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诗词天地(shicitiandi) 一千个人眼中也许有一千部《红楼梦》,但是却只有一个林妹妹,她就是陈晓旭。时至今日,陈晓旭离开我们已经九年了,再提起,脑海里还会浮现出那“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她将林黛玉演绎到了极致,她逝世后,林黛玉也就成了绝响。 为何林晓旭的黛玉形象如此深入人心,归根结底应该是二人身上有着相似的气质。 闺中女儿惜春暮 愁绪满怀无释处 这个辽宁鞍山的小女孩有一个不错的家境:父母均在鞍山京剧团任职,父亲任导演,母亲任学员班教师,她也打小学芭蕾。但是受文革的影响,年幼的陈晓旭遭到了同龄人的排挤,也逐渐养成了她孤僻的性格,就像她在《梦里三年》中回忆到的:十九年来,我一直像蚕儿一样躲在自己编织的世界里做自己故事中的女主角,全不管外面是个怎样的世界。 孤单的她将书本当作了精神寄托,《红楼梦》更是她的最爱。长期的文化熏陶给她染上了几分古典的味道,再加上孤僻的性格,消瘦的身段,可不就一个活脱脱的林黛玉!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似一朵轻云刚出岫 我拥有无数个美丽的梦,最美的一个是从这里开始的……《梦里三年》
《红楼梦》开始选角时,陈晓旭在父亲的鼓励下直接给导演王扶林写信,目标很很明确:出演林黛玉。 这对于一个十九岁的毫无演戏经验的小姑娘无疑是一个大胆的举动,尤其这还是一个很害羞的姑娘。但是就是凭着一腔喜爱,她这样做了。很庆幸她做了,不然世间不会有林黛玉了。 林黛玉作为《红楼梦》主角之一,竞争十分激烈,陈晓旭在试镜中并不是最优秀的,导演回忆,当时我问陈晓旭:“如果不演林黛玉,你选一个其他的角色演,怎么样?”陈晓旭坚定地说:“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去演其他角色,观众会说林黛玉去演其他角色了!”一句话打动了我。这个自信又大胆的姑娘呵,就这样成了众人心中的林妹妹。 有很多人说是《红楼梦》成就了陈晓旭,但陈晓旭何尝没有成就《红楼梦》?只能说是最优秀的作品,遇到了最合适的人,成就了双方的传奇。 质本洁来还洁去 不教污淖陷渠沟 死亡,所有人都逃不过的话题。陈晓旭离我们而去了,这个女子去天尽头,寻了她的香丘,只给后人留下无数唏嘘。 如果说黛玉来世上是为了还宝玉一生的眼泪,那么晓旭来世上就是为了把“木石前盟”演绎给世人看。不一样的使命,一样的哀愁。世上大概真的有前世今生一说吧!不然如何解释这二人如此多的巧合? 晓旭已去,一缕香魂何处寻。 我是一朵柳絮 陈晓旭 我是一朵柳絮, 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 因为父母过早地把我遗弃, 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 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 我要给大地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 我是一朵柳絮, 生来无忧又无虑, 我的爸爸是广阔的天空, 我的妈妈是无垠的大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