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9日《中国好餐厅卓越店铺大赛》总决赛在上海盛大举行,豆捞坊太仓店赢得了中国好餐厅年度冠军的殊荣。 到底是什么,让这个差点关闭的门店重新站起来? 是什么,让这个团队紧紧相拥? 是什么,让现场7000多人为之疯狂鼓掌? 是什么,让著名主持人撒贝宁为之热泪盈眶? 红餐网今天特别刊出这个冠军餐厅的幕后故事,希望与我们每一位餐饮人共勉。 豆捞坊太仓店店长孙雪允和伙伴们的演讲视频 ↓↓↓ 特别鸣谢:我们+can提供本视频 4月19日,在《中国好餐厅卓越店铺大赛》总决赛现场,红餐网记者被店长和店员短短几分钟的演讲震住,他们为大伙上了中国餐饮绝好的一堂课。那么,店长到底是如何通过鼓舞士气,扭转惨败局面,使得濒临倒闭的门店,一跃成为中国好餐厅呢? 上千平米的店,位于郊区,周边处于待开放状态,商圈很不完善,小区入住率都不到100户。来的顾客很少,生意很不景气,店里伙伴的情绪状态也非常低落…… 这些都是豆捞坊太仓店不利的因素,店长首先承认当下店铺存在的缺陷,并接受这个现状,而不是抱怨公司把我流放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2011年9月被公司安排到太仓店,她为团队定下的总目标是:把这个濒临关闭的门店,打造成商圈人气第一店。之后,整个团队围绕这个目标,勇往直前。 2015年,他们获得了非凡的成绩,来客数从当初54352增加到122148,同比提升2.5倍,年利润率同比提升37.5%。 注意,来客数清晰到个位数,不是约数。可以说,在他们眼中,每一个顾客都极其重要,同等重要。 2016 年,餐饮市场或许会更加严峻,但店长愿意带领伙伴,向标杆企业学习,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她也勇于发起挑战,设立更高的目标,来客数、净利润、团队凝聚力、顾客满意度各方面都要超越2015年。
优质的服务是优质的员工创造的,优质的员工是培养出来的。孙店长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真正地把伙伴当做自己的家人一样去关心。 关心伙伴的成长,关心伙伴的生活,使伙伴在工作和生活中,同样感受到爱的力量,绝不是干巴巴的上下级关系。 稳定人心之后,才是生意的事。孙店长一直在思考,怎样让太仓店的顾客都知道豆捞坊的存在。于是,她调动整个团队,让每一位伙伴都参与其中,各抒己见,解决问题。 事实上证明,小伙伴们想法很多,也很实在:邀请老客户品尝新品;到附近小区、商务楼派发优惠券;通过微信扩大宣传;走出去开发新客户;和顾客互换新名片,加强互动…… 店长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她调动了所有人的积极性,也等于为自己开发了无数个智囊团。 ▲智囊团就是财富 集思广益后,大家分头行动。你猜,这位女店长干什么去了? 她带着开业最初留下的顾客资料和管理组,骑着电瓶车去各大工厂和企业拜访,及开发大客户! 很难想象,在现在大家都讲面子的时代,她居然骑着电车,挨家挨户去拜访的场面。试问,有多少人能做到这点。哪怕能做到,又能不能像她这样,经历无数次被客户拒绝和失败,也不放弃。 团队里的每一份子,都知道客户开发极其不容易,因为每一个新顾客都是大家辛辛苦苦努力得来,所以大伙更加珍惜每一位来店用餐的顾客。 久而久之,顾客也喜欢上了他们,餐厅的笑声多了,表扬也多了,排队的人也多了,连厨房的伙伴出完餐都会主动协助前厅传菜,迎宾伙伴也会提前给顾客点单,使得餐厅翻台率大大提升。 伙伴越努力,团队配合越好,客人越喜欢,生意越好,团队越有士气,环环相扣,又环环相助,团队凝聚力越拧越紧,这还有理由不成功呢? 很多餐厅在生意不好的时候,都会考虑做营销,但他们认为最牛的营销就是——顾客良好体验后的口口相传。 2015年,在整个餐饮市场面临寒冬时,太仓店的来客数和营业额却在稳定上升。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团队足够强大,才不惧怕市场的竞争和压力。 没有动用公司重金来改造,没有请营销团队搞营销,更没有消极应对迎接关门,他们以最好的服务,最好的产品,迎来绝佳的口碑,换来了口口相传。 ▲口口相传的力量 很多人认为餐饮行业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行业,但孙店长却认为,餐饮业是一个可以传递微笑、传递幸福、实现梦想的行业。 她梦想着,太仓店成为一个传递爱的餐厅,在这个餐厅里,充满了伙伴和顾客的欢笑声,让伙伴能够更开心地工作,让顾客捞到的每一口食物都有满满的幸福感。 “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有希望!"这是豆捞坊孙店长的金句,希望与我们每一位餐饮人共勉。 是的,我们选择了餐饮事业, 就要坦然面对一切! 无论受了多少委屈, 无论有多少心酸, 无论经历过多少艰难, 无论付出了多少不被人知的辛苦。 除了坚强,别无选择, 累了就抱抱自己, 然后转身继续坚持, 这一秒不放弃, 下一秒就有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