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到河东走一回

 ncxn1949 2016-05-14

南城旧城改造后,河东的中北部的面貌完全变样了,南部靠干港这边还保留了老样子,幸好还没有彻底拆除,于是几个摄友相约,到河东去转了一圈。

河东街

跨过太平桥,映入眼帘便是河东街上的这种骑楼建筑。可以想象,古时候这种晴天可以遮阳,雨天能够避雨的临街建筑设计,人性化的考虑是多么周到。廊下高高的木板店门,也让人联想到那时的店伙计,力气小了是干不了开店打烊上下门板这活计的。不知这种真实的历史遗留还能够存在多久。


跃进路

走到河东街的丁字路口,右转便是通向干港桥的跃进路,这里曾经是县城去到天井源、上唐的交通要道,如今盱江上桥梁众多,人们可以选择的道路很多,这条路基本成了河东岛内的道路了。早年,这条路上有粮店,还有南城的制药厂,现在只有河东的菜市场仍在桥头。


河东街口

从丁字路口继续向前,是通向三八路的一段街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二中鼎盛时期,二中的学子加上东方红小学的学生,这条路是热闹非凡的。这边有工商银行储蓄所,有早餐店理发店豆腐坊小商店,那个年代,菜市场又偏是设在这条街上,可以想见有多拥挤不堪了。


人民巷

人民巷,承载了多少曾经就读于二中学子的记忆,如今,人非物也不是了。穿出这段路,就再也找不到过去的样子,只能让记忆永远封存起来,不要试图用现实去印证记忆,否则只会徒增伤感了。


河东街

这只慵懒的花猫不知在这里生活了几年,它见到过河东的繁华吗?这些摇摇欲坠的阁楼,又还能够让它在这里生活几年呢?历史的车轮总是要滚滚向前的,旧的景象不断被消灭,新的景象逐渐变得习以为常了。或许,花猫也和现在的孩子们一样,没有对过去的留恋,只有对未来的向往吧!



三八路

走进三八路,我们继续去寻找曾经的辉煌。这条窄窄的巷子,曾经也是一条名巷了。如今,巷子还在,繁华却早已褪去,回归的安宁与祥和,不正是现代人要找寻的慢节奏生活吗?生活在这条巷子的孩童,不必担心车辆的碰撞,不用害怕尾气的侵扰,他们可以放心地围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扮小夫妻过家家,可以捉迷藏,可以跳房子,只等大人一声招呼,“回家吃饭”,便各自散去了。



梅氏宅第

三八路的辉煌历史,曾经因为梅氏的入驻而盛名。这是河东的大户人家,现在去访问住户,也只能说出个片言只语。南城历史上的梅氏,有名气的分为东湖梅和西湖梅两支,而居住于河东的东湖梅,曾经出了一位大人物,他就是清代的梅之珩,无从了解到这座大夫第与他家族的关系。而南城的对联大师杨建凡老先生指引我去找到了另一座宅第,或许与梅之珩更有联系。




宫詹第

这座位于干港河边的宅子,门眉上的三个字是“宫詹第”,河东的老住户们或许知道有这么个地方,但我想多数人是不知道南城方言中对应的是哪三个字。梅之珩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及第后,曾升任主管东宫内外庶务、皇后太子事的詹事府少詹事。不知这一支梅氏的后裔,是否拜谒过此宅,如今它归黄氏所有。但我知道,梅之珩的后裔一直以曾经有过这么一个祖上而感到自豪。我印象中知道梅之珩,是看过县志里有他描述盱江十景的诗词。我耿耿于怀的那座“大富山”,至今尚未登临。



梅氏宅第

当年的风貌随岁月流逝而变迁,书写春联依然用的是红纸,然而张贴的门庭却变成了混凝土加钢筋。由于年代久远,宅第内破旧不堪,最里层已经被拆建为新屋,好在大门还在,否则河东最大的宅第今天也无缘相见。



河东的巷子

青砖灰瓦石板路,明清时期的河东,与别处并无二致,而现如今在县城的范围内能保存多久,却是让人无法料定。一方面,我们要让百姓住上好房子,一方面我们又想留住些历史的足迹。这样一种平衡的关系,换了谁都是很难拿捏的。但我们总要留下点什么,那些仿古的东西,永远都只能形似而神离,因为它缺少了厚重的历史根基。



河东古建上的木雕

这些精美的木雕,在仿古建筑中是很难见到的。就算有,离开了木制建筑结构的氛围,离开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山寨出来的东西,怎么也无法注入当时的精神。古人总是在建筑物的装饰上寄托了许多愿望,其实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种文明的指引,是对后代教育的活教材。那个时候的孩子,随时可以通过大人对些雕刻的讲述,而受到教育。我忽然觉得,这些东西,有点类似于西藏的转经筒。



竹编饭篮

现在的孩子们是不知这是何物的,他们无法想象,在电饭锅之外,还有这样的东西是用来装剩饭并吊于房梁防馊的。工业的进步,使工业制品离天然植物越来越远,石油中提取的塑料,可做成人们想要的任何用具。现在的孩童,更是无法想象,曾经在太平桥西头的夹城下,有一条竹器加工街。历史仿佛突然就远去了,现在说起这些,孩子们的感觉,大概与我们看古人写南城盱江繁荣时的“一带盱江歌舞歇,行人虚说小南京”一样吧。



梅氏宅第内景

河东,这块由盱江与黎滩河经千万年流淌共同塑造的土地,因干港的开凿而成为岛屿,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落寞,正应了人们常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俗语。这里会不会真的成为人们愿望的那样,变成南城的“浦东”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