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是最无能的教育2015-08-17 幼儿心理
新的一周开始了,不管别处发生什么,我们的生活始终要归位。所以,ki妈也整理好心情,又在这里和大家见面了。 可是,又看到一则悲伤的新闻,一位8岁的女孩在吃了点凤爪后猝死。一开始,家人都以为那包零食泡椒凤爪才是罪魁祸首,最后才发现,那是颅内挫裂伤,是由外力所致。原来是妈妈检查作业的时候,发现女儿做错了不少,然后就伸手打了一下女儿的后脑勺,女儿就哭了,妈妈心软下来,给女儿拿了凤爪做零食。吃完后,小女孩就头晕呕吐,最后没能救回来。 后脑勺上打了一下,导致亲生女儿的死亡,这位妈妈完全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但是打孩子这件事,可能在妈妈身上经常发生。打了一下后脑勺导致孩子死亡的惨剧我们都不愿意看到,不知道身边,是不是还有很多爸爸妈妈会打自己的孩子。 ki妈看了这则新闻后面的评论,真的挺让人惊讶的: 这样看来,孩子真是打不得,但是对于熊孩子的教育又该怎么办呢? 无论打哪里,绝不能打头!这是常识!要打就打屁股,有眼睛表明,打屁股的孩子聪明。。。(无语了,屁股上有坐骨神经,被重打受损后,后果也很严重) 只剩下打手心了! “打是亲,骂是爱”“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些话,被我们所熟知,甚至也有很多人,还一直秉承着这样的做法。 为什么要用打来解决跟孩子之间的问题?为什么要用打来表明作为一个妈妈或者一个爸爸的权威?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 打在哪里,对身体的伤害程度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不管打在哪里,对心理都是有创伤的。总体上来说,疼痛是一种复杂的不愉快体验,通常与外部刺激(包括击打)、组织损伤、炎症和疾病过程有关。由于疼痛是主观的和个体化的,因而在本质上是心理性的问题。 记得kiki蛮小的时候,大概也就一周岁多吧。他总是会拿东西,扔东西,家里就有人说,再这样,就拿牙签扎你的手了啊。听了这句,我马上制止,这是孩子发展过程中非常正常的一个阶段,拿东西,扔东西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完全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跟他沟通,“用牙签扎”来吓唬小孩,是非常不妥的。家人都还能接受这样的说法,这事儿也就这么过去了。后来,基本上也没有发生或要打孩子的事情,而且我也一直不主张用打来威胁孩子,比如,你不好好吃饭,我就要打你了之类的。
不要把孩子看成是一个附属物,或者是没有自主意识的“宠物”,想打就打,想亲就亲,他们需要的是尊重和对等的交流以及沟通。希望悲剧不要再重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