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象上海 | 1970-1980年代流行服饰记忆

 昵称27494174 2016-05-13

“中山装”和“的确凉”


那时的中山装,虽非“国服”,但几乎是每位男士之必备。之所以名为“中山装”,当然和孙中山当年爱穿的服式有关。这与后来又曾流行一阵的两排钮“列宁装”是同样道理。中山装为四贴袋军装领,穿起来如果饱满贴身的话,的确庄重又大方。滑稽的是当年的国人,居然是从十八岁到八十岁,年不分长幼,体不分肥瘦,只要是男士,全都“清一色”的中山装。这对于不讲究服饰变换的人来说,倒也省心,无论是出门应酬还是出席高规格的会议,均可“以不变应万变”也。唯一可变化的是,也就是颜色和面料上的转换。记得那时,中山装的颜色主要是蓝与灰,如果细分的话可以分深藏青和黑藏青,灰色也分铁灰和淡烟灰等,面料则先是涤卡,后又有粗花呢、华达呢等,统称为“呢中”,其后发展到八十年代初,又有更好的面料叫哔叽呢 (现在说出来,很容易让人误听成“比基尼”了),故又将哔叽呢面料的中山装简称为“哔中”。




所谓“的确凉”,其实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非常流行的一种涤纶面料,其英文名可读为“德克隆”(decron),轻薄凉爽而挺括,尤适合于做衬衫。“的确凉”的出现,犹如是给沉闷的服装业吹来了一阵清风,很快就在沪上风靡开来。在之前,我们衬衣多是棉布的,由于那时的纺织工艺比较简单,所以棉布衬衣也制作得比较粗糙,且洗穿了多次后就皱巴巴的,非常影响美观。而这些缺点“的确凉”则全无,虽然它透气性差点,而且作为化纤类织品用来作贴身内衣的话,也不是最舒适和健康。不过那时候可管不了这么多,就凭它颜色鲜艳、布料挺括不用熨烫的优点还是赢得了众人的芳心。尤其是女士们爱穿的各式的确凉连衣裙、衬衫,从单一的白色开始,又出现了各种粉色、米色以及碎花、条纹、格子纹等,上海女人在的确凉衣衫的款式上总是翻新不断,花样迭出。光是一只领子,就有多种样式,如小方领、小圆领、尖角领、牙边领等等。大家都知道,领子几乎等于一件衬衫的“灵魂”部位,上海人格外讲究,尤其是秋冬季节,在庄严朴素的外套内,突然一只光鲜而挺括的“的确凉”衬衫领头,或红或黄,或素或花,从那半新不旧的绒线衫内翻出,霎然会给人有眼前一亮之感。若套用一句古诗来形容的话,恰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只领头露出来!” 




“假领头”和“翻行头”

说到上海人衬衫的领头,这使我不得不想起那个时代曾风靡一时的“假领头”来。在物资紧缺生活艰难的岁月,“假领头”的发明,不仅体现了上海人的聪明与狡黠,还顾及了上海人的钱袋与体面。 

大概是借用舞台戏剧中的术语,上海人也喜欢将身上的装束称为“行头”,衣服套数多自然也就容易“翻行头”了。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在商品经济社会里,“衣装”尤为重要,难怪一些世俗之眼,可能不识你这人,但却识得你身上的服装品牌,或者从你的服饰上,能大致揣度你的类别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上海人“行头”翻得最“结棍”的就要数一只衬衫领头了。为此有些外地朋友时常纳闷,老是见上海人的衬衫不断翻新,方圆变换,花花绿绿,不禁心生羡慕:“上海人真是又小开又小资啊!”殊不知上海人的衬衫,一天一个样,其实都只是一只“假领头”在变戏法也。所谓“假领头”,又称“节约领”,即利用一些的确凉的零头布料,制成一种只有衬衫领子而无大片衣袖的衣饰,既节约了大块面料费用,又节省了制作以及清洗之成本,而且穿在绒线衫或卫生衫 (过去一种针织的薄绒衫) 之内,露出一只漂亮挺括的领子,衬衫的功能与神采丝毫不减,可谓一举数得。 


  


记得那时为了保证“假领头”的挺括有型,上海人在制作时还土法上马,刚开始限于材料的缺乏,只是用废纸盒的马粪纸衬入,新穿时果然硬挺异常,但一经搓洗,领子立马皱软不堪也。后有人又施巧计,将那时常用的120废旧胶片按领子大小剪下衬入,制出的领子就既挺括又不怕水洗了。不过时间久了也有毛病,就是胶片的边缘是个快口,穿洗多次之后,往往会率先将领边磨破,若不察觉,甚至还会有刮伤颈项肌肤之虞,这是始料所未及的。至于布店里后来有专用的衬领售卖,那大概已是八十年代后期的事了。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小秘密 刘文正 - 白马偶像

 

尖头皮鞋小脚裤

相信生于六十年代以前的上海人都听过:“的笃板,敲起来,文化大革命搞起来。流氓阿飞揪出来,‘三包一尖’剪开来……”这一段文字非得用沪语念叨,加上竹板打起的节奏,才会朗朗上口。但何为“三包一尖”?现在的年轻人早已听不懂了。所谓“三包”,就是指那时的“包头”(头发略长,向后梳得油光乌亮)、包屁股 (紧身裤裹着臀部)、包裤脚 (裤管很窄的那种),“一尖”,即“尖头皮鞋”。 

“文革”初期,“风声”尤紧,凡身穿奇装异服,头发皮鞋锃亮的人,基本都要被视为“流氓阿飞”的。记得那时每遇“严打”期间,就称为“刮台风”,若有谁乱说乱动、不二不三,很有可能就会被“台风刮进去”(拘留)。平时马路上,也时常有三五成群的“造反队员”或“革命小将”手拿剪刀在巡逻,遇上女子烫发或男子略有长发者,他们走上前去不由分说,“咔嚓”就是一刀!至于一些小裤脚管,更是他们热衷查禁的对象。如有不顺眼者,一声“站住!”然后围上前来对你的服装进行检查,若发觉你的裤管属违禁的“小脚裤”,那么不客气,当场采取“革命行动”:用剪刀沿裤脚向上剪开直至大腿处,就像今天迎宾小姐的旗袍开叉一般。




至于尖头皮鞋,现在已经很普遍了,但那时却成了被扫之列。不仅鞋头尖的不能穿,还扩而广之,就连鞋头小方型 (俗称“小方头皮鞋”) 的也照样收到查禁。

不过,当年被视作“流氓阿飞”的,也实在有点“冤”,“革命”一旦泛化,肯定打击了一大批。那时所谓的“流氓阿飞”,其实有些只不过是热衷于时髦打扮的青年,用现在的语境即可称“时尚潮人”而已。或许有点另类,但绝对够不上“流氓”,至多也就是“阿飞”了。因为那时我们常常将比较时髦的人称为“飞”,如打扮得漂亮略过头一点,就可说“此人打扮得蛮‘飞’额。”在当时,“飞”可不是好字眼,尤其落到女孩子的身上,那就完了。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梅兰梅兰我爱你 刘文正 - 国语精选辑2-刘文正


懂经鞋与喇叭裤

以前香港人拍电影,若要表现时尚的都市题材,总要拿老上海说事。然而,一场“文革”浩劫,使我们的思想文化、言行穿着都遭受了极大的禁锢。曾有“远东第一都市”之美誉的上海,逐渐也就失却了优势,相反,港台城市则后来居上了。所以,当开放之风刚刚吹入之时,上海人在服装上反而向港台学起来了。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心里梦里 邓丽君 - 金曲典藏集 第二集


“文革”末期,“尖头皮鞋小脚裤”被禁之后,“喇叭裤”尚未风靡之前,有几种过渡的服饰似不可不说。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应该是一双“松紧布鞋”,当时,它有个时髦而诡异的称法叫“懂经鞋”。 

所谓“懂经”,曾是上海人的一句流行语,即“领市面,拎得清”之意。而“懂经鞋”其实就是于一般的松紧布鞋再加上几条“时尚元素”而已,其“元素”有三:第一必须是黑色平布面的松紧鞋 (灯芯绒或其他颜色鞋面都不算);第二,鞋面与鞋底的相接处要镶有一圈雪白的滚边;第三也是最最重要的,其鞋底必须是象牙白的塑料底。此三条“元素”缺一不成,千万不能忽视,否则就只能是一般的松紧鞋,而不能算是“懂经鞋”了。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宋祖英 - 百年留声 再现中国百年电影歌曲经典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我们的明天比蜜甜 关贵敏 - 中国电影百年歌曲精粹Vol.6(1970-80年代)


与“懂经鞋”同期流行的,当时还有一种叫“大翻领”的“卫生衫”,即薄绒的、领子为拉链翻领的运动衫,多为蓝靛色。因其领口较大,袒开后里面若是再衬以一件“海军衫” (蓝白条的圆领汗衫),那就更是时尚透顶了!


除了“懂经鞋”,其实还有一种鞋子,人们差不多已经遗忘,那就是男士穿的“磨光猪皮模压底皮鞋”,由于售价极为低廉,仅7.65元一双,故人们又简称为“765皮鞋”。我估计流行“765”时,大概是刚刚踏进八十年代,那时一般的皮鞋都要卖到二三十元一双,所以“765皮鞋”甫一上市,即以其超实惠的价格优势,迅速抢占了普罗市场。当时一批学生族、厂里的小青工等,都对765皮鞋情有独钟,几乎人人“765”。只是这种皮鞋其价低廉其寿也短,新穿半年还行,如是穿得稍旧一些,则鞋型走样,七翘八裂,卖相有点像“卓别林”,比较难堪。 


随着改革的开始,上海人的服饰,就这样经过了“文革”期的一番低迷盘整之后,终于又迎来了开放之初的“第一缕曙光”,那就是“喇叭裤”的闪亮登场。 

“喇叭裤”最早可能来自港台,那时,我们看到香港电影中一些男士身穿米色西装或是白色“喇叭裤”,再是“飞机头”,戴一副茶色的“蛤蟆眼镜”,哇,简直让人羡慕得一塌糊涂!难怪后来一经传入内陆,很快就大受青睐。我想,在经历了多年“小脚裤”的紧缩后,“喇叭裤”的出现,无疑成了年轻人压抑心理的一次大释放。 

于是,上海人纷纷效仿起港台腔了。“喇叭裤”就和几年前的“小脚裤”一样,再次成了时髦青年的服饰标志。虽然,十年“文革”已经结束,街上已不再有手舞剪刀的“革命小将”,但此时思想保守者并不在少数,譬如一些领导们对“喇叭裤”还是嗤之以鼻,尤其是校园里,绝对是禁穿的。然而,禁令虽有,但标准难定,究竟这裤管的尺寸为多少才算“喇叭裤”呢?香港人没规定。后好像几经讨论才最后敲定,凡裤管超出8寸以外,则可视为“喇叭裤”。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Brother Louie Modern Talking - You Can Win If You Want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阿里巴巴 陈彼得 - 陈彼得单曲集



(摘自《档案春秋》并收录于《读者参考》128期)


读参君的福利社


读参君送福利啦!现在开始,我们每周将根据留言的点赞数量和留言质量选出一位幸运粉丝,赠送最新一期的《读者参考》纸质书一本,届时我们将通知这位获奖读者,取得联系方式。欢迎大家参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