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鹅禽流感的症状与防治

 了凡不凡 2019-11-07

        鹅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鸡、鸭、鹅均具有高度致病性,不同日龄的鹅均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最常见。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95%以上,其他日龄鹅为80%以上。由于禽流感病毒可能感染人类,对人产生极大的威胁,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流行特点

  鹅对低致病性禽流感有一定的抵抗力,但1月龄以内的雏鹅较易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多发生于产蛋鹅群,高致病性禽流感可引起各种日龄的鹅发病。易感鵝主要通过与病鹅直接接触或接触受污染的物品而感染发病,也可经空气传播而感染发病。在鹅群附近发生禽流感的鸡、鸭群,也是重要的传染源。本病常发生于冬、春两季,湿度较大、饲养管理不当时发病率较髙。

        临床症状

  典型症状为鹅常突然发病,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咳嗽,流鼻 涕,呼吸困难并摇头,头、颜面部水肿,体温升高,食欲减少,腹泻,消瘦,头颈和腿部麻痹、抽搐,腿部鳞片发紫或出血。少数鹅出现点头、缩颈等神经症状。非典型症状多发生于250日龄左右的鹅, 采食量下降,部分鹅腹泻,有轻微哮喘声,死亡率低。发病的种鹅产蛋率、受精率均急剧下降,畸形蛋增多。

        疾病诊断

  本病在诊断上要注意与小鹅瘟和鹅副黏病毒病相区别。本病在各 种年龄的鹅中均可方发生,以全身器官出血为主要特征;而小鹅瘟1 月龄以内鹅较易感,1周龄内雏鹅感染死亡率可达100%,以小肠中后段形成“香肠”样栓子为特征;鹅副黏病毒病主要是脾脏肿大,可见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坏死灶,肠道见散在黄色或灰白色纤维素性结痴病灶。

  防治措施

  (1)禁止从疫区引种,从源头上控制本病的发生。正常的引种要 做好隔离检疫工作,最好对引进的种鹅群抽血,做血清学检查,淘汰阳性个体;无条件的也要对引进的种鹅隔离观察5〜7天,淘汰盲眼、 红眼、精神不振、步态不正常、排绿色粪便的个体。

  (2)鹅群不要与其他家禽混养。避免鹅、鸭、鸡混养和串栏。因禽流感有种间传播的可能性,应引起注意。散养鹅或放牧鹅要限制活动范围,避免与易感禽、病死家禽、野鸟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接触。

  (3)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栏舍、场地、水上运动场、用具、 孵化设备要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水上运动场以流动水最好。水塘、场地可用生石灰消毒,平时隔15天消毒1次,有疫情时隔7天 消毒1次;用具、孵化设备可用消毒液 消毒;产蛋房的垫料要常换、消毒。

  (4)种鹅群和肉鹅群分开饲养。场地、水上运动场、用具都应相对独立使用。肉鹅饲养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出栏后空栏要消毒和净化15天以上。

       (5)搞好免疫预防。本病免疫为国家强制免疫项目,其免疫方案 按农业部标准执行:雏鹅14〜21日龄时,应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初免,间隔3〜4周加强免疫1次;肉鹅7〜10日龄时, 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初免,3〜4周后,加强免疫1次。

  (6)—旦受到疫情威胁或发现可疑病例立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扩散,立即将鹅场封锁,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诊断或处理,并注意自身安全防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