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绍兴游步道探幽④紫洪岭步道——竹海深深深几许 古道悠悠妃子庙

 私库皆书 2016-05-13

“绍兴林业”:http://lyj./art/2015/6/8/art_44366_772163.html


行走是一件比起结果更讲过程的事。绍兴30条“会稽山森林健身游步道”中,不只有让人爬到“气绝”的高山,比起秦望山、大雾尖“一览众山小”的绝景,这次我前往的紫洪岭步道,虽然也属于秦望山步道区,但更值得享受的是沿途的风景。 

  紫洪岭步道地处柯桥区兰亭镇紫洪山村、大庆村和越城区鉴湖镇秦望村。由妃子岭步道、王现古道、紫洪岭步道和部分乡村道路组成,步道总长约8.4公里。    

  这是一条体验感非常强的步道,沿途竹林密布,偶见山花,林间缭绕着轻薄的雾气,仿佛仙境。尤其少见人烟的王现古道上,那隐约可见的路面石头拼砌的纹路,被枯竹叶覆盖着,淙淙溪水和竹林涛声里,氤氲着悲凉的美感。而妃子岭上流传的农家女子成妃子的故事,让人生发怀古之幽思。    

  适合轻装上阵的紫洪岭步道,途经被列为“绍兴古村落”之一的紫洪山村,沿途错落的古台门、古桥及古树等交相辉映。古朴的屋檐下几个孩童打闹着跑过,垂藤的古桥连接着现代化的建筑,让人恍若置身时空交错的境地,陶然忘机。

  紫洪岭步道:王现-王现古道-妃子庙-紫洪山村-王现

  特色:为兰亭方向攀登妃子岭的便捷步道,古道保留较好,竹海碧涛,风景优美,紫洪山村的老台门保留完好。

 

  紫洪岭步道地处柯桥区兰亭镇紫洪山村、大庆村和越城区鉴湖镇秦望村。从主城区出发,车子开过兰亭,在路牌的指引下,从绍大线左转进入谢庆线,直入王现村,车子停在有“黄现站”字样的已经废弃的旧车站。

  沿着一条不起眼的村道,跟着一个扛着锄头的村民,我们踏上了王现古道。往山上望去,万亩翠竹绵延不绝,构成一幅浩如烟海、景色奇特的天然竹林美景。

  沿途竹林密布,偶见山花灿烂,高竹中人形渺小,隐约可见的路面石头拼砌的纹路,被厚厚的枯竹叶覆盖,踩上去,竹叶和鞋底细碎的摩擦声跟了一路,林间缭绕着轻薄的雾气,仿佛仙境。

  古道上少见人烟,满目青翠,没有长上坡,随着台阶上上下下,走走停停,并不太吃力。与别处写上姓名、被精心养护的竹林相比,走到竹林深处,沿途可见倾圮的高枝,有一种不加矫饰的原生态之感。

  而且不论再热的天气,走在竹林深处的古道里,一直仿佛置身于空调房,周身凉飕飕的,高耸的竹枝挡去了日光,几处竹叶茂盛,甚至路上也显得有些暗沉沉。

  怎么拍照都是走不尽的竹林,停下来在溪水边小憩时,忍不住录了一段急流和竹林涛声的和声,随时拿来重放,好像沁凉感扑面而来。眼里看不尽的风景,将它记录下来,在现代化的手机、相机的辅助下,随时能忆起这一刻的美好。

 

  竹林深深里落叶掩古道

 

  走到山岭的高处,周身景色还是忘不尽的竹林,一块路牌指向山中的妃子庙。

  说起这个妃子庙,也有一个故事一直流传在当地人口中。传说北宋末年,当时仍是康王的宋高宗赵构被金兵穷追猛攻,狼狈南逃至此,被一农家女子救下,遂封女子为妃。农妃死后葬于山岭上,此岭便名妃子岭。后人在山上建起妃子庙,如今尚存,香火颇盛。

  话说此前走过的日铸岭,也曾留下康王赵构逃难的足迹,虽经岁月变迁,但妃子庙也作为古越绍兴“南宋文化”的见证地之一,靠着村民的口耳相传,流传这样的传奇历史。

  从地图上看,妃子庙正是岔路口,可以选择从妃子岭步道下山,经大焦庙到十里筠溪景点;但我们还是选择走紫洪岭步道的环线步道,已经从王现古道到妃子庙,过妃子岭经高湾到紫洪山村,沿着村道到紫洪山村村口,再经里郑到紫洪岭步道,又翻过一座竹林密布的山岭,最后走村道回到王现村。

  从上午9点出发,开到王现村已经近10点,走到妃子庙只花了1个小时左右,和其他游步道以山路为主的强度相比,我们下了妃子岭后,绕到紫洪岭步道走了不少村路,翻过紫洪岭回到王现村已经下午2点,步行记录仪显示走了7.7公里。

 

  妃子岭上妃子庙留传说

  紫洪岭步道由妃子岭步道、王现古道、紫洪岭步道和部分乡村道路组成,实际走下来,相比步道、古道,为了绕环行步道回到原来停车的地方,也走了不少村路。

  山上赏竹林,村里看什么?原来,我们走过的紫洪山村由原紫洪、高湾、里郑、安山、下家坞5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被列为“绍兴古村落”之一。村里有古台门30余个,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至少有15个,有张小泉台门、张启发台门、四家头台门、白果树下台门、下章家台门……此外还有12处老房子及祠堂、庙宇、古树、古桥等古迹。

  随处可见古色古香的窗棂、檐角、台门,随便走进一处台门,即便内里已经改造,仍留着灰白的外墙,颇有历史感。台门里的屋主见人进去参观,也不阻拦,反而问我们从哪儿走来的,并热情地为我们指路。

  古台门错落的村庄中,我们还经过一座古桥,桥下垂着如帘子一般的绿藤,这一幕颇合水乡绍兴的名声。问了住在附近的村民,“不记得这座桥叫什么名字,但古桥确实是有很多年头了。”

  村口一棵树龄达千年的银杏树,几乎成了紫洪山村的标志物,见我们几个游客模样的在树边拍照合影,一个年轻人也跑了过来。她说自己已经住在城里,难得回趟老家,村口这棵树是从小就有的记忆,但从没有仔细看过,身边的风景总是最容易被忽略,看到我们参观时才好奇发现千年古树一直离家门口不远。

 

  村民纯朴家家扎竹扫帚

 

  进出王现村,让我这个城里人觉得稀奇的是,不少村民都在家门口劈嫩竹,把竹皮和竹肉分离,还把竹皮晾晒起来,这是在干啥?村民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扎扫帚的原材料。

  “取当年生的竹子,把竹皮和竹肉分离,竹皮晒干扎扫帚,竹肉有人收了去造纸。”一位姓金的村民告诉记者,分离下来的绿色竹皮,在太阳好的日子,晒两天就会变干泛白,就成了扎扫帚的原材料;天晴的时候再上山找些竹条、竹梢,这些都是毛竹上切下来的废料,山上到处都有;把细竹条整理成一把把整齐的竹把子,再用处理好的竹皮一绑,扎上一根竹梢,就是一把很不错的扫帚了。

  据了解,在王现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扎扫帚,这些看似普通的扫帚,也成了村民的“致富宝”。

  “早几年前,农户平均每年扎扫帚的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另一位姓陈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些扫帚主要贩到萧山、柯桥等地,因为竹丝柔韧、质量好、很耐用,每年这个时候都有老买主到村里来收扫帚。

  除了扎竹扫帚,在村民的屋前屋后随处可见各种果树、菜地,这家种了毛豆、茄子,那家的桃子红了、青瓜正绿。咬一口村里人新鲜摘下来的青瓜,满口鲜甜多汁,一扫印象中淡而无味的口感,也只有这里的山水才能种出这味道,纯朴的乡野生活让人暂时远离城里朝九晚五的快节奏压力。

    (干政 记于 2015年6月7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