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学习“为政篇”第九则。 【原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钱穆先生白话试译】 先生说: “我和颜回言,整日他没有反问,像愚鲁人一般。待他退下,我省察他 的私人言行,对我所言,甚能发挥。回呀!他实是不愚呀!” 此章殆是颜子始从学于孔子,而孔子称之。若相处既久,当不再为此抑扬。 【傅佩荣原文】 孔子说:“我整天与回谈话,他都没有任何质疑,好像是个愚笨的人。离开教室以后,留意他私下的言语行为,却也能够发挥不少心得。回并不愚笨啊!” “回”即颜回,字子渊,又称颜渊,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列名于德行科第一,又被孔子推许为唯一好学的弟子。好学和德行并列,说明好学的中国特色就是有德行的表现。一个人光有德行而不好学的可能性也有,但不容易坚持,如果好学而懂道理,德行才会终身往上提升。 将所学落实在生活。“不违”,即不觉得老师说的有什么不对。这里有三种可能性:一、真的很笨;二、完全不用心思,只是被动接受;三、领悟力很高,一听就懂,所以欣然接受。颜回属于第三种,不过在此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老师说的有道理,而是学生听完后,要证明自己确实有了心得。 孔子上课说的道理,颜渊并没有提出任何问题;但下课后观察颜渊的行为,居然都一一实践了孔子的话。颜渊听到什么,学到什么,就立刻去做,等于是不断地改善自己。 颜渊学习之后,能够举一反三,应用在生活中。由此可见,孔子在教学上,最重视的是学生受到启发而变化气质,其次则是上课时认真听讲与思考,提出疑问。 【弘丹学习心得】 读这段话时,觉得孔老夫子很有意思,觉得他是一位慈祥有爱的老师。他对学生的关怀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还会去观察学生私下的言语行为。 颜渊名列雨德行科第一,又被孔子推许为唯一好学的弟子。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的要求。他是希望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践的,像颜渊一样,在私下的言语行为,发挥学习心得。而我们现在学习《论语》也是如此,关键不在于如何正确解读论语,可能一千个人读《论语》会有一千种解读,不同年龄段读《论语》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关键在于,将《论语》中所学的智慧运用于生活实践,用孔子及弟子的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 这也是我每日推送《论语》一则的初衷,我知道自己的解读尚且粗浅,但是这没有关系,我希望是跟着我一起在学习《论语》的人对每则论语都有自己的解读,将《论语》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我们学习任何知识都是如此,知识不仅仅是掌握了,懂得了就可以的,要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达到举一反三的境界。 作者介绍 弘丹,简书签约作者。 践行每日写作,品味生活之美;诵读《论语》,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组织“百日写作”活动和“21天《论语》学习班”活动。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想要摆脱拖延症,喜欢传统文化, 欢迎跟弘丹沟通交流。 微信公众号:笔耕不辍(ID:wewrit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