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用型大学培养高技能人才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构建

 开心TOM图书馆 2016-05-11
应用型大学培养高技能人才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构建

发布时间:2006年5月17日     访问量:1235     信息来源:课程改革

——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本科+技师”培养模式为例
 
    唐林伟,刘  晓,周明星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所,天津300222)
 
    摘要:针对现有高技能人才课程模式在课程类、形、质的结构上存在的弊端,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机械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以“技术+人文”为理念,“本科+技师”为目标,构建应用型大学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块+系列”模式,其中“模块”包括通识教育课模块、专识教育课模块和特识教育模块;“系列”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系列。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高技能人才;课程模式
    中图分类号:C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06)07—0040-03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和应用型四类。①这里的应用型大学,是指以培养技术型和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本专科大学。我国传统对技能人才以职称认定为主,一般认为具有技师或高级技师职称的人才是高技能人才。②也有研究者将“高技能人才”定义为“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掌握了现代设备,在生产和服务领域中能完成中级技能人才难以掌握的高难或关键动作,并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包括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技工”。③参照以上定义,笔者认为高技能人才是技能人才中的较高层次,是介于管理与执行层之间的,即所谓“中间层”,是技能人才中的核心群体,主要指生产领域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
    由上述推知,应用型大学培养高技能人才课程模式,是指以应用型大学为依托的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设置。近几年,国内外对此问题比较关注,并产生了许多新思想、新成果。如美国学者东密歇根大学技术学院院长John Dugger提出的“从做中学”(Work—based learning)的经验;澳大利亚TAFE学院与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加拿大职业教育中心主任Chris Chinien提出的“人力资源开发与成人教育一体化”;德国Bremen大学提出的“学徒制现代化”(Modernizing Apprenticeship);德国夫林斯堡大学提出的“混合型学习规划”,等等。
    在国内,有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正经历着由呼吁到开始实施,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经验到理性思考的过程。较早且明确提出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的是李宗尧等主编的《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一书,但该研究并未涉及课程设计问题,只就高技能人才应具有的素质和培养途径等问题作了论述。随着学术界对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的关注,出现了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环境和培养途径的宏观和中观层面的研究,如范文衷的《论技师培养的途径和政策环境的营造》、马义荣的《对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思考》等。当前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微观层面上的研究,有关文献主要论及的内容是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定位、应具备的素质以及培养模式等问题,如宋兴川的《技能人才人格特征研究》、翟向阳《论高职教育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等。有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即对其课程方面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经验层面上,缺少理性的思考。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实施机械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模式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在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仍存在亟待改进的弊端。
    (一)现有课程模式存在的弊端
    1.课程类的结构不合理
    课程类的结构主要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四部分,同时把整个课程体系按纵向和横向分解成若干部分。这种课程的划分强化了课程的学科性和系统性,可以将学生所学内容进行明确的分类,便于学生针对某一方面进行学习。但是通过对178名学生的调查发现,目前学生所学的课程主要以趋于理论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为主,而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最为关键的实训课程,却由于实训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往往达不到教学计划的要求。在对“你认为所学课程应以哪种类型为主”的问题,有41%的学生认为应以实训课为主,有32%的学生认为应以专业理论课为主,有24%的学生认为应以专业基础课为主。
    2.课程形的结构不灵活
    课程形的结构主要体现为模块化。以机械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例,课程模块分为基础知识、机械知识、控制知识、计算机知识、实训知识五大模块。这种课程模块与传统上统一、长期稳定不变的课程结构模式相比更具灵活性。但由于该模块的编排还处于探索阶段,不免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编排过程忽视了学生工作适应性这一因素。在针对“考虑到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你认为本专业的课程,应注重哪个方面”问题的选择中,有57%的学生认为课程的编制上应加强将来工作适应性的培养,22%的学生认为应注重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21%的学生认为应加强职业针对性。
    3.课程质的结构不清晰
    这里的质即素质。通常把素质分为一般素质、专业素质和岗位素质。一般素质是指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获得的基本素质,这种素质具有非功利性,对具体职业活动的针对性不强,有广泛的迁移性。专业素质是为适应某一较广范围的职业领域里的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要求,一般以职业类型或行业来划分,这类素质为学生将来选择具体岗位、未来的转岗等提供一个宽阔的专业基础。岗位素质是针对某一职业领域里某一岗位的具体应用能力,学生具备这些能力就可直接上岗工作。某一职业类型或行业一般可分为若干个岗位,每一岗位都有其特殊的专门能力要求。这3种素质只有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发挥出有效作用。通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计划的研究,发现该课程模式只重视了岗位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而诸如学习能力和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提升学生一般素质的目标则只被看作是学好专业课的基础。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虽然具备了良好的专业基础和技能,但一般素质不足,必然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适应性。
    (二)构建新的课程模式
    1.课程理念:技术+人文
    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除了要具备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更需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健全的人格、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人文关怀精神。因而,按照传统的“分工理论”,依据职业岗位设置专业,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能力为中心来决定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内容的能力本位模式,既不适应现代社会劳动力流动加剧的变化,也不能培养健全人格的人。 21世纪需要的是更具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的“技术人文主义者”。因此,课程理念从“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已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2.课程目标:本科+技师
    应用型大学培养的高技能人才首先应当具有当代本科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同时,在感情态度方面,高技能人才除了应该具有现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文精神、合作精神和心理素质等一般素质之外,还应该具有一个技能型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即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从事“创造性技能”劳动所必需的仓,j新精神和开拓能力以及健全的尤其是自律性和有恒性的人格特征等。④在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上形成技师素质。在“应知”方面,要达到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同类专业的专业知识要求。在“应会”方面,要达到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对技师能力的要求:“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操作技能技术;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或工艺问题;在操作技能技术方面有创新;能组织指导他人进行工作;能培训一般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⑤
    3.课程结构:模块+系列
    应用型大学培养高技能人才课程横向三模块,即通识教育模块、专识课程模块和特识课程模块 (见表1)。通识课程为一般生活作准备的文化和人文修养课程,应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选择那些基本的学科。据调查,机械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通识课程平均占总课时的26.5%,参照国内外相关课程的改革经验,该类课程的比重至少应提高到30%。e专识课程是指为特种事业准备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等。调查显示,机械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专识课程平均占总课时的53.5%,为了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该类课程所占比重应压缩到40%左右。⑦所谓特识课程,即以职业资格实训为特色的技能性课程。英国教学理论家罗米索斯基(A.J.Romisowski)将技能分为“再生性技能”(reproductive skill)和“创造性技能”(productive kill)。特识教育课程模块是习得两种技能尤其是创造性技能的关键,同时,它也是学生内化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和培养职业人格特征的关键。依据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经验做法,该模块课程比重约占1/3。⑧
 
 
    这里的通识课程、专识课程与特识课程,不同于一般“三段式”的基础课与专业课。在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里(见图1),基础课是依附或从属于专业课的,这种课程模式的目标直指专业技术,是技术主义的产物。建立在素质本位理念基础上的通识课程与专识课程和特识课程是并列关系(见图2),是知识经济背景下人文与技术的统一。
    应用型大学培养高技能人才课程体系是“纵向两系列”(见表1)。在必修与选修课的处理上,应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提高学生选课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将选修课分为限选课、任选课和备选课,限选课应体现分流培养的原则,任选课和备选课应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全方位地向其他邻近学科扩散。
    总之,应用型大学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课程内容设计,应当以素质本位为基础,处理好人文与科技、通识课程与专识课程的关系,处理好职业定向性与职业适应性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的人才发展观和素质本位的教育理念,培养技术人文主义者。
(本文系孟庆国主持并获得2005年度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的《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一种新模式:本科十技师》之后续研究,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重点研究项目,主持人:周明星)
 
[注  释]
①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211.
②汪玉萍.中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制度障碍与政策研究.(EB/OL).http://www.jiuyehb.com/Article Print.asp?ArticlelD=381,2005-06.
③李宗尧,张明德,王义智,费重阳.技能人才培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④宋兴川,唐天红,何应林.技能型人才人格特征研究[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5,(2).
⑤胡文泉等.机械类“本科+技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5,(4).
⑥⑦周明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论——素质本位理念[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⑧潘望远,肖然.我国高等教育的新路——简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本科+技师”办学模式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5,(7).

  

上一篇:美国社区学院与我国两年制高职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关于2006年之前新闻的查阅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