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致病性禽流感的临床症状与诊治

 停留感谢有你 2016-05-12

 

王学英 (河北省安新县水产畜牧局 071600)

1 流行病学

低致病性禽流感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多发于秋冬季节,尤其是秋冬、冬春交接时,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一样,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家禽、野禽、鸽、鹌鹑、麻雀等均易感,各日龄的家禽均能感染,但本病主要发生在35日龄以上的禽群。感染禽能从呼吸道和粪便中排出大量病毒。所以,被病毒污染的任何物品,如鸟粪、饲料、笼具、衣物、运输车辆和昆虫等都能传播疾病。饲养管理工作不当能促进该病的发生和扩散,在饲养管理因素中,气候突变,冷刺激,饲料中营养物质缺乏,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有害气体过多等导致禽类上呼吸道黏膜损伤,而造成该病发生。

2 临床症状

低致病性禽流感与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临床上有很大区别,低致病性禽流感的危害比高致病性禽流感小,但一旦发病常给养殖场造成较大的损失。病禽感染低致病性禽流感后,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叫声无力,缩颈、嗜睡,采食量急剧降低,饮水减少,嗉囊空虚,排黄绿色稀便。病禽呼吸困难,咳嗽、喷嚏症状较明显,张口呼吸,突然尖叫,眼睑肿胀,两眼突出。病禽常见流泪,初期流浆液性带泡眼泪,后期流黄白色脓性分泌物,肉髯增厚、变硬,向两侧开张,呈现金鱼头状。产蛋禽感染2~3天后产蛋量开始下降,7~14天产蛋量可由90%以上骤降至5%~10%,甚至停产。同时软壳蛋、无壳蛋、褪色蛋、砂壳蛋增多,持续1~5星期后产蛋量逐步回升,但无法回升到原来的产蛋水平,一般经1~2个月逐渐恢复到下降前产蛋水平的70%~90%之间。种禽感染后,可使受精率下降20%~40%,并致10%~20%的胚胎于1星期内死亡。孵化后期雏禽出壳困难,能啄壳但无法出壳,其表现与维生素D3缺乏症类似,出壳后的雏禽、弱禽增多。雏禽1星期内死亡较多,死亡率为10%~20%,且易感染大肠杆菌病,治疗较困难。

种禽免疫禽流感灭活疫苗后再感染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鸡群精神良好,采食、粪便基本正常,但产蛋量稍有下降,无壳蛋、褪色蛋增多。个别种禽出现眼肿胀、流泪,不注意观察,易被忽视。感染该病毒的种蛋孵化率稍下降,出壳后的雏禽当天表现正常,但会陆续出现死亡,死亡会持续4~5星期,死亡率约10%~20%。雏禽饲养过程中群均匀度较差,大肠杆菌发病率较高,药物治疗效果较差。

3 病理变化

病禽主要表现在呼吸道,尤其损害窦,以卡他性、纤维性、脓性或纤维脓性炎症为特征。气管黏膜水肿、充血,有时出血,气管渗出物从浆液性到干酪性不等,有时可造成阻塞,导致呼吸困难。眶下窦肿胀,有浆液性到浆液脓性渗出物。如存在细菌继发感染则可导致纤维脓性支气管炎,腹腔有卡他性到纤维素性炎症,并可看到卵黄性腹膜炎。盲肠和小肠可见卡他性到纤维素性炎症,产异形蛋和淡色蛋。个别病禽肾脏肿胀,伴有尿酸盐沉积,胰腺带白斑。显微变化主要为肺炎,常见异嗜细胞性到淋巴细胞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4 诊断

通过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和病理变化分析或通过禽流感病毒抗体检测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则需禽流感病毒抗原、基因分离或鉴定。实验室常用琼扩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进行诊断,泄殖腔和气管拭子是通常的样品来源,内脏器官样品应无菌采样,与肠道和呼吸道样品分开保存。

5 防治

预防以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禽体免疫力,有效预防冷应激反应为主。饲养上要采取严格的消毒和隔离措施,避免病毒入侵。建立并落实养殖场所各种管理制度,种禽、种蛋严格检疫,新进雏禽应隔离饲养一段时间,确定未感染方可合群。严禁外人进入生产区,严禁从疫区引入禽类或制品。在本病高发季节,坚持每天带鸡消毒1次。推荐带鸡消毒用有1∶400有机氯制剂和0.1%~0.2%过氧乙酸交替消毒。生产厂区大环境中用2%~3%氢氧化钠、0.1%季铵盐溶液消毒。空舍宜使用福尔马林熏蒸法消毒。粪便、垫料、养殖器具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加强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大面积发生的重要手段。所以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对禽只进行免疫,必要时要进行强化免疫。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生物制品应慎重应用,鸡只一旦发病建议参照新城疫处置原则进行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