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再次被刷新三观...汽车竟然还能烧菜做饭!

 nhql 2016-05-15

【再次被刷新三观!汽车竟然还能烧菜做饭!】眼下,新能源汽车正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新的增长点。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至少要增长400多万辆。为了抢占国内市场,各汽车品牌也是奇招不断。国内某知名品牌更是推出,可对外输电的电动汽车,在户外,只要你有一台电磁炉,用车接上电,就能吃着火锅唱着歌。


2016年4月25日至5月4日召开的第十四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来自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共计1600多家, 100多个汽车品牌共展示车辆1179台,其中首发新车达到112台。这次车展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三化”发展趋势。或许,从这届车展的主题——“创新变革”这四个字中,我们能发现其中的逻辑。


北京车展中国品牌不容小觑,国际车企力推中国定制,中国市场无限广大。


△开幕第一天,北京车展吸引了上万名海内外媒体的记者到会参观和采访。


作为中国最具规模、市场知名度和社会关注度最高、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全球顶级汽车展会,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历来引发世界关注。


新车型的发布往往是各大车展上的重头戏,此次北京国际车展上,100多个汽车品牌共首发新车达到112台,其中中国自主品牌占到了46台,超过了三分之一。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杜国忠表示这次都带来了最新的新能源汽车和一些高科技产品。


世界豪华车阵营中,合资品牌的首发车型,同样有众多的中国制造,在展台上亮丽夺目。


上汽通用汽车豪华车平台执行总监周鹏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这次展示的是公司国内生产下线,目前为止凯迪拉克产品里最为豪华、科技的。



△这款代表着捷豹最高端科技的最新款车型,XF长轴距版即将于2016年9月在中国上市。


在世界豪华车阵营里,只有极少数车企没有在中国建立合资车间,即便如此,他们同样看好中国市场。


雷克萨斯朱江:中国市场对雷克萨斯来讲是全球第二大市场,没有任何一个品牌会忽视中国市场,甚至说在战略层面上来讲,都会把中国市场当成最重要的这个市场之一。


罗磊,汽车流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在汽车行业工作近30年的他,深深感受到中国汽车市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过去我们只能生产上海牌轿车、大解放,现在很多豪华品牌,包括奔驰、宝马、奥迪等在中国都能制造。


20世纪80年代,日韩汽车产业已经崛起,并向全世界扩张。而这时的中国汽车产业,才刚刚开始摸索合资之路,几乎是从零开始。三十多年后,中国汽车市场令世界瞩目,国际知名车企在我国纷纷投资建厂。



如今,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合资品牌在华生产的汽车已经不仅仅是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今天,这些位于中国各地的合资车间生产出来的产品,纷纷推出为中国定制的产品,来争夺中国市场。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拿下中国的市场,全球的地位就确定了,如果没有中国市场,这些企业就要缺一大角。


从中国汽车工业起步,到中国汽车市场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第一,中国车市完成了量上的超越,汽车工业强国梦完成了“一半”。那么国外知名车企落户中国,与国内的企业喜结连理,除了看好我国的市场外,他们占领市场的本领又是什么呢?透过捷豹路虎与奇瑞的合作,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两大车企喜结连理,国内首家中英合资的高端汽车企业落地。

奇瑞汽车和英国捷豹路虎的合作之路,始于2012年11月。两大车企共同出资109亿,组建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落户江苏常熟,合资双方股比为50:50,是国内首家中英合资的高端汽车企业。



△之前进口极光在国内销售空前火爆,又是路虎的主力车型,合资公司决定,第一款车就将极光国产化。


带着捷豹路虎最精良的设备和最先进的技术,2014年10月,第一辆国产的奇瑞路虎揽胜极光下线,并立即推向市场,但是销量却仅达到预期的60%。原本销售火爆的车型在国产之后却遭遇了销量的滑铁卢,2002年就参与路虎品牌经销的肖喜岩坦言,那段时间,他们不仅要面对销售遇冷,更要应对库存的压力。


为了救市,车企和销售商想了很多办法,价格下调、优惠等等,但似乎并没有解决销量的问题。捷豹路虎经销商肖喜岩:应该让客户了解和认知进口和国产其实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但这并没有让奇瑞捷豹路虎停下继续生产的脚步,仅仅13个月后,2015年11月,第二款国产化车型发现神行正式进入4s店销售。这一次,借鉴了上一次的失利,很多4s店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发布活动。他们将进口车和国产车摆在一起,将从外观能够识别这款车是进口和国产的部分全部遮挡,让客户自行判断贴标签。


捷豹路虎经销商何燕:最终的结果实际上很难区分,国产车型的数据还略微高于进口车。


肖喜岩也特意将进口和国产两个车型摆在一起,让来到店里的消费者自行比较。肖喜岩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之前一位先生选车,查看了外观、内室,甚至还听了发动机的声音后表示感觉两辆车差别并不大。正是通过这样的对比,消费者慢慢打消了疑虑,对于中国制造,人们开始改变看法。而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也让豪华汽车的价格,具有了更强的竞争力,基本上国产车型的销量占到总销量的一半。


决定一款汽车市场竞争力的,除了品牌,最重要的还是整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再一个就是价格。这些曾经的原装进口车,来到中国后,如何能达到甚至超越进口车的质量呢?


3秒一个汽车冲压件,100%铆接自动化率,先进技术助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作为捷豹路虎首个英国本土以外的整车制造工厂,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常熟工厂已经成为该品牌在球最先进、最高效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


捷豹路虎全球首席执行官拉尔夫·施韦德: 这是奇瑞和捷豹路虎合作的结果,常熟工厂展现了中方极强的工作能力。



△2014年10月这座工厂正式投产,整条生产线分为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车间。


作为整车生产线的第一环,钢、铝板料首先要在冲压车间变成车门内板等汽车冲压件。而常熟工厂的冲压线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伺服压机线,每3秒钟便可以生产一个汽车冲压件。


鄢政雄是焊装车间的一名关键工人,是企业重点发展的员工。尽管已经在汽车生产线上工作了6年,但是面对这条当时尚未投产的生产线,鄢政雄有些不知所措。


鄢政雄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不同于国内铁板激光焊,他们采用了铝材激光焊,同时对铝板铆接发动机盖从50到60斤减少到20到30斤,强度还一点没降。焊装技术也是过去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


为了全面掌握这些国内汽车生产线过去所不曾接触过的技术,2014年,鄢政雄和其他49名员工作为第一批关键员工远赴英国工厂,接受捷豹路虎的系统培训。《经济半小时》记者:当时压力大吗?


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焊装车间关键工人鄢政雄:非常大,我必须要把这三个月所学到的东西回来传输给所有员工。但是动力也非常大,因为我知道这项技术是稀有的。


三个月的培训结束后,鄢政雄的行李箱里几乎没有个人的物品,全部是从英国带回来的这些宝贵的资料。



△教导员工的同时鄢政雄还会收取一些在英国发现带过来的质量问题,杜绝问题的重复发生。



从这条生产线上通过的每一辆车身,都要经过鄢政雄和他的同事们的检查。


短短40秒时间里,一个熟练的工人就要发现这个部件上是否存在问题。


鄢政雄:总共是159秒,我们检查时间大概在40秒左右,剩下的是对凹坑、滑伤、还有激光焊焊接不良的返修时间。



△在整座工厂中,最为独特的是这个全铝车身车间,300多台机器人,铆接自动化率为100%。


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制造部执行副总裁韩必文:采用100%的自冲铆接技术非常环保,只需要压缩空气,(除了电能)其它所有的能源都不需要,这样不会造成污染;第二这条线没有人工操作,全部采用机器人操作。


过去,这一技术主要应用在航天领域,目前这里是国内唯一一家100%的铝件采用自冲铆接技术的汽车工厂。


流水线上生产的每台全铝车身,都要经过激光在线测量的严格检测,并将所拍摄的照片数字化后与标准件对比,能达到误差不超过0.2毫米的精确度。同时,每天质检人员还会抽查一台车,对车身上2754个铆点全部进行人工检查。


质检工人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一般情况检查一台车大概要花到四五个小时。


2014年10月21日,这条整车生产线上生产的第一台车下线。目前常熟这家工厂一期产能为每年13万辆整车。



△曾经参与其中的中英员工纷纷将自己的姓名留在了车身上,形成了工厂里一道特殊的风景。


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 D7a项目投产高级经理穆雷:如果你充分利用中国的潜能和这些优秀的人才,你能够制造出有可能是世界一流的产品。


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陈雪峰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在中国投资设厂除了能够引入全球一流的生产制造设备和基于路虎的质量、品质管理的体系,还要考量当地汽车产业总体状况、零部件供应商、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很多因素。


陈雪峰:越来越多的高端汽车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不仅是对中国市场和中国制造的认可,也将给中国汽车制造注入新鲜血液,比如英国的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顾客为上的服务理念。


奇瑞捷豹路虎闪亮登场,另一家国际知名车企也毫不示弱。2013年10月,沃尔沃在全球的第二个发动机工厂在中国张家口市落成并投入使用,这也是沃尔沃唯一一个欧洲以外的发动机工厂。



△工厂内部,一个个机器人正在进行调试,未来它们将携带着一台台发动机部件穿梭在各个生产车间里。


这些机器人的专业名称叫做自动引导运输车。负责人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这里共有100多台自动引导运输车,是目前亚洲发动机工厂中,数量最多的。


张家口沃尔沃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兴中:初步计算他们可以替代三十多名操作员工。



△在发动机测功区,质量部操作员王锦龙要根据试验数据判定这台发动机是否达标。



△在这个工厂里,不仅有去过瑞典接受培训的中国员工,也有从瑞典来到中国工厂接受培训的实习生。


瑞典实习生安东·斯滕霍尔姆:我主要是想学习中国工厂与瑞典工厂的不同,看看不同文化的工作模式,了解这里的人们是如何工作的,今后应该怎样合作。



△沃尔沃高压直喷油轨装配测试线所在地是沃尔沃全球唯一的一条直喷油轨装配线。


张家口沃尔沃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也是国内唯一自己组装高压直喷油轨的,当《经济半小时》记者问及为何要自己组装时,其副总经理李兴中答:这个是咱们国家鼓励的关键零部件,所以我要自己做,这样我们技术和经济双重效益。


李兴中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汽油高压直喷油轨装配测试技术作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也只有不到五家公司掌握。为了掌握这一核心技术,研发团队前后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并集结了张家口的工艺部门、生产部门,上海研发工程师和瑞典等众多专家,一年下来能节省几千万人民币。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张家口沃尔沃发动机工厂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可, 2015年,他们的首款产品便上榜“沃德全球十佳发动机”。这里生产的发动机,已经配备在沃尔沃汽车上,并在2015年出口到了美国市场。未来这家工厂不仅要让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也要为中国制造水平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李兴中:国产化率去年是38%,今年可以达到70%左右。


近几年国际国内汽车领域纯电动、混合动力的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主角。今年4月3日,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宣布,首款入门级电动车Model3开始接受订单,仅仅36小时就获得了25万辆订单,订单总价超过100亿美元。特斯拉的巨额订单,也让围绕新能源汽车的全球竞争拉开了帷幕。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代表,比亚迪该如何面对来自全球的挑战呢?


家用新能源车对外供电,野外也能烧菜做饭;海外设厂因地制宜,克服困难打入海外市场。


△在深圳比亚迪汽车公司,每一辆停靠的汽车,都连接着一根电线进行充电。


公开资料显示,新能源汽车正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新的增长点。2015年,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新能源汽车销售爆发性增长,全年实现销售33万辆。而根据国家发展规划,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要达到500万辆,这也意味着,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至少要增长400多万辆。


为了抢占国内市场,国内最先开发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推出了一系列纯电动以及混合动力的新能源车型。


这款新能源汽车不仅能够纯电动行驶80公里,同时它也配备了普通的燃油动力,百公里综合油耗在2升以内,每月燃料费用只是传统汽油车的25%左右,因此销售最为火爆。面对来自海外知名品牌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比亚迪也在探求符合发展实际的竞争策略。他们根据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开发出各种实用功能。



△这款家用新能源车可对外输电,在野外可以煮咖啡,煮饭、炒菜。


日本是全球汽车企业非常难以进入的市场,但日本同时也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比亚迪把新能源汽车拥有的给麻将机、火锅供电的能力,转变为强大的抗灾能力。2015年2月,他们的新能源大巴车成功打入日本市场。


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危急、没有电源的时候,我们这个车无形之中就转变成了发电机,可以把电量回馈到不同的电网里去来应急。


2014年,比亚迪通过竞争获得的加州电动巴士的订单因当地居民反对而被迫取消。



△比亚迪为解决问题,在美国建立工厂,实现了当地化,并由此打开了美国市场的大门。


2015年,比亚迪不仅重新拿回了失去的订单,并且获得了更多的订单。而作为新一代汽车产品,新能源汽车虽然安全性、经济性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接受,但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新能源汽车却是新生事物,消费者充满了疑惑。




为了让世界各国的国民尽快了解新能源汽车,比亚迪选取世界各国主要城市的公交大巴、出租车系统作为切入口。比亚迪和英国伦敦的企业合作,由比亚迪提供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而红色双层巴士车身以及组装由当地企业完成,最终携带着中国芯的伦敦新能源巴士成了比亚迪的活广告。


半小时观察:用品质敲开世界的门


中国汽车市场如同一个巨大的蛋糕,令全球车企目不转睛。2013年,产销量接近1800万辆的中国汽车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连续多年,中国城市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为10%至15%,让汽车消费成为可能。


面对这样的市场机遇,中国车企在与国际知名车企同台竞技的环境下,暗暗发力,加大投入。不仅建立了自己的碰撞试验室、NVH试验室、底盘运动和平顺性实验室等等,还大幅提升制造工艺,完善设计,全方面迎接市场的挑战。从这些汽车企业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制造的品质,和创新求胜的自信。

你会喜欢


【热点】农民进城买房,孩子就能就近入学!你咋看?


【震惊】6万买个新娘?揭秘跨国婚介黑幕,太可怕...



来源: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张秦思 王海涛 李杰 陈彦波 景延 贡存 樊建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