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炼成钢——华森职校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之路

 今日关注888 2017-03-29


 
   什么样的学生可以成长为人才?
  华森职校用多年来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回答了这一问题。
  多年来,华森职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不仅符合国家对技能人才的基本要求,更能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在工作岗位上超越前人和常人,有所发明,有所前进,甚至于开创新的领域,为社会创造财富,成就自己。
 

创业培训
  他们是应用型技能人才。
  2014年6月15日,华森职校代表四川省出战在江苏南京举行的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机赛项比赛,在学校副校长范跃顺及谭云峰、李丛清两位指导教师的带领下,2012级王德伟、李明作两位同学在来自全国29支代表队56人的比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中职组农机维修比赛”项目个人二等奖和三等奖。
  2015年4月24日,华森职校13级汽修2班罗仁梁同学在四川省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荣获车身涂装赛项二等奖。
  ……
   培养一个学生,成就一个人才;优化一个岗位,致富一个家庭。这是华森职校一贯的办学目标和传统。为了让每一位学生成才,华森职校紧扣“校企合一”优势,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凸显“工学结合”特色,实现了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学校教育与生产现场的有效对接。

  现代学徒制
        2015年8月,华森职校被四川省教育厅认定为全省600余所中职学校中首批31所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之一,2015年9月28日华森职校向四川省教育厅报送了<攀枝花市华森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获得认可。
        华森职校得天独厚的“校企合一”办学特色,校在厂内、厂在校内;一个产业带动多个专业的产教融合典型模式,真正实现了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机制。
        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为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合作定点定员地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开展校企分工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实行职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形成了“学校有工厂,教师是工长,实习在岗位,训练在现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得到企业管理者、工程师、技师、技术工人一对一的辅导、手把手的教学,全方位感受企业管理文化。实现“学中作、做中学,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达到职校与企业、基地与车间、专业与产业、教师与师傅、培训与岗位对接。
       开办现代学徒制精品班,充分依托华森糖业、攀西、成都、重庆等区域的优秀企业进行20人的现代学徒制小班教学管理,从招生开始就由企业直接参与,按企业的用人标准,通过面试、考试择优录取,被录取的学生既是学生又是企业的后备员工,具有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进校即签订相关协议(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合作协议,学生家长与企业签订学徒协议),使学生在实训中学,在实战中练,实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目标。
 

 
  培养一个学生,成就一个人才;优化一个岗位,致富一个家庭。这是华森职校一贯的办学目标和传统。为了让每一位学生成才,华森职校紧扣“校企合一”优势,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凸显“工学结合”特色,实现了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学校教育与生产现场的有效对接。
  “满负荷实训”
  6月的福州有些闷热,但充足的雨水总是带来清爽的空气。这让邱发林在繁忙的工作中时常回忆起校园里那熟悉的草木气息。
  邱发林是华森职校2012届学生,2015年毕业,现在,他是日本住友电装株式会社福州住电装有限公司技术员。“学校学到的东西成为我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邱发林仍清晰地记得自己当年的课程表,他说,在校时的实训经历,使他走上工作岗位就成为“熟手”,工作中面对的许多情况,早已在学校的实训场上“见识”过了,当他全身心投入工作时,所有的操作技能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中。
 

拖拉机培训
  在华森职校,丰富实训经验,是学生未来实现抱负的阶梯。
  “学生学到的每一项技能,都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华森职校的“满负荷实训”课程设置,确保了每一盏“明灯”充分发光发热。
  依托“校企合一”优势,华森职校对华森糖业的4个子公司的80多个工种、400多个岗位进行了梳理,将工种、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要领编制成实训教材,每个岗位的操作人员转而成为实训指导老师,企业的设施设备也不仅仅是生产资料,还是教学用具。
  此举,实现了两个“满负荷”:学生满负荷参与实训;设施设备满负荷用于实训。
 

叉车培训
  一个产业带动一个专业的产教一体化的培养模式由此建立。
  在此模式下,华森职校的学生可以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工作岗位上实际操作,可以得到企业管理人员、工程师、技师、技术工人一对一的辅导、手把手的教学,可以全方位感受企业文化,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也正是凭着产教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华森职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准职业人”。据用人企业反馈的信息,华森职校的学生,往往能直接上岗,在最短时间内融入到实际工作中。
 

挖掘机司机培训
  27块“自留地”
  华森职校有27个班,校内有27块“自留地”,相应的,每个班的学生要负责一块“自留地”。
  “不热爱劳动的人,怎么会热爱工作,怎么会认真对待生活?”华森职校和华森糖业董事长张家华不但要求学校长期开设每周一节的劳动课,而且还亲自带领2014级农机班的学生伺候属于这个班的“自留地”。
  清扫、修枝、浇水、施肥……“自留地”的工作比较简单。但对于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而言,却琐碎无比。一开始,学生们颇有怨言。
 

果树种植培训
  但随后的变化让人欣喜。学生们从琐碎的劳动中体会到了收获的不易,学会了团结协作,懂得了纪律与分工。
  华森糖业副总经理、华森职校执行校长周再玉认为,“自留地”课程是对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是一堂综合素质提升课。
  “自留地”课程的成功实践,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华森职校独特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成果:
  专业基础课“宽厚”,使学生具备宽厚扎实的基础,保证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条件;专业方向课“活”且“新”,既具备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又及时引入本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体现了本专业学术的适应性;专业技能课“强”,将学科核心知识分解为项目任务,以活动、游戏、任务、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成就感,在团队协作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掌握实用技能和知识;素质选修课“多”,18项兴趣选修课,为学生搭建起展示自己的平台;学生评价模式“改”,改变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评价模式,加大学生学习过程、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占成绩比例,学生可用操作技能、突出表现、各级竞赛、表彰弥补薄弱学科不足。
 
  华森之星形象大使选拔赛、文明之星选拔赛、内务示范大赛、校运会、校园艺术节……华森职校的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样异彩纷呈。这些活动成为学生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2016年6月初,中航集团厦门天马威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到校考察。考察结束后,这位多次参与校园招聘的管理人员感慨:“这里的学生有礼貌、素质高、品行好,作为未来的企业员工,我们很放心,很欢迎。”(唐健华 刘衡 吴羽柔)[责任编辑 袁春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