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影
要谈一个问题,就要先给这个问题下个定义。今天我要谈的问题是诗或者说是诗歌。那么,我就根据自己对诗或者说是诗歌的观点给诗或诗歌下一个定义。
诗歌的定义:
我认为,诗或称诗歌,就是一种以韵文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学体裁。这里面,有几层含义。
第一,诗歌,必须是“韵文”,而不能是“散文”。不押韵的文字语言群体不是诗。
文体,按照是否押韵分为“韵文”和“散文”,押韵的为“韵文”,不押韵的为“散文”。这里的“散文”是广义的。包括现在的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小说、议论文等等等等。“散文”不是诗,不论你是连在一起写,还是分行写。有人以为,分行书写就是诗歌。但是,诗歌即使连在一起书写不分行也是诗歌。这跟是否分行书写毫无关系,因为诵读的时候是不可能分行的。
第二,诗歌,必须是以韵文为主,如果押韵的部分不占主要地位,那也不是诗歌。例如汉赋,就不是诗歌,那是带有韵文的散文。
下面我简单的说说什么是韵文。这里说的韵文是广义上的韵文,所有带韵脚的文章都是韵文。韵文包括:韵体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也叫自由诗),现代(歌)词等。
第三,诗歌,必须是一种文学体裁,而不能是官文或者公文。
必须指出,习惯上“狭义的诗”仅指“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广义的“诗”还包括“词”和“元散曲”。
而“诗歌”的概念,是与“广义的诗”的概念相同的。本文中使用的“诗”的概念,实际上是“广义的诗”的概念。为了避免对于“词”和“元散曲”是否是“诗”这一毫无意义的争论,这里使用了“诗歌”这一比较准确的概念。
韵是诗的重要元素。有道是诗如歌、歌如诗,诗歌诗歌,诗可歌。有此可见,诗不但讲究压韵,还应该讲究音节。那些完全不压韵的诗我无意去批评。应该说,完全不压韵的只是分行书写的散文。这里说的诗包括所有的诗,即古诗和现代诗。古诗讲究严格格律压韵,现代诗由作者本人根据需要而定,采用宽韵,根据需要而定并不是说可以不需要压韵,而是用韵比较宽,两三句或三五句压韵都可以。如果是几个小段落组成的现代诗,也可以采用前段最后句和后段最后句互相压韵。其实,压韵并不很难,一篇几百上千甚至几千字的韵文都可以做到用窄韵完成,诗就更应该做到诗必有韵。
翻开1988年以前的诗作品,几乎是有韵的。1989年后出现了一些完全不带韵的所谓诗歌,其作者还振振有辞说“我这是已经发表过的作品”来说明诗歌可以不要韵。这样的说法没有任何依据能说明诗歌可以不要韵,只是以此为自己辩解罢了。文学是严谨的,当从严做起。一件衣服破了个洞还是衣服,是一件破了个洞的破衣服,难看点依然可以穿。如果一件少了领子和袖子,就不应该叫衣服了,而是叫背心或马甲。
诗歌自有诗歌的语言,如果把散文语言和诗歌语言同等,那么,就不需要再取个名称叫“诗”了,正因为他们之间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才分开称呼。诗是最最古老的文学形式,虽经历几千年之久,诗的语言和诗的内核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可见诗的生命力是多么的顽强。另一方面,诗因为美,而被大众广泛喜爱,尽管时世变迁,诗的美丽依然照耀着我们每一个时代。人类在使用文字作为语言交流的同时几乎就有了诗这一文化传播形式。中国最早的文体是以每句七个字或五个字完成的,他们前后句互相压韵,那就是诗,我们的祖先通过这样的文学形式,因其朗朗上口,易记,而被口语广泛传播,他们的思想内容包括人们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本文所有论述仅属个人观点,不代表学术,更无意就诗的不同观点问题与人争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