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剧已成往事,00后不愿再提

 cxag 2016-05-15


全球京剧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票友互动论坛——《梨园好声音 》正在进行
关注即可参加,全球票友在等您亮嗓子!
点击最底部“阅读原文” 进入梨园好声音版块
经典唱段 名家访谈 梨园动态


本文视频在最底,《秋准来了》策划组:(互联网儿童脱口秀节目)

为什么今天的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不喜欢听京剧?这个问题,让我们直接问问现在的孩子们(00后)好了。


策划组提出让孩子们看京剧,记录孩子们的反应,方案A还是让孩子们看京剧的视频。其实我明白这些同(hún)事(dàn)的内心深处是想「看京剧的出洋相」,因为大家心里都觉得,00后们是不可能喜欢京剧的。这是个有预设情境的选题,和孩子们一起没心没肺地埋汰京剧就行了。
作为导演,当时我心里突然有一种不忍,我不是个戏迷,京剧更是不看。不过,我是看过一次越剧的,好像是《桂花亭》,那是初中二年级去上海大世界秋游,我记得很清楚,大部分孩子都吃光带着的零食就做鸟兽散了,我作为一个老实巴交的孩子,还是打算跟着老师回学校去的,溜溜达达,就发现了一个剧场,里面有不少老人,台下不是电影院只有排开的椅子,而是和饭堂一样有桌,桌上还给茶水吃。我也不知道后面会演啥,对着舞台,我就坐了下来。这戏一开场,嚯~,我当时就吓一跳,一是锣鼓好大声,听惯了电台里的声音,现场的环绕立体声就是不一样哇!二是台上的女人好美(后来发现是个男的)!三是台下无组织无纪律,喝茶嗑瓜子打瞌睡看报纸的啥都有,台上的演员倒是毫不介意地演得卖力。
更重要的是,我竟然看完了,看懂了,看哭了……
散场我才发现,我们英语老师就坐在我前面,老太太还扭头冲我笑。(捂脸)
刚说的心里这种不忍,就是对于任何一门老艺术,你可以不了解,但请不要埋汰它。对于京剧,和所有古老的舞台艺术,我认为他们是活在舞台上的,是活在三维空间里的,就算要埋汰它,我也得给它点排场。
就这么一个念想,我提出请一个京剧老师来给孩子们唱两句,而且一定要专业、戏服行头脸谱要齐备。小伙伴们一听,觉得有意思,只要费用我掏了就行……(捂脸)
于是我们请到了中国戏曲学院的京剧专业研究生刘振老师,现场全副武装大包公,给孩子们来段《铡美案》。我们分四个环节:
反应环节,孩子们已经习惯了我们看视频然后聊天的模式,这次我们突袭,让包公突然出现。看孩子们的反应。
受到惊吓(喜)后,和孩子们聊聊对于京剧的看法。
请刘振老师返场,让孩子们学几句,或者做一些京剧的基本动作。
完成学习体验后,再听一听孩子们对于京剧的感想。
专业老师都请了,钱都花了,这次我就干脆再铺张浪费点,给这个小破节目再整几个机位,主机C300,我再加了一台5D和两只GoPro。
【摄影师机智地把一只GoPro放在了吊灯上,京剧老师躲在左门房间。】
拍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出乎我意料的事情。
一,这东西我知道啊!
在互动环节,孩子们的反应……落差很大,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因为我们设定的情境是孩子们不可能喜欢这玩东西,但实际上他们:

【有惊喜的】

【哎哟,吓死本宫了】

【敌视的】

【什么鬼……】

【哎哟,这个吊】

【哇,终于见到活的了】

【看上去很不错的样子】
片长关系,没有把所有孩子的反应都剪辑进去,我当时也说不清楚孩子们的反应算好还是不好,但让我很惊讶的是:
他们好像对京剧并不陌生!
二、「我不但听过,我还学过呐」:
是的,这是最出乎我意料的地方,由于为了保证孩子们临场反应的鲜活,在策划节目中,我们不会和孩子/家长有关于选题的沟通,所以我们也不知不少小家伙都学过京剧,我问氧氧:

她甩给我这个表情:

【字幕:我还学过呢】

我: ⊙▽⊙
忽然,他们就唱了起来:

【字幕:猛听得……】

【字幕:金鼓响】

【字幕:唤起我】

【字幕:破天门壮志凌云】

【字幕:我也坐着人抬轿】

【字幕:前头有帘儿 后头有靠】
我们坐在监视器前,心里一片卧槽
三、他们不光会唱,他们还挺懂:
下一个环节是给孩子们看一页PPT猜脸谱,是谁,好人坏人?结果我们节目里的最屌00后张天恩又开挂了:

三、但是他们依然不喜欢京剧:
虽然学过京剧,有些还会唱会看的,但然并卵,节目里所有孩子都不喜欢京剧

【字幕:大家都喜欢看那种综艺节目】

【字幕:比如说跑男之类的】

【字幕:所以说现在年轻人欣赏的很少啊】

【字幕:因为有电视剧了】

【字幕:因为它已经很老了】

【字幕:京剧没意思】

【字幕:京剧适合老爷爷老奶奶看】

【字幕:京剧台上服务不到位】
这个孩子里最懂京剧的张天恩,最后竟然拒绝与京剧老师做任何互动
四、虽然嘴上说不喜欢,但还是玩得挺开心:
在互动环节,京剧老师会教孩子们一句唱词,或是一个身段,我觉得,孩子们一旦玩起来,还是非常开心的。说实话,这倒是完全在我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就和我当年懵懂地走进剧场坐下一样,只有孩子才会毫无设防地去了解一件东西,只要给他们机会,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

五、如果失去了年轻人,就失去希望:

现场有很多孩子发表了对京剧非常极端的观点,我没有剪到成片里。在现场这些「童言无忌」听来是非常刺耳的(有些孩子表现出极度不配合的,我只能整条都删掉了),我非常担心戴妆坐在隔壁的刘老师会不愉快。于是中午喊开饭以后,我跑去和刘老师聊了两句,他说,这太正常了:
我们现在听到的京剧已经是老一辈努力改良过的了,祖宗的东西谁敢轻易改,要不是他们的努力,要我也听不下去。可惜那十年浩劫,这改革的路就断了。现在要赶着改革也慢,也难,也没人。我最虽然干的是这行,要听戏我是不太会去的,但是自掏腰包演一场我倒是愿意的。
每次剪片子我都是看完素材再定方案,开拍前成片会怎么样我是完全不清楚的。拍完京剧当时,我忽然就非常明确有了这个想法:
京剧正在失去自己的未来,而我们正在失去京剧。

【字幕:嗯……忘了】
包括京剧在内的所有传统戏曲艺术是我们民族无比宝贵的文化财富,保存、保护和发展这些艺术和年轻人喜欢不喜欢没有关系,它们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载体,是追溯以往的脉络,是线索,是我们今天为什么会这样,会那样的路痕。断了没了总是让人心痛。
我可以不喜欢,你可以不喜欢,但我想,总会有人喜欢,总会有人愿意为这些老艺术续命,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在教育上有这样的觉悟,有意地让孩子们在学校里接触一下传统艺术,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只要不强求,不刻意,并正确地展现我们民族古老的艺术风貌,总有一些年轻人愿意拥抱它们的。但貌似只在教育体制内做这件事情,还是不够的。


本文视频在下面:
点击边框编辑视频
京剧公众号


上传者:秋准来了     

秋准来了页:http://v.qq.com/vplus/childrentalking








京剧人——定制版国粹京戏机

希望能满足您

喜爱国粹弘扬国粹的崇高精神

(终生免费提供最新京剧唱段)

有需要的戏迷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