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致

 怡红院甜蜜书斋 2016-05-15
 
 刘致(?~1335至1338间)元代散曲作家。字时中,号逋斋。石州宁乡(今山西中阳)人。父刘彦文,仕为郴州录事广州怀集令。刘致在流寓长沙期间,以其文章清拔宏丽见遇于姚燧,因姚燧荐为湖南宪府吏,后任永新州判、河南行省掾、翰林待制、浙江行省都事等职。晚年贫,卒无以葬,由王真人(王眉叟)收葬于德清。所著散曲见存于《阳春白雪》《太平乐府》《乐府群玉》等集中。

  元代著名套曲〔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前后套,《阳春白雪》后集署为刘时中作,但历来对于作者有不同看法,一说为石州之刘时中,另一说为古洪(今江西南昌)刘时中。古洪刘时中见录于《录鬼簿续编》,生平未详,时代应较石州刘致为晚。也还有人以为古洪刘时中即石州刘时中。

  《上高监司》是元代散曲重要作品。前套反映了至正年间江西大旱灾的情况,真实地描写了饥民吃野菜树皮,死者填街委巷,以及儿女离散,乳哺儿被抛入长江的惨痛景象。作品还写出,当时不仅有天灾,还有人祸。殷实户、私牙子勾结官吏,趁灾情盘剥人民,利用"义仓"中饱私囊,加重了灾难。后套陈述了元代钞法的积弊,以及吏役、□商沆瀣一气,藏□弄滑的状况,建议整顿钞法。这两首套曲比较真实、深刻地揭示了元代政治经济制度的腐朽黑暗。这类作品在元代散曲中是不多见的,因而具有重要地位。但作者对高监司有过多的溢美之词,后套对农民起义采取了不正确的态度,是此作品之疵瑕。

  在艺术上,这两首套曲语言朴素平实,描写也较细致,不过有时失之于粗疏。由于内容的需要,套曲打破了散曲的篇幅限制,并且开拓了散曲的题材范围。

     【雁儿落带得胜令·送别】

  刘致

  和风闹燕莺丽日明桃杏。

  长江一线平,暮雨千山静。

  载酒送君行,折柳系离情。

  梦里思梁宛,花时别渭城。

  长亭,咫尺人孤零,

  愁听,阳关第四声。

雁儿落带得胜令·送别

东山仰谢安。秋水思张翰。
长沙屈贾谊。落日悲王粲。
坐上酒初残。灯下剑空谈。
马援标铜柱。班超指玉关。
遥看。明月钱塘岸。
云间。山头更有山。

 

 

 

 

 
  【踏歌行

 

  梦里思大漠

  花时别渭城

  长亭,咫尺人孤零

  愁听,阳关第四声

  且行且慢且叮咛

  踏歌行 人未停

 
这种词的翻译只能描述场景法,或者理解它的意境,我也只能浅谈自己的理解吧:
这首词应当是送别诗,词人触眼前景——繁花盛开,思远去地——大漠.接着叙事,时间:花时,事件:离别渭城.来到长亭,无人相送,所以咫尺人孤零,心生愁绪,且想象有人以歌相送.阳关第四声,乐天对酒诗云:相逢且募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注云: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顺此思绪,且行且慢且叮咛,踏歌行,人莫停,侧面突出自己的孤寂,同时又勉励自己接续向前.

 

 
关联: 郭敬明《天亮说晚安》
踏歌

梦里思大漠
花时别谓城
长亭
咫尺人孤零
愁听
阳光第四声
且行且慢且叮咛
踏歌行 人未停

梦里思大漠花时别渭城长亭,咫尺人孤零,愁听,阳关第四声。且行且慢且叮咛,踏歌行,人未停。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时间、天也幕、日也幕、云也幕,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识,他一回咱一回,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


山坡羊2则

【山坡羊-西湖醉歌次郭振卿韵】
  朝朝zhaozhao)琼树,家家朱户,骄嘶过沽酒楼前路。骑着高头大马傲慢地路过酒楼前的道路。)(贵何如,贱何如?六桥都是经行处,花落水流深院宇。闲,天定许;忙,人自取。
   燕城述怀
云山有意,轩裳无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去来兮,再休提!青山尽解招人醉,得失到头皆物理。得,他命里;失,咱命里。
                        
[写作背景]这是一支怀古叹今的曲子。我们从“燕城述怀”的标题中,便可以想见作者所要表现的双重情绪。燕城,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相传燕昭王曾于此地建造黄金台,置金台……
南吕*四块玉*游赏
泛彩舟,携红袖,一曲新声按伊州。樽前更有忘机友;波上鸥,花底鸠,湖畔柳。
折桂令*樵

 
正山寒黄独无草,听斤斧丁丁。空谷潇潇,有涧底荆薪。淮南丛桂。五意堪樵。赤脚婢香粳旋麓。长须奴野菜时挑。云暗山腰。水溪桥。日暮归来,酒满山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