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陵考古清陵巡礼:风水宝地

 海外寻瓷翁 2016-05-13
皇家很相信风水。他们认为把陵寝建在风水宝地上就可以“开福祉于隆基,绵万年之景运”。就是说如果将陵寝建在风水宝地之上,国家就会兴盛,国运就会长久,江山社稷就会稳固。清朝皇帝们似乎对陵址风水的要求较其他朝代的帝王更高更严。顺治帝的孝陵是清朝在关内建的第一座陵寝,陵址是顺治帝亲自选择的。《清史稿》和史料价值极高的《啸亭杂录》都记载了顺治帝亲定陵址的情况:章皇(顺治)尝校猎遵化,至今孝陵处,停辔四顾曰:“此山王气葱郁非常,可以为朕寿宫。”因自取佩掷之,谕侍臣曰:“落处定为佳穴,即可因以起工。”后有善青乌者(古代精通风水、占卜等的人),视丘惊曰:“虽命我辈足遍海内求之,不克得此吉壤也。”


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文皇后死后停灵于东陵大红门外的暂安奉殿达37年之久。康熙帝生前始终未能解决孝庄皇后的陵寝问题。雍正帝即位后就着手解决孝庄文皇后的陵寝问题。他决定将暂安奉殿改建为陵。理由是“自孝庄文皇后安奉以来,我圣祖仁皇帝历数绵长,海宇乂安,子孙繁衍,想孝庄文皇后在天之灵极为安妥”,以此来证明暂安奉殿所在之地是一个风水宝地,在那里建陵是应该的。雍正皇帝对自己陵址的要求简直达到了苛刻的程度。昌瑞山下的孝陵和景陵附近本来有许多的上吉佳壤,可是他都看不上,而是选中了遵化东北的九凤朝阳山。就在即将动工兴建之时,有位大臣发现这个地方“规模虽大但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雍正皇帝不能容忍自己的万年吉地有如此瑕疵,于是毅然废弃了九凤朝阳山吉地,派大臣重新相度陵址。后来选中了直隶易县境内的泰宁山,就是后来的清西陵这个地方。道光皇帝对陵址更为重视,甚至把对风水的要求放在了陵制之上。他说:“国家定制,登极后选建万年吉地,总以地臻全美为重,不在宫殿壮丽以侈观瞻。”还说选择陵址时“惟择坤灵钟毓,干脉延长之处以定福基。其四至之广狭,不必过拘”。这一切都表明皇帝对自己的陵是否建在风水宝地之上是何等重视。他们是多么希望通过将自己的陵建在风水宝地上来达到江山永固、帝柞绵长、子孙兴旺的目的!

尽管历朝历代的皇陵几乎无不建在风水宝地之上,但都未能避免他的王朝的覆灭。每一个帝王都未能延年益寿、万寿无疆、帝运长久。清朝最后的同治、光绪、宣统三帝竟都没有子嗣。同治帝只活了19岁,宣统帝在皇帝的宝座上只坐了3年就被辛亥革命的炮声赶下了台。

实际上风水的好坏对国家的兴衰、帝柞的长短、子孙的多少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有一个好的风水,只是有一个优美合谐的自然环境而已。

我们看看每座皇陵,特别是明清两朝的皇陵,都是群山拱卫,众水环流;负阴抱阳,避风躲洪;清荣峻茂,地势雄秀,是古代建筑的人文美与山川形胜的自然美的高度有机结合的典范。

英国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说:“皇陵在中国建筑形制上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艺术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他对明十三陵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在门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山谷的景色,在有机的平面上深思其庄严的景象,其间所有的建筑,都和风景融汇在一起,一种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师和建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达出来。”

清东陵陵园总体建筑布局更是古代建筑、设计大师将人文美和自然美有机结合的一个杰作。

清东陵的前圈四面环山,中间是48平方公里的平坦之地。陵区东面的鲇鱼关、雁飞岭诸山峰,千岩错落,文笔插天,势尽西朝,峰尖均向西面的陵区倾斜,俨然左辅;陵区西面的黄花山、钻天峰等,层峦飞翠,叠嶂腾辉,势皆东向,山峰均向东面的陵区倾斜,宛如右弼。高大雄峻的天台山、象山、烟墩山横亘于陵区之南。烟墩山与象山之间形成一个天然的山口,名叫兴隆口,俗称龙门口,前圈内的几条河水汇合于此,从此山口流出陵区。从雾灵山到昌瑞山之间的一段龙脉叫分水岭,众水东西分流,左盘右绕,最后汇合于陵区之南的龙虎峪。整个陵区呈现出万山拱卫,众水朝宗之势,这天然的地形地貌,加重了皇陵的神秘色彩和皇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的气氛,与庄严肃穆的皇家陵园保持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风水家们在相度兆域时,讲究前有朝山(也称照山),近有案山,后有靠山。昌瑞山东西走向,中间主峰高耸,两侧山峰逐次低下,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风竖立于诸陵后面,是清东陵的后靠山。进入兴隆口,迎面一山孤峰拔地而起,高耸云天,状如倒扣的金钟,与周围诸山均不相连,这是清东陵的朝山金星山。在金星山北约1.5公里处有一座天然小山,虽然比金星山低小,但端正圆巧,回抱有情,如玉几前横,这是孝陵的案山。案山就像陵墓前放置的桌子,进入大红门不远就能看到此山,好像陵园的影壁一样,所以当地人俗称此山为影壁山。昌瑞山、影壁山、金星山正好处于一条直线上。顺治帝的孝陵建在昌瑞山主峰南麓,处于全陵园最为尊贵的位置。孝陵背靠昌瑞山,近前有影壁山,远对金星山,数十座形制各异、多彩多姿、大小不同的建筑物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地建在这条连线上,由一条宽约11米、长约6000米的神道贯穿起来,形成了清东陵总体布局的中轴线。孝陵神道尽管因势随形,多有曲折,但总是曲不离直,始终不离开三山的连线。沿着孝陵神道而行,步移景换,神道上的一系列建筑物在空间序列的展开层次上,处处得到山川形势的映衬和烘托,产生了极富感染力的空间艺术效果。除孝陵之外的其他十余座陵寝在孝陵两侧各依山势东西排列开来,各陵神道又都与孝陵相接,显示出主次有别、众陵拱卫、尊祖归宗之意。

清东陵的总体构图以陵寝为主体,以昌瑞山为背景,以陵前的松柏、河流为近景。同时,古代的艺术大师们成功地运用了我国造园艺术中的“借景”手法,把陵区东、西、北三面的嵯蛾雄奇的远山“借”来,作为画面中的远景来陪衬,甚至把蓝天白云也纳入画面之中。当我们站在金星山上眺望整个陵园时,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便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在锦屏般的昌瑞山下,殿阁睁嵘,金碧辉煌,古松古柏,苍翠欲滴,日照阔野,紫霭缥渺,碧波流缓,斗折蛇行,上有蓝天白云相衬,景物天成。建筑之美与山水自然之美的水乳交融,使陵区显得气魄恢宏,格调高雅,博大精深,实在是人世间难以寻觅的自然胜境,风水宝地。

明清皇陵为什么能如此成功地把建筑的人文美与山川的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呢?原来古代的设计大师们在进行陵寝规划时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遵照典礼之规制,配合山川之胜势”,也可以说是“陵制与山水相称”。这种设计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审美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