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务空降,你准备好了吗?

 美丽何仙姑 2016-05-13

【财税e讲堂】2016年200余节课程,收费仅1980元!


随着职业双向选择的普遍化,人才流动已经成为常态,用人单位招录人员不再奢望“一招永逸”,求职人员找工作亦不再抱着“一职定终身”的心态,所以就有了“跳槽”一说。当前,在行政事业单位“端着铁饭碗”的公职人员,也频频传出离职下海的传闻,作为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人员,亦不例外,换工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空降,一般定义为用人单位从外部招聘录用高级管理人才,而今天大鹏和大家讨论的财务空降,则是指已有多年财务会计工作经验的财务人员(不局限于财务高管),离开原本熟悉的单位,跳槽到陌生的公司工作。本期大鹏和大家聊聊财务空降那些事。

财务空降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对于“空降兵”财务人员而言,不论是普通会计还是财务总监,从一个原本自己非常熟悉的单位,跳槽转入一个未知的陌生公司,即使是同一行业或领域,也会有诸多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人员不熟悉,哪怕空降的财务人员在原来的单位已工作数年,但到了新的公司,你就是一名“新人”,从认识财务部门内部人员到整个公司的其他人员,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要达到熟悉的程度,则需要更多的时间。


2、业务不熟悉,行有行规,每个行业和领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即使是同一行业和领域的公司,因为公司情况各异,其会计核算和财务管控模式也是各不相同的。


3、容易“站错队”,因为经营管理思路不同,每个公司或多或少都存在派别之争,空降财务新人不熟悉公司情况,极易成为派别之争的“牺牲品”,因为“站错队”而工作不到数月就会“走人”。


其次,对于招录“空降兵”的公司来说,即使通过“猎头”或中介对所招的财务人员有一定的了解,但空降财务与公司管理风格或企业文化认同也存在一些差异。


1、人力成本激增,一般来说,公司都会花较大价钱招录所需人才,暂不论是否“才有所值”,但付出的成本肯定会增加不少,如果遇到要价偏高的空降兵,人力成本增加好多倍也是不可避免的。


2、人才“言过其实”,因为花了大价钱,公司对所招录人才的期望就会很高,以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结果发现实际上招录的人才并非所述那样牛,在日常工作中也未显露出高人一等的技能,HR部门就有一种上当受骗,花了冤枉钱的感觉。


3、产生“蝴蝶效应”,如果引进的人员水平高,树立了好的榜样,可以带动其他员工共同进步,反之,则会给公司带来灾难,当空降的人才表现出来的职业水准还不及公司原有员工,但其薪酬待遇却比公司员工高许多的时候,就很可能引发优秀员工集体炒公司的鱿鱼。


其实,就大鹏看来,以上罗列的仅是财务人员和用人单位因财务空降引发的主要问题,其实还存在其它诸多问题。比如,大鹏招录财务人员时,也不太喜欢那种跳槽特别频繁的,哪怕他有很高的业务水平很强的专业技能,但密集的换工作经历,还是表明这个“空降兵”在其它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换一两个工作单位的原因可能是用人单位有问题,但短时间内频繁更换五六个工作单位,那么就肯定不仅仅是用人单位的问题了。


解决财务空降问题的相关建议


作为公司重要职能部门之一的财务部门,因其职能的敏感性和特殊性,其人员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公司的财务人员像市场或销售部门人员一样频繁更换,那就得引起重视了,特别是一些大型或上市公司,如果财务负责人变动频率很高,会引起外界或公众对公司财务状况的质疑,即便公司没有任何财务问题。那么,如何破解财务空降难题,大鹏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首先,对于准备空降的财务人员而言,要做好几方面的“准备”工作再做决定。


1、要想清楚空降的理由,打算跳槽,真的是因为原来的单位已经无法呆下去了,还是因为自己一时情绪失控所致?如果空降到新的单位,遇到和原单位一样的问题,你是否已经想好了解决之策,如果还没有,那不妨再想一想,等考虑清楚之后再行动。


2、要预见到空降的后果,空降到新的单位,将面临人员不熟悉、业务不熟悉和关系很复杂等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在新单位工作的开展效果,如果决策不当,将导致“习惯性跳槽”,短期内频繁变动工作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不利。


3、要平衡好空降的得失,空降,一方面意味着可能在新的公司获得更好的薪酬待遇,更好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放弃现有公司可能的升迁机会和熟悉的环境,一切清零重新开始,孰轻孰重,孰得孰失,需自行取舍。


其次,对于准备招录空降财务的用人单位来说,也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一是考虑清楚招录的并非中意的人才,需要重新招录的风险。有可能招录的财务人才的实际表现与期望相差太大,并不符合单位用人要求,用人单位需要再次招人,因为财务岗位比较敏感,需要做好应对舆论的准备。二是扪心自问,对于空降财务,是否做好了相关准备?是真的为了提升财务管控水平,而给予鼎力支持和大力相助,还是为了招个“花瓶”作为摆设,仅是为了让外界看到公司引进了人才而已?如果是后者,需做好空降财务随时离职的准备。


总之,财务空降,对于财务人员和用人单位来说,存在诸多利好但也可能蕴藏相关风险,互相先前不认识,彼此不熟悉,要想顺利合作,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磨合,如果配合默契,就有可能出现一个双赢局面,反之,则会令双方不欢而散,分道扬镳,给彼此造成空降的痛点。大鹏在此提醒财务人员和用人单位,空降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作者:大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