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了问题找原因的两个常见错误

 路通路桥租赁 2016-05-14

这篇写的是真事。在高中班级群聊天的时候,我把这道题目拿出来聊,,没有发在公众号上。今天还是改写一下拿出来发在公众号上。


有一年系里喊我去参加研究生面试。我不带研究生很多年了,带伤心了,扩招以后的研究生太水。实在不愿意浪费自己的生命和国家的教育经费教一些永远都达不到研究生水平的人。喊我去,我就去,反正招了以后我是不带的。


到了会场,看了资料,本科学啥的都有,成绩也都说的过去,考点啥呢?考最基本的吧,人的思维方式。


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总会做错事。做错事不怕的,找到原因,改了就是。怕的是你找的原因不对,怎么改呢?找不到原因很大程度上出在思考方式不对。遇到问题找原因是人一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


我出的题目来自北大的一本教材,《批判性思维教程》。批判性思维的教材很多来自于国外,国内编的不多。国内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书里的例子明显带有中国特色,接地气。


问题是这样的:


三个人自驾车去植物园,我、我老婆和我们的朋友。朋友开的车。倒车的时候,朋友不小心撞上了电线杆。我老婆说:“多亏撞的是电线杆,要是撞的是人就麻烦了。”朋友也很内疚:“都怨我,昨天睡的太晚了,要是早点睡就好了。”


我问面试的学生:“你觉得我老婆和朋友哪个说的有道理,或者都有道理,或者都没道理,为什么?”


当时那个参加面试的学生说:“作者的老婆说的有道理。”


出乎我的意料,我就问:“为什么?”


学生说:“她说的客观。”


这下子全场的老师都震惊了。


我接着问:“你认为‘多亏撞的是电线杆,要是撞的是人就麻烦了。’这个分析是客观的?”


学生说:“是。”


我接着问:“比朋友说的‘昨天睡的太晚了,要是早点睡就好了’要客观?”


学生说:“是。”


学生出去以后,全场的老师都摇头,这个学生脑子是混乱的,带不出来。


我回到原来的单位和以前的同事聊,同事说我太苛刻,出那么难的题。我说:我要求不高,他如果说“昨天睡的太晚了,要是早点睡就好了”这个更有道理,我都给他打60分。我让同事把问题带回家去问问自己家的小孩。


一个小学3年级的孩子,两个初二的孩子在听到这个题目后都找到了正确的原因。但是他们指不出案例里的两个理由错在哪里。把具体问题理论化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这个题目给的两个理由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具有极大的普遍意义。


他们找的理由对吗?不对,都不对。


正确的答案就是开车的朋友技术不高、经验不足


如果意识到自己的手艺不高,很好解决,请同车的人下车帮忙看着点。我在停车的时候,看到车位有点窄,我就会招呼保安帮我看着点。在保安的指挥下,再不好停的车位我都停进去了。我们做任何工作都会有技术不高和经验不足的情况,从这个角度看,倒车的例子的普遍性真的很强。


上升到理论了。


我老婆说:“多亏撞的是电线杆,要是撞的是人就麻烦了。”这个是什么问题呢?这叫试图用一个更严重的错误抵消当前的错误


比如,小孩出门带了10元钱,丢了。你怎么避免以后出这样的事情呢?你可以检查他放钱的兜是不是漏了,教孩子钱该咋放,避免以后再丢。如果有妈妈说:“哎呀,好在我没给他100元,要是给100元,损失就大了。”


再举个例子。孩子打架斗殴,家长被喊到派出所。妈妈出来说:“好在是打在人家鼻子上了,这要是再往上一点,打坏了眼睛,我们就不是赔这点钱了,孩子也不是治安拘留的事。”爸爸说:“就是就是,好险好险。”


倒车这个案例呢,老婆说好在没撞到人也有一种可能是宽朋友的心。我们讨论的是找原因的思路,不讨论情商的问题。


朋友说:“昨天睡的太晚了,要是早点睡就好了。”有没有道理呢?有。这有一个因果关系在里面。昨天没睡好,今天没精神,成立。


朋友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这是一个找的原因和现在的事情太过遥远的问题。


举个例子吧。孩子高考没考好,愤怒地对家长说:“都怨你们,把我生的那么笨。”有没有道理?有的,智商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之一。但是这个原因太遥远了,你要找原因得从近处找,比如学习态度啊、知识不牢啊、临场发挥啊。你还是考虑一下你呢过在一年之内补救多少,决定是补习啊,还是出去打工。


两口子结婚几十年,一吵架,老婆说:“要不是当初你结婚前装做很喜欢干家务的样子,我才不嫁给你呢。”有道理啊。不过,你要真想解决问题,说那么远的事,还不如定个干家务的规矩:一三五女人干家务,二四六男人干家务,周日请保洁公司大扫除。


各位同学和家长,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犯过同样类型的错误,现在还在犯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