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代宗师的眼前路 《一代宗师》影评

 zsw77792 2016-05-13

“读”宫宝森有感
黄雷欧 发表于侠客行
最近我激动的为《一代宗师》写影评,写完发现出现最多的词是“宫宝森说过”,恍然大悟,才发现宫宝森行事光明正大,他的道理,都直接说出来了。

一切起源于宫宝森看似匪夷所思的南下,电影里删了很重要的一段对话:

“宝森不是想当英雄,是想造时势 现在这炉子里呀,需要这根新柴”

为了这根新柴,他从北方到了南方,与其说这是他第二次举办金盆洗手,不如说这更像是一场赌局,赌他能不能找到可以继承他的意志的人才,他的高明之处在于,这个人才他不需要亲自去找,而是逼着两广国术界交一个出来。

广东人爱打小算盘,最后推选了叶问,武艺不差,出身不高,谁曾想,这一切都在宫老爷子的算盘之中:两广国术界替他做了回伯乐,所以他在金楼,只用考一考“想法”。

宫宝森的目的,就是破一破规矩。师父,师傅们,他们提携你培养你,但又处处掣肘,一切都是规矩使然,最终徒弟们会成为“师父”,在旧的体制内循环往复,一切也是规矩使然。然而时代变了,当枪炮代替了拳脚,门派沦为工具,传统国术岌岌可危,规矩却还一成不变,所以他才会说:

“老人死守着规矩,新人何时才能出头?”

难得宫宝森能觉察到这点的时候,他已经老了,“可惜我没有时间了”

所以他才要找一个继承者,这不是武学的继承,他的徒弟马三,不行!他的女儿宫二,也不行!他们都是旧时代的武者,一个痴,一个迷,和同时代大部分江湖人没有本质的区别,究其根源,不过都是旧式江湖的产物。

橘生淮北则为枳,土壤不好,污染了种子,长不出希望。

发扬武学靠他们无望。

这是埋藏在宫宝森的心里的无奈,大厦将倾,纵然女儿得到了六十四手,终究没有用处了。

“江湖的事,和你没关系 当个好大夫 平平安安的,就是尽孝心了”

宫宝森要找一颗远离江湖污染的种子,虽然这个种子蕴含着的还只是一种可能性,万一叶问资质平庸,宫宝森还落得一个欺负晚辈的笑柄。“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停”,冒着晚节不保的风险背后,何尝不也是宫老爷子在贯彻自己的拳理和道理。金楼成绝唱,但他把一切都交给了那个回答出“岂止南拳北传”的叶问,如愿以偿的为国术界留下一盏明灯,有缘而无悔。

“人要往远看,过了山,眼界就开阔了”

没错,宫宝森送给叶问的,除了名气,还有眼界。

叶问,如他自己所言,四十岁以前的世界里没有高山,但宫家一下子给了他两座,一座是宫宝森本人,一座是宫二的六十四手。

“我爹常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四十岁前的叶问,一直生活在相对安逸的小世界里,也就是“见自己”的阶段。

高山仰止,然心向往之。见过宫家的高山,开拓了眼界,才跨入了“见天地”的阶段。

最后,领悟了武术大同的叶问,则达到了“见众生”,也替宫二把路走完了。

一切,都源自多年以前宫宝森的引领, 一代宗师的背后,是另一代宗师的灯火相传,远胜千手万手。

纵使最后听不见,但那声回响,一开始就存于宫宝森的心中,念念不忘的,便是那信念。

留下一横一竖,即使“我”不在了,功夫还在。

--------------------------------------------------------------------------

一个消失了的武林和一代宗师
Nixy 汪纯 发表于 当世界被推敲
 Nixy 汪纯
Nixy 汪纯
一个异端。 Email: 769420280@qq.com

2014年08月18日 发表
收录了本文的主题
当世界被推敲
欢迎所有对这个世界怀有推敲兴趣的人,留下属于你的思想细节

+ 订阅 更多收录本文的主题
“我一生经历光绪,宣统,民国,北伐,抗日,内战,最后来到香港……如果人生有四季,四十岁前,我的人生都是春天。”到年底了到处都不太平,进放映厅的时候我就打算,如果这部片不对味就提前离场早点回家。听到这段独白我就决定不走了,因为这个“40岁前都是春天”的人打动了我。

之前的两部片,《2046》是王家卫的个人总结,他试图用一部片把想要为自己说的话全部倒空;《蓝莓之夜》纯属凑数,不提也罢,那么这部《一代宗师》是王家卫第一次抽离地去讲另一个时代、另一个人的故事。但是当他真的这么做的时候,属于王家卫的东西也一样样自己回来了。

王家卫的新片里面说教的部分实在太多,文艺腔不比以前少,王家卫也是人老话多。对我来说,这部片远谈不上完美,但是足够动人。不同的人在这部片里看到不同的东西,我看到的变动的大时代中人的处境。

宫宝森是武林中最受尊敬的人。昔日的武林有自己的生态,各种规矩各种讲究,连打架都要专挑最贵的堂子去打(也不知道每次打坏的东西都是谁赔的)。但是身逢乱世,原来的等级和秩序荡然无存。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即使是顶尖的武林高手,也敌不过一个手握机枪的普通人。宫宝森死在做了汉奸的徒弟手上,他的人生和属于他的那个时代同时结束。

而叶问,宫二小姐和一线天,却是在人生至多过了一半的时候,时局就发生了剧变。他们生存的那个生态已经消失,虽然受到内行(人数已经剩下不多)的认可和尊重,还是无可避免地隐没于市井之中,继续生活。

这部电影虽然名为“一代宗师”,实际上并不是在制造一个传奇,而是在解构一个传奇,复原了一个真实的人。

叶问出身富庶之家,对名利并不孜孜以求,一向平和清明,没有太多执念。不过顺着时势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也坚持了需要坚持的东西。四十岁前他练功有所成,又有武林前辈对他青眼有加。四十岁后他的人生突然从春天变成冬天,失去地位、财产、朋友和亲人,流落到香港,才发现“在我40岁之前,未曾见过什么高山,没想到人生最难翻越的,是生活。”

宫二小姐和叶问相反,生性执着决绝,“我这种人,唱戏能成名角,出家能成高僧,因为我会迷。”如果没有家门变故,她会嫁给一个完美的对象,做一个医生,把家传的武功当成陪嫁,过平安喜乐的生活。而她在现实中的命运,其实更符合她的天性。“该办的事,天打雷劈也得办。”

要祝贺章子怡终于有演技了。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的宫家女公子章子怡能演好不稀奇,惊艳的是宫二最后一次见叶问的时候。浓妆下的疲态,萧索而骄傲,颓废而透彻。像张爱玲笔下的女人。

张震演的“一线天”也是武林高手,抗战时期也曾为“领袖”出生入死。后来日本人都走了,昔日的“同志”却带了一班人来纠缠不清,说必须终生效忠领袖,只有死人才能离开。他就把那个白痴变成了死人,到香港去做了一个帅气的理发师。一身武功也不算浪费,因为那个时候天天都是来踢馆收保护费的人。

一个时代结束,昔日的武林已经不再。无论是像“一线天”这样自愿离开的,还是像宫二小姐那样无限眷恋的,都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正是在这市井当中,叶问明白武术大同,“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对的,站着,错的,倒下。”就是这么简单。他在这个武林消失之后,令咏春为大众所知,将中国武术推广到世界,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一代宗师。

过去的社会结构轰然倒塌,无数奥妙绝学烟消云散,最后被人们记住的,是这个相信大成若缺的平和男子,我觉得很合理。而他到了最后只是感叹,离开家的时候总以为有一天会回去,未想到竟成永诀。从此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事,回头无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