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几句
▽
不久前,书单君读到连岳写的一段话,觉得挺在理。他说,所谓的书香门第,得有两要件,一是硬件,家里得有书读;二是软件,家庭里有读书的习惯,如此方能传承,一个家族才能源源不断产生人才。读书很重要,养成阅读的习惯更重要,这应该是家长们的共识。但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却是门技术活。 现在硬件便宜了,甚至免费了,但书香门第依然是少数,就是因为软件——父母长辈都阅读的家庭,不多。陶行知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本期书单君邀请的分享人——一位五岁半孩子的妈妈,对此尤其认同。下面的这份“书单”,就是她用五年多的心血和陪伴写出来的。
儿子已经5岁半了。每晚回到家,做完该做的事情,他就独自坐到自己的小书桌前,打开他视如珍宝的一本本绘本,安静地翻看着。这是这个读大班的小男孩一天里难得的静谧时光。我常怀着感恩的心情在一旁偷看,惊讶欣喜于这个小家伙的专注力和记忆力。老实说,我并不太清楚他已经能认识多少汉字了,我也搞不懂他究竟是从哪里学到这些字的,但我清楚地意识到,阅读给这个小家伙的人生旅行开了个好头,他在一本一本的书里看到了精彩纷呈的世界。
回想起来,儿子的阅读习惯开始于五六个月的时候。那时的阅读对象当然不是一本本的书,准确来说只是一些卡片和挂图,各种动物、蔬菜、交通工具、日常用品等等。我抱着他,逐个读出那些语词,并把生活中的实物指给他看。

七八个月时,他便可以用自己胖胖的小手熟练地指认我提问的物品;家里的挂图、卡片书翻烂了好多本,小家伙似乎永远不会厌倦,通过指认和纠正发音,他享受着和妈妈用语言交流的乐趣,获得成就感。
儿歌和唐诗的韵律让刚开始学习语言的小家伙兴奋不已,但我不会把儿歌唐诗背下来再教给他,我仍然要求他和我一起对着小书读。一开始他的注意力在韵律和图画上,熟悉以后,我开始逐个指认文字,并没有要求他记住,只是一边读一边手指跟着字走。应该就是从那时开始,他对文字符号产生了兴趣,生活中看到儿歌本上出现的字,他会像见到老朋友一样兴奋。惊喜时不时就跳到眼前来:“那个***儿歌里不是有吗?你不记得了吗,小笨妈妈?”
同时期受到欢迎的有一套绘本叫《幼幼成长图画书 永远的朋友》,一共六册。每一册都是一个非常非常简单的小故事,每页上只有几个字、一句话。

有时候,儿子甚至要求我连续讲上十来遍也不厌烦。到后期,他自己也会讲,再到后期,他都能背下来了。类似这样的简单绘本还有《14只老鼠全集》、《可爱的鼠小弟》。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逮着一本书或者一套书让你讲上百十来遍,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厌烦就拒绝他。每一遍都要绘声绘色地讲,把自己也当成他一样的毛孩子,体会和他一样的阅读乐趣,这对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是非常关键的。有时候也可以故意打乱故事的顺序或者故意读错字,当他发现自己可以当小老师纠正你时,就更有阅读的成就感了。如果孩子对阅读兴趣不是很大,翻翻书倒是可以帮上忙。这样的书我并没有买过,但儿子在幼儿园里借阅回来看过。作者会精心设计一些可以翻开的小窗口,给孩子更多的阅读乐趣。幼儿园里深受小朋友们欢迎的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噼里啪啦系列》。

但个人觉得,翻翻书也有坏处,一些孩子会一味追求翻开那些小纸片的乐趣,而无法静下心来体会阅读,这样也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阅读习惯。一开始作为兴趣引导是可以的,但也要留心把孩子的注意力往书的内容而不是形式上引导。
两岁半以后,孩子们一般都会进入幼儿园。社会阅历的增加,加上幼儿园教育的适当引导,会让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成倍增强。这段时期,是各种精彩的绘本故事和科普阅读普遍受到欢迎的时期。
首先介绍两套经典绘本:接力出版社的《巴巴爸爸》系列和《鼹鼠的故事》系列。


《巴巴爸爸》系列故事更为简单,《鼹鼠的故事》故事情节会更长一些,这个要具体看孩子的接受程度。之所以放在一起,一来都是80后父母的儿时经典记忆,二来同样有天马行空的故事情节,连大人读起来都饶有兴致。
接下来是两套神奇的魔怪故事:接力出版社的《蓝精灵图画故事书》和21世纪出版社的《不一样的卡梅拉》。都是有关魔法啦,和怪物战斗啦,一家人相亲相爱啦,有爱又有勇气,小男孩尤其会喜欢。


当然还有大家都推崇的《青蛙弗洛格成长故事》,讲一只有爱的小青蛙和他的朋友野兔、小猪和小鸭的故事。

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习如何与朋友相处、如果面对困难、如何看待别人等等,是一套不错的情绪管理和性格养成图书。这套书有很多版本,我买的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精装书虽然高大上,但不如简装的让宝贝拿着轻松舒服。还有一套好书我发现网上少有提及,21世纪出版社的《金奖儿童文学绘本》。这是我少有推荐的一套国内的绘本故事,都是近年国内儿童文学家们的佳作,故事情节非常轻松简单,生动富有想象力,孩子非常喜欢。
如果宝宝喜欢车,还有《巴布工程师》和《托马斯和朋友》两个系列。


科普读物就更精彩了,我们首选了接力出版社的《第一次发现》丛书,这套书有非常多本,分为透视眼、放大镜和手电筒三个系列,是儿子看的时间最久、最舍不得放下的一套书。儿子小脑瓜里让班上的小朋友为之崇拜的好多小知识都是从这套书里学到的。

其次是新蕾出版社的《小牛顿爱探索科普绘本》。老实说买这套书原本是误打误撞。朋友当时给我推荐贵州教育出版社的《小小牛顿幼儿馆》和《小牛顿科学馆》,我光记了个“小牛顿”就买了。
新蕾出版社的那套也非常不错,特色在于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简单的科学常识,孩子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避免了一般科普书的乏味感。 当然,至于贵州教育出版社的那两套,自然是网上一直大受好评的幼儿科普书了,惭愧的是,到现在我还没有下单给儿子买回来,因为我们家真的已经图书泛滥了。

 也有不少幼儿园的书单里有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法布尔昆虫记》,这套我买了,但个人感觉对两三岁的宝宝来说还是太难了,五六岁的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可以看一看,最适合的还是小学的小朋友。
此外还有些单独的绘本,像《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暖暖心绘本系列……都是非常经典又暖心的故事。
最后 我要强调一些废话 如果家长自己都没有阅读的习惯,没有耐心每天抽出哪怕半个小时来陪孩子读一本书,不肯放下家长的架子和孩子抱着书尖声怪气地模仿各种小角色,那就别指望你的孩子会爱上阅读。 千万不要举着认字卡片让孩子“记住”以后再去自己读书,那样的字在孩子眼中只是符号,没有办法变成有意义的语词,更没有办法“活学活用”到阅读中去。 另外,推荐一本家长该读的育儿书: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没有为什么,读过就知道了。


你还可以和孩子分享这两个故事 (点击下图,立即查看)


父母不读书,给孩子买再多书也没用,在公号首页回复“孩子”,查看《小孩长成什么样,往往取决于爸爸的书架上有些什么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