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阅读教学的问题(陈凤婷)

 江山携手 2016-05-13

关于阅读教学的问题

松山湖实验小学 陈凤婷

 

当今,关于语文的阅读教学问题逐渐增多,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认为阅读教学的最大问题是没有阅读。没有数量,更没有质量!

请看一看当下小学语文教材,除了几十首古诗以外,还有多少课文是对传统文化的吸纳与传承?我们不妨看看过去的学者是语文课是学什么的?梁实秋先生在《岂有文章惊海内》中说:“我在学校上国文课,老师要我们读古文,大部分选自《古文观止》、《古文释义》,讲解之后要我们背诵默写,这教学法好像很笨,但无形中使我们认识了中文文法的要义,体会摅词练句的奥妙。”过去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难道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没有启示吗? 我们真的要把几千年来语文教育的精华彻底抛弃吗?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一句话,“教什么, 决定了一堂课的灵魂;怎么教, 决定了一堂课的品质。”就是说教材决定了语文的灵魂,教法决定了语文的品质。那么,我们该怎么去改革当今的阅读教学呢?八个字足已——记诵经典,海量阅读!

一、记诵经典

什么是经典?《现化汉语词典》上说:“经典,就是历史留传下来的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的著作。” 那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声律启蒙》、《增广贤文》就是国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们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的依据,它也是几千年来,我们民族屡遭灾难而始终发展的强大纽带。从小诵读国学经典意义重大,不仅在于传承延续民族文化,还能“蒙心养正圣功也”,变化人的气质。陈琴老师的“素读”实验,让孩子从小“素读”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童年期播下什么种子太重要了! 

首先,经典中的经典则是诗歌经典。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中国教育的核心是诗教。孔子对儿子孔鲤的教育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在中国民间,孩子咿呀学语,首先背诵的是琅琅上口的五言绝句。小学诗歌的筛选应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以现代诗歌为辅。通过诗教涵养我们的民族气质,培养有高贵气质的一代新人。其次,儿童文学经典。如果说国学经典、诗歌经典更多的是面向历史的话,那儿童文学经典就是面向现代,面向儿童。因为儿童文学是专门写给儿童阅读的文学,它充满想象力、童趣和童心。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作家、诗人、哲学家,因此儿童文学是小学文学教育重要的基石。教师要给学生精选名家名篇,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前提下鼓励自由阅读、共享阅读。

小学时期是人记忆力的黄金时期,根据这一规律,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重点不应该放在分析、理解,应以记忆、积累为主。重诵读、重记忆、重积累应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法则。朱自清先生也多次在文章中谈到背诵的重要性:“中国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不但能领略声调的好处,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诗是精粹的语言,有它独特的表现方式。学习这些方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综合,背诵便是这种综合的方法。”

二、海量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数课文都比较长, 除了略读课文要一节课完成,大部分课文一般需要两节课乃至更多的时间完成。教师在阅读教学上往往求多、求全、求完整, 想把课文所有的内容都学完,结果语言文字训练不落实,如蜻蜓点水,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但是,韩兴娥老师两周教完一本教科书,一节课可以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挤出时间带领学生“课内海量阅读”,它重诵读、重背诵的做法给人许多有益的启示。

按照韩老师的模式,我在备《西门豹》一课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尝试。我最初预设用一课时教学本课外,同时教学淳于髡、优旃、优孟的故事,他们都是同样出自《史记·滑稽列传》。这样的容量就等于一节课教4篇课文,能行吗?在反复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本来要用两节课80分钟完成的阅读教学任务,现在压缩在10分钟完成,学生能接受吗?以前学生一顿吃一个面包,现在一顿却塞给他们四个面包,不撑死也难以消化。最后,只能退让从一课时讲两篇故事开始。但是,二次备课的过程中,我又发现自己走回原来的旧路,不断深挖文章内容,什么都觉得是重点,哪一部分的内容都不愿意摒弃。最后,情不得已下挑选了两个重点中的重点问题。当这节课上完之后,我发现我的很多忧虑是多余的。只是两个故事,学生读一遍已经基本掌握,只要稍作引导,阅读教学的效果则水到渠成。经过这一次备课,让我思考了关于海量阅读教学的几点问题:

1.时间如何分配? 

压缩教材教学时间,韩老师两周教完一本书,我们则不可能一下子转变过来。切合实际情况,我们能否先用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教完一本书,再挤出一半时间来教国学、诗歌、儿童文学。学生需要过渡期,等他们“胃口”渐渐撑大了,我们再不断地“喂养”更多的阅读量,最终达到鲸吞海量的阅读效果。

2.现有教材怎么教? 

现有教材基本上是由一篇篇白话文组成,学生阅读理解不是主要问题。因为白话文已写得很白、很直露了,没有多少可以值得反复咀嚼品味的了。一般可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提一两个关键问题理解课文,接着重点放在背诵其中的精彩成语、句子或片段,大可不必在理解课文上花太多时间。

3.课内、课外阅读怎么处理?

课内教的东西要适当难一点,要有智力挑战,要对学生有智力吸引力,课堂内要有紧张的智力生活。国学、诗歌经典大多放在课内教学。课外阅读的内容可有趣、丰富一点,简单一点。比如儿童文学读物,就特别适合学生课外阅读、家庭阅读。这样课内外有机结合,生阅读量就会有极大提高。

4.语文作业做什么?

语文水平、语文素养不是做作业做出来的,而是在大量阅读、背诵、积累、运用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因此,语文作业应以“读、背、写”为主,其中“写”就是写日记、随笔、读书笔记,而不是写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自然而然,学生在读、写、背的过程中语文素养便提高了。

2011年6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