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阴老酒”(上)——江阴美食

 新用户2611oQLq 2023-09-20

公众号ID

:h18906162611

关注

   江阴老酒是指的江阴人按照古法人工酿造的土酒,它分为老白酒、黄酒、黑杜酒和吊烧酒四大系列。按理说江阴老酒是怎么也轮不上我来写的,虽然说,在我的人世间,大概也挺早就领教过江阴老酒的厉害,其实那最多只是属于江阴老酒的前端产品酒糟而已,在幼年爬上爬下偷吃家里的五斗橱顶上的那一盖缸的甜酒酿后,那面孔热辣辣,眼睛睁不开,走路感觉路在晃的感觉,让我从此怕了这江阴老酒。

所以大凡看见父亲难得闲暇间买一瓶江阴酒厂的江阴白酒,虽然打开瓶有一股比洋河、双沟味道更浓烈、更香纯的味道,但我从来就不敢去碰的,就是隔壁院里几个江阴板车队的忙了一天回家,门口小桌子一摆,一包猪头肉一切,一瓶江阴吊烧酒一筑,那个惬意的劲头再怎么羡慕,我也不会去馋他们的老酒的,虽然他们也不时地会挑逗一下我。

那时的江阴老酒除了所谓的吊烧酒外,还有就是前进副食品商店的黄酒了,大概黄酒在店里还分级别的,便宜的一种是料酒,是烹菜用的,而价格稍贵的,则是江阴酒厂的大坛黄酒,每次等到要开大坛黄酒时,父亲总让我去拷一瓶或者一大搪瓷杯的黄酒回家,那开坛不要说十里香么,起码几百米是一定有的,每次小心翼翼拿着酒回家,经过西大街哑巴家的门口,总会看见他比划着手势,嘴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字节,那是馋得流口水的腔调,那是恨不得要一下抢过去的样子,当然那只是和我开玩笑的举动,那时的他和许多西大街的街坊都有门口摆桌喝江阴老酒的习惯,可见那时江阴老酒在街头巷尾的受欢迎程度了。

那时江阴城里的店里,大概除了洋河大曲和双沟大曲,就是江阴白酒和江阴黄酒,再不就是那黑黝黝的黑杜酒了,那时,黑杜酒是产妇吃的,虽然也看见外婆把黑杜酒与磨碎的核桃肉一起煮了吃,但我依然是不喜欢这甜不甜、苦不苦的女人酒的。但显然这黑杜酒的名气似乎非常大,我上海的姨夫、北京南京来的姑父每次来总会提及黑杜酒,临走一定会带一小坛黑杜酒回去,那是江阴老酒里名声远扬的典范。

到了东乡的乡下就不大看见这些酒了,就没有浓香的吊烧酒,也没有什么黑杜酒,除了黄酒外,最多的就是淘米泔水一样的老白酒,或者是浸了点活血化瘀的藏红花什么的,使得酒一下子变得碧碧青、黄澄澄的透明样子了,喝老白酒是这一带人喝得最多的,这老白酒喝起来就讲究了,因为你根本搞不清楚这白花花或者黄澄澄的酒是多少度数,关键喝起来口感极好,大有点酒糟放长以后变凶以后的味道,只是它更柔和更绵长,而且特别好上口,

但谁要以为这老白酒好喝就上当了,因为一海碗老白酒进去似乎一点也没有感觉,甚至再来两碗又何妨?学一把武松“三碗不过岗”的豪爽样子,可哪知它的后劲厉害,一旦上头就已经来不及了,我可是从小就见过刚刚还雄赳赳气昂昂的堂哥转眼影踪全无的钻到了台肚里不省人事,见过许多五大三粗的大人颠横倒竖的瘫倒在酒桌边的场景,那可都是老白酒惹的祸。当然,话说回来,江阴老白酒的上品,特别是不掺烧酒的正宗老白酒是一等一的好的,喝进去肚子里热烔烔、身上热腾腾、面孔红彤彤、恰到好处的微醺,关键第二天一早起来依旧精神抖擞,一点没有掺了烧酒的双套酒的敲头疼。

江阴人喜欢江阴的老白酒,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江阴地处大江之南的江南水乡,经过千百年来的水利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这里以水稻大麦为主的农作物生产已经形成,并拥有了强大的生产能力,自古江阴就是粮食供应大户。而制酒自然是在人们解决了生存需要以后才可能出现的消费品,江阴正是具备了这样一个先决条件,所以自古这里就有制酒的习惯,早在五六千年前,江阴周庄龙爪墩崧泽文化遗址就出土了制酒工具和盛酒饮酒的器具,更为有趣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酒圣杜康、酒仙刘伶都和江阴有过交集,留下了杜康宅、杜康墓、杜康祠、杜康巷、杜康桥、杜康池和刘伶巷、刘伶宅、刘伶墓等遗址。

唐宋时期,得益于南北朝北方农耕技术的传播,江南的农业更是得到蓬勃的发展,制酒业也随之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是有史料记载的宋朝,江阴的酿酒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宋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时期,商品经济尤其发达,江阴因为有通江达海的黄田港港口优势,因为有南北通衢的交通便利,因为有天时地利的江南环境,于是江阴老酒就一下子凸显出来了。据说京城开封府就特别亲睐江阴老酒,哪个酒肆饭庄门口的酒旗挂上江阴老酒,这家铺子一定生意火爆,

以至于当时江阴军的几个专门收酒税的税务所:市内坊桥的都酒务、南闸附近的峹村酒务、利城酒务、甚至后来的杨舍、蔡港等酒务收到的酒税就有几十万贯,而且宋朝官府精明,这做酒也来招标,获得官府颁发的制酒专用许可证才可以酿酒出售,当然这许可证也是要交钱的,谁钱交得多,谁就获得制酒和经营权,江阴人的老酒质量好,交通又便利,所以无所谓交多少钱都可以竞争得过人家,于是酒坊林立,宋志《江阴军志》记载的江阴酒坊就有石桥坊等十二家之多,还有开设在兴国塔南面专门的瞻军酒库。所有的这些收到的钱可都纳入到官府的税收里面去了,据记载,光这些钱用来养守备江阴城里的禁军、厢军、水军、土军约一千六百多军士,还绰绰有余,根本不需要拖欠,由此足见当时江阴老酒生产销售之兴旺了。

    江阴老酒经过历史积淀,逐步形成了东乡的老白酒,西乡的老烧酒,城内的黄酒和黑杜酒四大系列,其中周庄定山的虎跑泉酿制的老白酒、西乡申港的兰陵土烧酒、江阴城里的黑杜酒名气最大。到明清时期,虽然达不到宋朝酿酒那么繁盛,但依然是民间重要的消费品,那时农村几乎村村都有酿酒人家,户户都会做老白酒。清末民初,更有江阴的名医利用江阴老白酒的名气,和中药配伍,制成了养生健康的药酒,其中柳宝诒致和堂的“五茄皮酒”和“玫瑰酒”双双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铜 奖,至于像黑杜酒加核桃芝麻益母草等滋补药材,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产妇酒”,而以各种蔬果动物制成的桂花酒、青梅酒、杨梅酒、桑葚酒、枸杞酒、蛇酒、蛤蚧酒等等更是民间常备的健康药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