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17日,保监会下发《关于深化中介市场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中介市场改革意见”),提出“培育一批具有专业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龙头型保险中介机构,发展一大批小微型、社区化、门店化经营的区域性专业代理机构,形成一个自主创业、自我负责、体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的独立个人代理人群体”。围绕这一问题,代理人、中介机构以及专家学者表达了各自看法。 代理人:保险代理人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记者 秦嘉敏 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保险代理人员378.30万人,较年初增加53.01万人。而上半年53万人的增量,已经创下超过2009至 2014年六年来的保险代理人员的增量新高。数量庞大的保险代理人队伍成为独立代理人的重要来源。而在一些“先行先试”的地方,独立代理人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中介市场改革意见提出,“鼓励保险公司积极改革现行个人代理人模式,缩减管理团队层级,完善以业务品质为导向的佣金制度和考核机制”。身为独立保险代理人的朱家慧认为,“现有的保险公司靠的是精英团队实现保险销售业绩,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人员成本以及各种费用压力较大,而独立代理人则可大幅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提高销售的专业化程度。” 由此看来,现有的保险代理人制度一方面给保险公司带来了巨大的人力成本负担,另一方面却又形成了代理人很高的淘汰率。另一位独立保险代理人磨相军表示, “从认识保险到拥有技能,是有一个时间过程的,而保险行业不允许有那么长时间的适应期。从我以前带团队的经验来看,一些有潜力成长的员工就这样被扼杀了发展的机会,这是不合理的,必须改变。” 今年4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部分条款作出了修改,取消了保险销售(含保险代理)、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资格核准审批事项。8月3日,保监会下发《关于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规范从业人员准入管理,认真对从业人员进行甄选,加强专业培训,确保从业人员品行良好,具有相应的专业能力。”而独立代理人模式之下,业绩压力不再来自于保险公司,相对宽松的从业氛围或许能够给职场新人提供宝贵的“适应期”。 对于保险代理人制度的改革,朱家慧也明确表示,“这是从业人员梦寐以求的事情。只有以独立代理人的身份才能做到真正的自我经营、提高能力和服务,真正为客户量身定做保险需求。”在成为独立代理人之前,她曾经有17年的保险代理人经历。成为独立代理人带来的职业认同是她认为宝贵的东西。 |
|
来自: greatwallinsur > 《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