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位蜂友发表了相关帖子,引发热议,我在这里用这次摇蜜实例也来说道说道。上次摇蜜是4月21号。本次摇蜜是5月3号。区别请看图。相隔10几天,刮的巢还没做好,摇的脾蜜又封盖。本次摇封盖蜜86斤,水蜜约4到5斤,水蜜没称看图。只要把握好打蜜时机,是摇还是刮不会影响蜂蜜品质,刮蜜还要过滤,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长,可能带来2次污染的风险,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反而影响蜂蜜的品质。 有条件摇的,还是不要刮,刮蜜影响产量的因素是没地存蜜,等巢做好,蜜源已经过去了,有巢没蜜存,不能盲目迷信刮蜜就是高品质。要提高品质就用双机。 “要提高品质就用双机” 非常有道理,多买一个摇蜜机,先把水蜜摇出来,再把封盖削掉后接着摇封盖蜜,不错!如果只有一个摇蜜机摇蜜确实也可以得到纯封盖蜜,但是对后续产蜜有很大影响,用楼主的话说,等巢造好了,蜜源已过! 有人认为刮蜜可以把一些花粉刮进去,营养更好。其实,混花粉在里面,有花粉的话容易发酵变酸。 摇蜜操作合理,蜜的质量有保证的,并且产量又高。刮蜜,破坏了蜂巢结构,小蜜费时费力又费蜜,产量又不高。 刮蜜的真相是什么很多人都不清楚!没有大宗蜜源的地方刮蜜好过摇蜜,保证蜂蜜质量还说得过去,保证蜂群安全就站不住脚了,刮蜜最有可能引起蜂群飞逃。有大宗蜜源的地方刮蜜降低产量,得不偿失。养蜂历史这么多年,如果真是刮蜜好过摇蜜,摇蜜机现在还能批量生产吗?块把钱的勺子不容易盛行过摇蜜机?业余玩玩,尽人意而已。再者你认真了解使用刮蜜法的地方,人家那是种不了龙眼和荔枝的,人家主要蜜源是夏天的乌桕蜜,乌桕蜜是出了名的希蜜!人家追求品质,刮蜜很合适本地情况。有龙眼荔枝,鸭脚,野桂大宗的地方,刮蜜玩玩可以,对于产量质量问题其实都不特别大的影响,我地周围春夏秋冬周围十来公里之内各个养殖户放蜂不下6000箱,有打蜜为主的,有繁蜂卖为主的,有打蜜卖蜂各兼的。了解自己的蜜源很重要。 依我地实际来看,刮过后,蜂难以在短时间内再造好脾(且不说造 一张脾需要消耗多少蜜),而摇蜜后,蜂在二三天内又可将蜂巢填满。置办摇蜜机可能要花三四百元(一般质量摇蜜机),但多打的蜜,价值往往不止这一点。虽然摇控蜜机上要粘一两斤蜜,对于养蜂人来说,这算什么,加水洗下来,喂回蜂箱里,什么也没浪费。只花了一小会儿功夫而已。要说哪种好,大家心里都明白。 刮蜜不伤子是我们在想当然,如果脾上的蜜你刮过之后没有余蜜下流,说明蜜很稀,成熟度不够,好蜜你刮过后,粘在基上很多,一时半会流不到容器里。放到箱里后慢慢流到下面子脾上,蜂很容易离脾,幼虫饿死,冻死的很多,你做个对比就会清楚,刮过蜜的群,子很差。 很多消费者不了解蜂蜜生产过程。一味迷信土养,结果就是花高价,买一样的货,或者还差些的货 。 摇蜜可能会甩出一些蜂幼虫,有时也可能把脾摇坏了掉到蜜桶。还有蜜源枯竭时,蜜蜂追桶,蜂会视死如归,掉进蜜桶。虽然是双机摇,摇蜜时机还是非常重要,大部分是水蜜,双机摇也不行,蜜也很稀,要子圈以上全封盖,只有子脾空房有水蜜,是最好时机,此时取的蜜最稠。我个人认为这才叫成熟蜜。 因此建议大家多用摇蜜的方法取蜜,不要迷信刮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