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宅一生的设计语言|“折叠、伸展、打褶、包裹、卷曲、压印的简洁行动”

 昵称29306686 2016-05-15

“我常想,服装设计的语言,不是漂亮诱人的形容话语,而是简洁明了的行动,比如连接、折叠、伸展、打褶、包裹、卷曲、压印等”。


—Issey Miyake


文章来自订阅号;左衽中国 文字/编辑|Yeunchi


用一种最简单、无需细节的独特素材将织物附着于面料的别致展现出来,便是三宅一生的时尚哲学。他的作品看似无形,却疏而不散,正是这种玄奥东方文化的抒发,赋予了其不一样的品格。

▲“Issey Miyake at FIT”


三宅一生让穿他衣服的人从服装的结构束缚中挣脱,掰开,揉碎,再组合,以表现独特的形体美。




▲constructible clothes by Issey Miyake, 1970


“织物就像构成木头的粒子,你不能反对它,我总是闭上眼,等织物告诉我应去做什么”

—Issey Miyake



▲1970s Issey Miyake Smocked Tweed Cape


三宅一生1938年出生于日本广岛。小时候曾患脊椎炎,他坚强慈爱的母亲、变卖家产竭尽心力为他医治,而当他重病初愈时,骤然间,原子弹使他失去了大部分的亲人,他母亲也被严重烧伤,并在四年后去世。三宅由此遗下了两腿长短不一、走路微跛、常感到刺痛的遗患。



▲Issey Miyake 1971


“若是看到与我的设计有类同的东西,那么不管任何人说它好,我也不要了”

—Issey Miyake



▲Issey Miyake 1977


在他二十一岁时考入东京多摩艺术学院(TAMA ART UNIVERSITY),在艺术系学习了五年。1965年,他进入巴黎女装联合会设计学校学习。1969年至1968年,他先后担任法国设计师纪·拉罗什(GUYLAROCHE)和纪梵喜(GIVENCHY)的助手。1969年他又来到纽约,成为时装设计师吉奥弗雷·比内(GEOFFREY BEENE)公司的成衣设计师。在西方高级时装和成衣界修炬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本可以象森英惠和高田贤三那样打入法国高级时装圈,跻身国际设计大师的行列。在七十年代的日本,这可以算得上一条“功成名就”的正路。然而,三宅一生却毅然回到了日本,他决心用日本自己生产的材质,“发掘出和服后面的潜在精神”,向主宰时装界的西方传统宣战。



“衣服穿在外面,必须用心去体会”

—Issey Miyake




他于1970年在东京创建了“三宅时装设计所”,成为他贯彻自己全新设计观念的起点。次年,他在东京举办了首次个人时装展,结果却是大失所望。其中从灵感采自柔道中的粗棉时装不仅没有收到应有的喝彩,反倒被当时推崇西方文化的日本人嘲讽为“装土豆的口袋”。然而,他那宽衣博带的大和时装却在纽约和巴黎大受欢迎,随之征服了欧美舞台。



▲Issey Miyake 1982



▲Issey Miyake 1984


“我工作的中心点是好奇心和喜悦,所谓的设计工作,绝对不是精致的。而是,源源不绝的思想,美意识,感性的交欢中所孕育出来的”

—Issey Miyake


「三宅一生在自己的设计中贯穿着人道的思考。他认为人们需要的是随时都可以穿的、便于旅行的、好保管的、轻松舒适的服装,而不是整天要保养、常送干洗店的服装。因此他设计的褶皱面料可以随意一卷,捆绑成一团,不用干洗熨烫,要穿的时候打开,依然是平整如故。这是服装面料上的一次革命性事件。」



▲Issey Miyake, 1980s


“我常想,服装设计的语言,不是漂亮诱人的形容话语,而是简洁明了的行动,比如连接、折叠、伸展、打褶、包裹、卷曲、压印等”

—Issey Miyake


▲ISSEY MIYAKE - Vogue 1983


▲Issey Miyake - VOGUE  1988


80年代后期,三宅一生开始试验制作一种新型的面料,这种褶妆织物不仅穿戴舒适,生产与保养亦是便捷简易,这就是后来被称作 “一生褶(三宅褶皱)”的独特技术。制作这种织物需将面料裁剪和缝纫成型,再夹入纸层压紧熨烫并形成足以长久保持的褶皱。


「三宅一生的设计直接延伸到面料设计领域,将自古代流传至今小的传统织物,应用了现代科技,结合他个人的哲学思想,创造出独特而不可思议的织料和服装,被称为“百料魔术师”他对布料的要求近乎苛刻,让布料商甚至自己亲自进行上百次的加工和改进实在是司空见惯。因而他设计的布料总是出人意料,有着神奇的效果。喜欢黑色、灰色、暗色调和印第安的孔经染色。他所运用的晦涩色调充满着浓郁的东方情愫。他喜欢用大色块的拼接面料来改变造型效果,格外加强了作为穿着者个人的整体性,使他的设计醒目而与众不同。



▲Issey Miyake & Taschen - 

Pleats Please



Issey Miyake S/S 1985


“薄出最低程度(强调衣服的演进必须追溯到最原始的想法,以一种迫切的欲望为基点,将最真是的姿势表露出来,重新捉住衣服回归缘是的重点)”

—Issey Miyake


▲Issey miyake pleats please



▲Issey miyake pleats please



▲Issey miyake pleats please



Sebastian Cardin wears Issey Miyake

by Albert Watson 1989


1993年子品牌“我要褶皱”/Pleats Please Issey Miyake 诞生,这是三宅一生探索艺术、技术、社会的代表作。之后两年三宅一生与藤原大研制“A—POC”/A Piece of Cloth,它传承了一块布的精神,利用先进的电脑技术,制作出无需缝制、可由穿着者自己变换造型的服装,这被认为是一次“服装革命”。



Issey Miyake PERMANENTE, 1986



▲Issey Miyake A-POC


▲Issey Miyake, A-POC, 1999



▲Issey Miyake | 创意短片


表达几何概括线条的理念在Issey Miyake 2007年创意短片中得到了非常有趣的表现力,“点就是宇宙的起源,没有任何体积,被挤在宇宙的‘边缘’;点是所有图形的基础;线就是由无数个点连接而成的;面就是由无数条线组成的。”]



“面料与人体的和谐之美是在两者被允许表现的情况下进行创造的”

—Issey Miyake


2010年,三宅一生研制从日式折纸技术中获取灵感的'132.5'系列,Jun Mitani成功用计算机模拟通过平面材质的弯曲和折叠创造出立体三维结构。设计团队主要是先用电脑程序模拟三维服装的造型,然后在纸张上实验,加入裁剪的形式,直到样式的改造完成。


这一系列的命名——132.5,每个数字后面都有特殊的意义:数字“1”指的是一块单布,而“3”是指其3D立体形状,“2”指的3D的机构能折叠成二维的形式,而“5”则是从折叠形式的创造,到服装诞生的时间,此外“5”还包含着团队对这个创意能有更多的延展的期冀。」



每件单品都可折叠成一个正方形。当一个人抓住了顶部和方形的折叠向上拉,一个立体形状显示出来。而衣服的结构美,则由所有的褶皱、几何形状来体现,十分具有现代感。而所有的衣服穿完以后,由于重心的作用都会返回扁平的二维形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