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公梓:法官入额,这可能是我经历过最忐忑的一场考试

 法律读书屋 2016-05-12

/桂公梓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桂公梓(guigongzi930)”,由其授权无讼阅读发布

 

从小到大,虽然成绩一直不算特别优秀,但是说到考试,我可从来都没有怂过。毕竟,考试是我为数不多的一百三十六个长项之一。通过率只有10%左右的司法考试没有难得住我,录取率低得堪比射幸行为的公考也被我屡次征服。

 


但是,最近的一次考试却着实让我忐忑了一回!这就是前不久(4月24日)举行的江苏法院法官入额考试。

 


为什么忐忑?显而易见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这次考试意义重大,关系到能否进入法官员额。虽然考试通过并不代表着必然能进员额,因为后面还有更重要的考核和考评阶段,但如果连考试都过不了,则必然与首批员额无缘。不用说,大家都想进员额。


第二,完全不知道会考什么!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好歹还有真题可以练练手,入额考试完全是改革产物,第一次!相关部门考前保密工作又做得滴水不漏,考什么、怎么考,我们这些待考法官真是一点头绪也没有。考前几天我还看到一些同事捧着书在复习,这让准备裸考的我莫名焦虑:复习你妹啊!考什么都不知道,看书有用吗!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万一没过的话,多丢人啊!

 


尤其身在综合部门,到了这种考验业务能力的时候,心理压力自然就会更大。本来在员额竞争中就被公认要靠边站,如果考试再没过,更是授人以柄:“你看,到底是综合部门的,业务能力果然不行吧!”

 


我靠,又不是我们主动要来综合部门的,还不是因为当初在业务庭表现太优秀了,才被组织看中调到综合部门来写稿子的嘛!(捂脸)几年下来情势变更,强调重心向一线倾斜了,又把我们当成残次品排除在员额之外,什么道理嘛!我很义愤填膺啊!


所以,我绝对不能考砸,必须要证明综合部门的年轻人业务能力也不比别人差!


顶着自己给自己负担上的巨大压力,我开始把决心付诸行动:到处打听考题内幕……


结果当然是徒劳无功了。所有人都告诉我“我们也不知道啊你有到处打听的时间不如看看书吧。”

 


哼哼,可笑。五年脱离一线的亏空岂是看几天书就能补上的。


好在我结交广泛,朋友中不乏消息灵通人士。考前一晚,有好友悄悄告知:考试不准带法条,不会考太实务性的内容,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案例分析,搭配一些不定项选择题,跟司法考试形式差不多。


我大喜:“确定?”


他点头:“确定。”


我说:“太好了,司考题就不怕了,我最怕的就是给个案例让我写判决书,毕竟这几年在综合部门,办案太少。”


他摇头:“放心,不会的。”


回想起来,我后来把他拉黑就是因为他这句“不会的”。于是我那个晚上连文书格式都没看一下,倒是临时背了几句实战口诀。

 


结果第二天,我信心满满地坐在了考场上,一边欣赏着准考证上帅气的照片,一边等着监考老师从前到后挨座位分发试卷……


等一下!这试卷怎么这么厚!这到底是卷子还是卷宗啊喂!


还有三份这么多!这是闹哪样啊!


冷静……冷静……我来看看题型……


“根据案卷材料写一份判决书……”我当时就懵逼了。

 


试题分民事卷、刑事卷、行政卷三份,每份都给出了案卷材料的关键内容,要求选定一份,根据材料写一份形式完备、格式正确、说理充分、结论恰当的一审判决书。


心神稳定下来后,我决定选择刑事卷,毕竟研究生读的是刑法。虽然办案经验不足,至少还有些许底蕴在。

 


案子本身不算复杂,一个共同盗窃案件,其中主犯转化抢劫,还考到了自首认定、犯罪数额认定、入户加重情节等问题。定罪量刑对我来说都不成问题,问题是,判决书的格式不熟啊!脱离一线已经五年,虽然每年都有挂庭办案,但办的都是民事案件,而且每次写判决书都有模板,哪用得着把格式记熟啊。更重要的是,我一直在高院,从来没有办过一审案件、没有写过一审判决啊!


我只能硬着头皮,按照往日阅卷时对一审判决的印象,逐段逐段地写下去,心里安慰自己,只要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就算格式上有点小瑕疵也无伤大雅吧!


就这样不知不觉居然也写了十页纸。写完手也酸了背也痛了心也累了,只想赶紧交卷走人。

 


出了考场,第一件事就是手机登录中国裁判文书网,找出几份优秀一审刑事判决书仔细学习。果然发现格式上有几处瑕疵,一些细节(例如刑期折抵、上诉期间)的表述上也不甚规范。不过好在并没有太出格的错误。


昨天,成绩公布。虽然分数不算很高,但总算是顺利通过。悬了十来天的心放了下来:没有丢人。

 


在考试之前,我其实是很不服气的。法官办案靠的是综合素养,一张试卷能考出什么来?但亲身参与之后,我觉得这场考试还是有价值的,它至少能够很明显地将办案一线的法官和不常办案的法官区分开来。办案一线的法官写起判决来毫不吃力,而且事后证明他们得分都很高,90+屡屡出现;而不常办案的法官(例如我)写起判决来磕磕绊绊心里没底,分数也在80分左右徘徊。


考试主办方说,这次考试是“以最接近审判工作实际的方式,充分考查法官履行审判职责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官宣经常言过其实,但我觉得这个概括还算靠谱。所以我准备申请继续挂庭并且多办几个案子,以保证在以后的考试考核或者考评中准备充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