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sumingyao 2016-05-14
20世纪50年代初,江阴老县城还城墙高耸,城内河道纵横,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别是城内有一条贯穿东西南北的通江河道,时称城河,因直通长江,也称黄田河。黄田河从定波闸灌入城内,经过仓湾折道向东,经过虹桥、坊桥、安利桥、花桥后,水分两支,一支向东过堰桥、章桥出东水关,另一支向南经过周桥、市桥、杜康桥出南水关。这折道向南出南水关的河道,很多市民称它为青果河。青果河两侧各有两条平行的街巷,西侧为南锁巷和北锁巷,东侧为青果巷和小毗巷。旧时,西侧街巷比东侧街巷宽多了,南锁巷、北锁巷向南可达南城门朝宗门,而平行而列的青果河则向南直达南水关出城而去。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X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从明代起,江阴设置了一个贡子鲚鱼咸晒所的机构,咸晒所旁的小巷即称为所巷,因为所巷南北长有500米,南侧称为南所巷,北侧称为
北所巷。咸晒所即位于南所巷中段西侧,即江阴机械厂旧厂房区。南北所乡为何为改称为南锁巷、北锁巷?原来,在所巷北面巷口头曾有一口公用的古井,古井圈口固有铁链铁锁,所以后来所巷改称为锁巷。如今,南锁巷基本消失,只留下附近的几处旧宅和一片废墟场,北锁巷也已经不见当年景象。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源于青果路、青果巷。嘉靖《江阴县志·提封记第二上·街巷》中所载:“大巷:圣母桥东至烈女庙。小巷三,真武右巷、廻塘堰巷、青果巷。”可见,青果路的前生叫青果巷,明清两代,青果巷只是大巷中的一条岔街而已,南北走向。青果巷的名字来源于果品。相传朱元璋攻克南京时,远候吴良(后封为江阴候)镇守,其婿陈清曾代其岳父执掌兵符,为明朝开国功臣,封为合浦候。合浦候府就位于青果巷东,为来昭坊。当时朱元璋俸禄不丰,即以水果专卖权赐予陈候。这样,陈清的水果生意就做大了,陈氏水果行成交活跃,由于市河直贯南北,当时船舶云集,这一带全年水果飘香,成了江阴千果之巷。合浦候陈清死后,陈家后代未能继承爵位,但青果巷一带往北的大巷、大毗巷基本成了地方士绅和富裕人家住宅,称之为“青肚皮“。陈清成了江阴城内的陈氏始迁的先祖,后来的明清时期,陈、沙、章、祝即为四大望族。民国时期,青果巷内某户建造房屋,在泥土中挖掘到合浦候府的旧物旗杆。
当时,小毗巷和青果巷一样,同为大巷的一条支巷,两条小巷连为一体,与大巷交叉,小毗巷向北可达回塘堰巷,过堰桥向北接高巷。上世纪50年代初,因城市建设需要,小毗巷和青果巷两侧拓宽,1977年,又将内城河青果巷段填没,将巷南延一倍之许,统一更名为青果路,成为了江阴城内一条重要干道。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旧时,市河青果河上有四座石板曲拱古桥,自南向北分别为杜康桥、中市桥、市桥和周桥。杜康桥又名杜桥,宋志记载为旧广明桥南,水关内,即位于南城门墙下,东出为杜康巷,该桥清道光七年重修。《嘉靖江阴县志》记载:“杜桥,南水关北,宋建。桥东旧有杜康宅,故名。”此桥因古代酒圣杜康曾在这里定居而命名。据宋志,承天寺西有杜桥,或云寺即其宅。
杜康是今河南汝阳县人,即少康,字仲宁,夏朝第五代国王。传为我国酿酒发明者。所酿之酒名杜康酒,后世称佳酿为杜康。魏武帝曹操《短歌行》:“慨以当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说文解字·巾部》中说:“古有少康初作箕帚、怵酒。少康,杜康也。”
那么杜康怎么会来到江阴的呢?话说杜康在老家发明酿酒术后,声名远扬,天上八仙闻讯常来到杜康家要酒喝,经常白吃白喝,成了杜康沉重的负担。杜康为了躲开八仙,便走出河南,先赶赴陕西,然后又来到江南。
而此时江阴人也擅长酿酒,江阴素有“酒行天下”之说,再者杜康行至杜桥下,见桥小巧玲珑,形如酒壶,桥下水流清冽,又如醴酒一般,于是他就安心在杜桥下安家酿酒。但想不到八仙竟然追到了江阴,面对八仙,杜康只好酒菜招待他们,但在忙碌焦急过程中不慎把饭烧焦,杜康就将错就错,把烧焦的锅巴放在酒里,想让八仙喝出苦味后不再来讨酒。熟知,八仙竟然连赞好酒。之后,由此杜康经过改良,竟然研究出了黑酒。杜康死后,安葬于江阴。
为杜康建造祠堂,现今有文字可查的是明代隆庆年间,江阴人为了纪念他,建造了杜康祠,人们把这种酒改叫黑杜酒。明清两代,有很多文人墨客来此凭吊酒圣,并留下了不少诗文。官至给事中的江阴人季科曾为杜康祠撰文《募疏》曰:“今杜氏之遗桥尚在,而刘伶之故巷犹存。阅年久而日深,为风侵而雨剥。兹欲树丰碑之七尺,翦棘诛茅,建祠屋之三楹。崇基迭石,俾千载相传为胜事,赖一时共济以落成。”季蓉写了《杜仲宁墓》,明末,徐霞客的好友陈函辉有《杜康桥》的诗,曹玘写了《杜康墓》。
其实,当时杜康墓旁非常荒凉,杜康墓为高高隆起,四周围着围着一个大池子,称为杜康池,池水清涟,大旱不涸,池塘四周绿树成荫。后来,池旁建了工厂,建了住房,1985年有人在墓墩上甚至挖到了古碑。这块碑就是明万历庚寅年(1590)吴郡书法家周天球书、邑人郁文周立的“古酒圣杜仲宁墓”青石石碑,后来挖到墓碑的农民经过动员运到了江阴第三招待所,之后,“三招“院内,开挖了一个池子,建了一座亭子,在原碑的背面”古酒圣碑亭记“。现在的杜康桥已经拆除消失,杜康墓、杜康池、杜康亭乃和墓碑一样都移到了一起。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杜康桥东为杜巷,而桥西则为刘伶巷。刘伶巷,自然要提及刘伶。刘伶,西晋沛国(今安徽宿县西北)人,字伯伦,魏末担任建威参军,崇奉老庄之学,倡导摒弃名教,复返自然,与同时代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共称“竹林七贤”。刘伶自比“大人先生”,目空一切,把天地作一朝,万朝为须臾,他纵酒放诞,蔑视礼法,常常乘坐鹿车,携带一壶酒,让侍从带铁耙跟随在后。刘伶与杜康结为莫逆之交。江阴作家胡山源编的《古今酒事》一书录入了刘伶嗜酒的记载,说刘伶放情肆志,沉默少言,不乱交游,有一次,刘伶高兴喝了杜康的黑杜酒,刘伶妻在旁劝说,你喝酒太多,对身体无益,还是戒了吧。刘伶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妇儿之言,慎不可听。”照样开怀畅饮,直至醉倒归家,但刘伶三天都没醒来,家人以为死了便把他葬了。谁知,三年后,杜康来到刘伶家讨要酒钱,刘伶家人非常生气,“人都喝酒喝死了三年,亏你还来要酒钱?”杜康说:“我的酒要么不醉,要么醉三年,今天应该是刘伶兄弟醒来的时候了。”刘伶家人大喜,奔向墓地扒开坟头,酒香扑来,打开棺材,刘伶面色红润,伸着懒腰大声说道:“好酒啊好酒。”从此,便有了“杜康做酒刘伶饮,不醉三年不要钱”的谚语。
刘伶死后将墓安葬在附近,而其定居的那条小巷即为刘伶巷。刘伶巷东至南锁巷杜康桥,西至剪金街,建于明代前,有明人曾棨《过刘伶巷》诗文作证:“旧宅无人住,荒墟有路岐。一生浑是醉,万古复何悲。白发衔杯处,青山荷锸时。最怜独醒者,高冢亦累累”。从这首诗中看出昔日刘伶巷的荒僻景象,由于历代兵事,江阴屡受重创,刘伶巷房屋稀少,颇为荒凉。
刘伶巷,曾建有两处颇具规模的私家园林,漫园和怡园。漫园建于明末,人称曹家园,据《澄江咏古录》称,“漫园为曹子玉别业,在邑西南隅刘伶墓。前为堂庑,水萦之,若玦焉。”漫园主人曹巩,字子玉,崇祯进士,任户部主事,擅长诗画创作,著有《啸歌》、《碎琴》、《漫园》等集。曹巩独生子曹禾,康熙进士,取博学鸿词,授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是清初著名诗人。到了咸丰、同治年间,曹家出了长期在清廷军机处任职的曹毓瑛。后来,曹氏家道中落,漫园开始荒芜,而与之毗邻的祝家开始渐渐兴旺起来。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祝家,主要指祝丹卿。祝丹卿(1871--1939), 名廷华,号毅丞。1871年6月11日生于城内刘伶巷望族世家。祝丹卿先后担任过县劝学所所长、同盟会江阴分部部长、县教育会会长及南菁中学校董等职,在江阴地方上颇有名望。他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乡试中举,翌年登进士,后来看到清廷腐败而从京城弃官返乡,搞起了实业。清末1905年,与吴汀鹭等集资创办华澄染织公司,1908年参与筹办利用纱厂。1917年利用纱厂获利300万两白银,祝分得红利12万红利,他将其中的一半用于扩办实业,余下的6万在刘伶巷购地20亩,建造了这座亭台阁榭、假山曲水俱全的怡园,成为邑人游乐之所。清末举办各类学堂,1917年协纂《江阴县续志》。1925年创建征存学院(后改为中学)。出资数万元,搜集整理本邑自唐至清数百家诗作,其墨迹在江浙一带多有流传,江阴中山公园题额及孙中山先生纪念塔碑文均为其所书。1937年,举家避居苏北泰州,日伪威胁利诱,要他返澄主持'维持会',均遭严词拒绝。1939年5月母病故,因悲哀过度于6月13日去世。
“怡园”又称为“祝家花园”,祝家花园类似于苏州拙政园,南起刘伶巷,北至文昌巷。怡园建成后,敞开大门对社会公众开放,任游人入内。后来,祝丹卿在里面先后辟设旅社、菜馆、茶室、剧场和一个小动物园,融游览、餐饮、娱乐于一体。1924年,他还在怡园内创立“陶社”,举行诗会,并编印乡邦文献。这怡园前半部为中式馆舍,其中有一楼阁名“颐春阁”,是祝丹卿特意安排给母亲颐养天年的起居之所;西侧小河畔有一排侧屋,即菜馆所在;屋后莳花栽木,春梅秋菊,四季花开,柳丝飘拂,景色宜人,并有一方形池塘,名“小南湖”,可以划船;池塘后有一嶙峋假山,名“愚山”,假山前有一方空地,大约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在这方空地上竖起幕布,放映了江阴有史以来的第一场电影,极受欢迎。1937年江阴沦陷后,日机轰炸江阴,怡园中弹,祝氏怡园绝大部分毁于日寇之手,成为一片废墟,存在之时,仅仅20多年。上世纪40年代,园址规模尚存,也残存一些亭台和曲水,直至上世纪80年代,文昌巷底的高墩假山和武装部仓库还保留有多个池塘。曾有老人回忆道:光绪年间,开设在祝家祠堂的隆源酒馆,可接纳客人200多人,生意火爆,闻名城乡,而怡园菜馆,集旅馆、茶室、酒馆、礼堂于一体,更配以游园假山,流水花木,台榭亭廓,其精绝雅致,可谓邑城之首。祝家花园现在已经基本全无,我循着当年的地理位置来到南锁巷寻找,发现废墟堆深处隐藏着祝家的辉煌过去。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市河青果河上杜康桥向北依次为始建年代不详,木质构架,清咸丰十年贼毁的西连文昌巷的中市桥、连接南街和大巷的圣母桥市桥、连接舜过巷和毗巷的周桥。周桥:回塘堰南,北宋嘉祐二年(1057)任允恭、杨仁旺同修,后废。明宣德间张彦恭重建,成化间修,旧系砖瓦砌拱结构。清康熙五十年(1711)朱福成易石,乾隆六年(1741)知县蔡澍增桥栏,道光七年(1827)知县叶维庚劝捐修。
舜过巷,东西长约50米,西接北锁巷,南连周桥,过周桥当年是小毗巷,和大毗巷口相对。舜过巷以舜过井而得名。舜过井又名石井,始建年代无考。明嘉靖《江阴县志》有如是记载:“石井,在周桥之西,俗号舜哥井。”舜过井在舜井巷内,旧有亭,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书额。井口直径62厘米,有八棱形青石井圈,内圈壁留有5厘米深的绳槽。井形上窄下宽,四围架石7层,井深8.2米,广逾丈,甃石为底;井中立有四根石柱,柱上雕琢有三人,中间为“衣冠而髯者”,旁立二个童子。至今石柱己早毁。清乾隆间知县蔡澍重浚,并写《重浚舜过井记》曰:“邑城建于梁,毁于元,而复于明。城东周桥下有古井也”。嘉庆二十四年里人重修。1923年8月邑人祝廷华倡议修复,祝廷瑞书额并题跋。1982年8月已列入江阴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进行修茸,装有门锁,井四周植以树木,成为小型园林。旧城凡欲受刑砍头者,在被绑赴刑场之前,总要先被押送到老祖宗井边上,被执法者猛力往下摁住头。摁一摁,到古井里照一下脸。井址周围已经筑墙成院,朝西辟设一圆洞门,门上方有石刻“舜过井”正楷大字门额,旁有正楷小字阴刻“此井本有亭,赵猛、知县蔡澍有浚井记,载入邑志,洵为吾古迹之一。”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堰桥向北过大街,即为高巷口。高巷的名字何来?我尚无从查找,料想该处应该地势较高,高巷向北经过花园巷可直至东平庙祥符寺。在高巷旁,有几处古建筑值得一提:唐公祠、吴氏老宅和龙蟠金桂园。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唐公祠位于现高巷路花园巷(后改无锡街),其西傍火神庙(20世纪80年代末拆除,今城中派出所),系清光绪帝为爱国将领陆路提督唐定奎敕建的功臣专祠,附祭狼山镇总兵张景春,唐公祠为硬山式砖木结构,现存正殿三间,进深八架。前有卷轩,二次间,西侧有次间,保存至今。唐定奎,字侯俊,安徽合肥人。清同治初年,与其兄殿魁招募于李鸿章麾下,其作战骁勇,立下赫赫战功。1874年(同治十三年),日本借口台南“番民”杀害琉球船民,派西乡从道中将率舰船5艘、兵将3600余人侵占台南,在龟山设“都督府”,并胁迫“番民”悬挂日本国旗,准备久踞。清廷派沈葆祯为钦差大臣,前往台湾布置防务,沈葆祯因台湾兵力不足,李鸿章荐唐定奎率“铭军”13营6500人赴台,并于年底把日本击退出台湾。1875年(光绪元年),台南大定,清廷下诏嘉奖,命唐定奎率军内渡大陆休整,授直隶正定镇总兵,不久升福建陆路提督。沈葆祯调任两江总督,奏请将唐定奎所率“铭军”调驻江阴。1883年(光绪九年)法军侵略越南,海防戒严,定奎带病布防。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定奎因病辞职返回江阴督防,建唐五房圩闲居。1887年(光绪十三年)春病逝,光绪皇帝赐谥号“果介”,1889年,敕建专祠。1894年。狼山镇总兵张景春病故,在唐公祠东首设附祠祭祀。至此,唐公祠,有“飨堂、东西厢房、头房、二重房各三间,耳房各一间,东首从屋二十余间,著有《戌余吟草》。
江阴工业产品,以布厂为首屈一指,而布厂又以华澄布厂为鼻祖。由吴汀鹭和祝丹卿等创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华澄布厂就设于城内东大街高巷东无锡街唐公祠内。因为声誉日隆,苏北里下河一带人民竟有“布店不备华澄布匹算不得布店”的说法,这样,华澄布厂由于经营发达,其后扩建了多家分厂。1937年江阴沦陷时,与上海创设华申布厂,解放后高巷的华澄二厂更名为“新华布厂“,目前该处附近即有“新华”公寓。上世纪90年代,附祠及头房等北拆除,门前东边一株百年银杏被伐,2008年,拨款修缮。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吴氏老宅,又称为要塞司令部旧址,即江阴近代实业先驱者、爱国民主人士吴汀鹭先生所建的旧宅,该旧宅位于游府署原址。吴汀鹭(增元)先生(1868-1961),江阴东大街人,其先世于清同治年间由峭岐迁城,后遂定居。吴汀鹭家学渊源,一门书香,入南菁书院读书,攻经学、历史等课。毕业后摒弃科举,致力于地方实业。1905年,创办江阴第一家华澄布厂。1908年,与上海颜料巨商薛宝润、本县祝丹卿、钱以湘等创办利用纱厂。1913年集股创办华明电灯厂,使城区由油灯改为电灯。1915年创办轮船公司,1916年,创办电话局他还创办了丰泰源钱庄等。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他用来创办华明电灯公司的同时,特择高巷口营建豪华的住宅一座。从1920年开始聘请上海名工巧匠,精工构筑,工艺十分考究,历经3年多时间于1923年竣工。1937年12月日本军队侵占江阴,吴汀鹭避居乡间,被日军挟持来澄,威逼他出任“维持会长”,他凛然拒绝,设计出避上海。此宅被日军侵占作为驻澄警备司令部,抗战胜利后,又被国民党军队接收。1947年成为国民党要塞司令部。江阴要塞以唐秉琳为首的中共地下党曾在此从事巧妙而艰苦的斗争,在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中成功策动了国民党江阴要塞7000多名官兵起义。4月22日江阴县城解放,要塞司令部即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接管。4月28日,奉中央军委之命,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张爱萍在此召开人民海军成立大会,此地成为海军司令部所在地。5月中旬,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江阴要塞司令部。其后,这里相继驻过陆军、海军部队,直至上世纪末才回归市政府掌管。2003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63680部队正式移交给江阴市人民政府并修缮。 
这组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七间、三进、四侧,另有照壁、前院、后院、天井、后花园等。前二进为中式古典建筑,第三进为西式二层楼巴洛克小洋房,共有房间48间。所有墙体用磨光青砖、红砖砌成,清水白缝,镶嵌出各种装饰图案,色调明快,和谐美观。四周原有花墙,现除花园东侧围墙仍保持旧观外,其余围墙有所改建。整个建筑设计新颖、结构精巧,熔中西建筑特色于一炉。 
第一进前为花园,南端有栅栏式围墙,正中开栅门,有红砖门柱一对。栅门之南8.75米处有青砖照壁一垛,高3.9米,宽1.15米,正中有“鸿禧”两字,四边用回纹型砖雕镶嵌。第一进的中式平房面阔7间,进深6架,硬山式屋脊。作为过道的一间建造考究,月梁、门、桁板以及斗拱、粱托均有精致的人物及缠枝木雕。南廊为平顶,红砖砌成门窗拱圈、廊柱、并嵌砌灰色砖雕。山墙顶部骑马墙呈半圆形,上饰有浮雕。北廊为鹤胫轩,漆包布方柱,磨石柱础雕琢成香篮形状,檐下密布绳连钟型木雕。往北有东西轩廊与砖雕门楼相通。门楼高7米、宽11.5米,飞檐翘角,气势恢弘。墙身用刨光方砖砌成金钱纹饰,檐下有砖雕斗拱,南北两面墙身上均有人物、禽兽、花卉、修竹等砖雕,形象生动,制作精致。墙门与第二进之间为天井,麻石铺地,东西两侧为厢房,各面阔3间,进深4架,有廊与第二进相同。第二进为厅,面阔7间,进深8架。歇山式屋脊。南廊为翻轩,东西山墙顶部骑马墙亦呈半圆形,嵌砌灰色砖雕。第二、第三进之间也是天井,东西两侧为二层楼厢房,各面阔3间,进深四架,红砖砌成门窗拱圈。第三进为西式建筑,二层小洋楼,面阔7间,进深10架。东西两侧均有木质楼梯可供上下,二楼西侧另有楼梯直通三楼,楼梯栏杆、栏板均雕刻各种图案。天花板饰有八边形、六边形、四边形等几何图案。山墙顶部骑马墙呈三角形,饰有浮雕。除正厅外,其余室内都有壁炉,为典型的西洋风格。要塞司令部保存得非常完好,不愧为江阴近代优秀建筑,目前是全国文保单位。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龙蟠金桂园也位于江阴古城高巷,原为江阴名门朱佛定先生于辛亥革命前所建宅邸。建国初曾为中共江阴县委办公地,1960年与1969年两次更选为县公安局办公地,1998年公安局搬迁后遂留作公安离退休活动中心。该园占地2.6亩,江南古典园林特色,园内有一株金桂,二株龙槐,龙蟠金桂园名由此而来。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青果河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七十四
走过高巷、窜入所巷、踏步青果巷,青果河岸的老街已经逐渐消失在市民记忆中,但这条老街却无形中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文化遗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