

 

上了大学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长到中年什么样?

 

有些很幸运,终于在人生的磨砺试错中找到了方向。更多的人是被现实打倒得更彻底。别说梦想,连自己到底要什么都不知道了。

 

而且,这时候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兴趣就是孩子……

 

为他生,为他死,为他陪读。

 

一直读到人家上大学,终于成了一个彻底失去自己人生兴趣的人。前半生为父母活,中半生为孩子活,只有指望退休之后了。谁知退休后,我们得了“兴趣丧失症”。

 

兴趣丧失的根本原因是不懂为自己而活。

 


三、兴趣丧失的人生,十分危险

 

抑郁症的一项重要指证就是对一切失去兴趣。兴趣真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遇到事业的瓶颈,兴趣是黑夜里的一盏灯火;遇到人生的难题,靠的也是兴趣来支撑。

 

所以,别去扼杀孩子的兴趣;更别去扼杀自己的兴趣。

 

人生本来艰难,如果连兴趣都没有了,要靠什么活下去?

 

四、重新发现生命的活力

 

每个人至少会有一样兴趣。如果没有那是丧失掉的,不是缺乏。

 

我们兴趣丧失的原因,不单是缺乏坚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不知道尊重内心的声音。

 

如果已经丧失掉兴趣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就是找到和自己内心的连接,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

 


试着去掉重重包裹我们的压力和他人的意志,一点一点发现真实的自己,发现你到底要的是什么。

 

你一定会对人生重新充满兴趣。


作者简介:八段锦,心理科普作者,建筑师。著有《与最好的自己在一起——《最熟悉的陌生人》解析版》、《苏东坡的幸福人生——东坡心理传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