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匠专业如何破局?附今年开设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校全名单

 聚焦职教 2021-08-02

制造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而模具等关键基础件则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根基,被称为“工业之母”。

然而近几年,模具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却越来越少了。当聚焦职教(ID:zjteachers)小编想针对这一问题,与高三备考生展开一番“唇枪舌战”时,却被他们一句话“怼”的哑口无言。

高中生

“都2020年了,你还跟我提'模具’这种老掉牙的东西?”

模具怎么了?2020又如何?小编以为,模具是工业世界最重要的基石,是不可能被淘汰的行业;特别是在目前中国工业化进程高速发展的时代,模具行业仍然是个朝阳行业,充满机遇。

如今,模具企业也伴随着模具生产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而向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管理信息化方向发展,模具实用型人才需求从“量”到“质”不断升级。

这就要求高职校必须加快培养一批优秀的模具专业人才,保障模具产业实现持续发展。而这,主要依赖于高职深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目标:

培养一批面向机械制造行业生产制造第一线,了解现代制造业模具制造的生产流程,能独立加工中等复杂程度的模具零件,并能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01

招生与地域需求紧密相关


作为传统的制造业专业,2020年全国有27个省市地区共322所高职院校开设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注:包含部分本科院校的高职专业

免责声明:以上数据均为人工统计,因数据量较大,如有错漏,请以官网为准


模具产业在珠三角、长三角以及沿海地区一些制造业集中的区域较为发达。不同地域对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需求有所不同。2020年,广东省开设“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职校有50所,数量上位居全国第一。长三角范围内开设模具专业的职校,如江苏省38所、浙江省22所、安徽省27所,数量上也在全国前列。

2020年,山东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处于长三角中心的上海市共5所院校新开设了模具专业。

注:包含部分本科院校的高职专业

免责声明:以上数据均为人工统计,因数据量较大,如有错漏,请以官网为准


比之市场对于模具技能人才的需求,5所新增院校的数字并不算多。实际上,近5年来全国范围内开设模具专业的高职院校专业点数量一直降低,且每年都在20个上下。

 

注:包含部分本科院校的高职专业

免责声明:以上数据均为人工统计,因数据量较大,如有错漏,请以官网为准


02

专业点数量缘何5连降?


招生连年走低的原因之一,源于当下社会普遍对车间工人身份认可度不高。当下社会普遍对车间工人身份认可度不高。对年轻人而言,选择一门需要忍受枯燥工作环境、穷尽一生去钻研的手艺,性价比不高。和相对单调的工厂工作相比,高职毕业生们更青睐灵活就业岗位。

年轻人不愿意干,学校培养也跟不上。模具人才培养和别的专业不同,需要较大规模的硬件设备,但模具设备动辄上百万,投入大、回收慢。工厂里经验丰富者,工资待遇又都比较高,也不愿意去学校教书。这一现状导致高职院校师资和办学规模有限,专业设置缺特色和亮点,在招生过程中没有竞争力,更造成人才青黄不接。

诸多问题让很多院校不再设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2020年,全国17个省市地区共35所院校撤销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注:包含部分本科院校的高职专业

免责声明:以上数据均为人工统计,因数据量较大,如有错漏,请以官网为准


03

为逆势回暖,各职校积极探索


在“模具制造与设计”专业招生遇冷的大环境下,在企业端,掌握高级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的人才却十分稀缺,技能水平达到高级技师水准的数控机床操作工、模具工年薪非常可观。

企业也有自己的窘境。他们的担心是,培养一个成熟的模具工需要成本和时间,等学好了人才又会外流。昆山一所企业的人资经理曾在采访中说,

企业特别想和学校合作培养模具人才,但顾虑重重,万一引进的毕业生辛辛苦苦培养几年,翅膀硬了,跳到其它同行业企业,不仅没给企业创造效益,还助长了竞争对手的气势。

面对模具与制造专业目前所遇到的社会、企业和职校端的各方面问题,不少高职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方向和模式,在师资构成、硬件提升、课程体系、校企联合等方面持续探索,为寻求更契合我国目前产业现状的办学模式做着不懈的努力。




01.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一是建立模具制造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模具实训基地承担实习教学、对外培养、师资提升、产学研结合的主要功能。其二,打造实训基地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利用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具有一体化素质和一体化结构的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团队和由企业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顾问(同时也是兼职教师)团队,让校企合作的作用。三是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途径,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连通顶岗实习通道,实现理论课、实训课和企业顶岗实习三环境相结合。




02.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首先建立模具专业人才第三方评价机构,以补贴或税收优惠等措施推进其对接职业院校模具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推动模具专业建设水平和专业人才知识技能水平整体提升;其次是引导职业院校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合理确定专业布点数量和培养规模,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并通过紧密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模具专业群。




03.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通过对多个相关模具企业和同类院校的专业调研,职校梳理出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市场岗位需求、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人才需求情况,由此对模具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相应调整,同时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增加《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自动化夹具设计与应用》等课程,《数字化模具设计》《逆向工程技术的应用》和《模具有限元技术应用》能够强化学生智能化模具设计的技能。《数字化模具制造》和《柔性生产线运行与维护》等课程为学生掌握模具制造软件,了解智能化生产线运行规律打下基础。




04.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和谷崧企业集团共同建设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试点项目以“校中厂”为依托,以模具生产环节为主线,以企业实际产品为教学载体,企业师傅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按照企业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性教学,将生产与教学完全融通。




05.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为了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与更多的机遇来完成职业课程,除开高效发掘已有的实训资源外,研发虚拟创设与虚拟加工媒介,提升学生实践技能。购买仿真软件,研发与本院校实训中运用的数控机床与管控体系相统一的数控虚拟加工媒介,模拟实际机床加工的环境与作业状态。学生在进行实训期间,能够在电脑上通过虚拟媒介,完成工件道具装夹、对刀、数据预设、流程管控、流程佐证等实训项目。




06.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将职业资格标准引入核心专业课程中, 课程采用“以证代考”模式。学生获得某个课程的证书后, 自动获得该课程的学分。这种方式可以将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规划结合起来, 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项目化教学, 将项目教学贯穿整个在校学习期间, 而非传统的一门课程或一次课所指的项目教学,消除课程壁垒, 构建整体知识体系。




07.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从2015年开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工作, 提出初步的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评价指标, 在此基础上, 组织行业专家、企业高管、一线师傅、校方指导教师等开展多方对接研讨, 对拟定的评价指标进行反复讨论, 最终采取德尔菲法确定整体情况、培训体系、管理体系、社会声誉、薪资水平、合作经历、实习反馈7个一级指标及权重, 企业规模、近两年经营业绩、员工构成、岗位需求等25项二级指标及权重, 构成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08.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以江苏省模具品牌专业建设为契机, 运用“协同理论”, 实现专业行业院所互融, 助力人才培养和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集成优化、四方三层”协同管理运行机制, 提高合作育人运行实效;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学组织与实施,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型杰出技术技能人才;深化“一群一行业、一专一名企、一师一方案、一生一专项”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精准培养, 为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践教学育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因此,高职校不仅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的就业能力,还需积极向学生、向社会输出对制造类岗位的价值认同。近几年,“大国工匠”的故事在全社会广为流传,“工匠精神”也再度走入主流视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重新认识了工匠的魅力,这为高职制造专业创造了极好的舆论背景。相信在未来,模具制造与设计专业定能逆势而上,重拾昔日魅力。

作者:照镜子

    

学会这几招,

职校教师开学防控就稳了!

保护学生就是保护自己!

详情戳

◆  ◆  

老师且慢,点完“在看”再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