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法指导/如何指导一年级的孩子进行口语表达

 冰欣书屋 2016-05-15

如何指导一年级的孩子进行口语表达
寒假就快要到来了,过了年,咱们一年级的新生们就将迎接下半学期的学习了。过去的这半个学期,每个孩子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进步。从听讲的习惯和写字的练习,还有课堂上与同学及老师的互动,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我们学习了很多生字,认识了很多新词,还会背诵很多课文,也会讲一些简单的故事了。牛老师为大家的进步而高兴!
但这里牛老师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在为将来的流利表达做基础的。爸爸妈妈们很担心将来看图写话时,你们不能应付自如。其实,在牛老师看来,学习汉字和词语是为了完成写作所做的第一步努力,而每天课堂的表达和与身边的人们的交流都是为将来的写作打基础的。课堂上和作业中,牛老师就一直在为你们将来的写作做着努力。根据我的经验,一年级孩子的口头表达与后面的写作是密不可分的。
如何入手训练
一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善于表现自己,不受条条框框束缚,对有训练目的的说话和写话是没有畏惧感的,教师和家长只要抓住这有利时机,正确引导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年级学生早期说话训练,我认为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以课本为抓手,从课本逐步走向生活”上,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并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抓住学生活动的兴奋点,找到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使学生一直处在“以我为主体”的写作氛围中。
一年级的课本相对简单,但是虽然内容简单,只要找准训练点,说话和写话的训练就蕴含在课本学习之中了,既拓展了课本知识,又提升了孩子的表达能力,而且孩子不感觉有压力,也不觉得陌生。因此,抓好课本对孩子进行说话及思维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1、以兴趣为抓手,让孩子说自己熟悉的内容。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的第30课《大竖琴》当中有一个句子“我的家乡上海在前进。”教学时,我抓住了“家乡”这个词,作为本课的说话训练点。引导学生围绕“我的家乡是……”把句子说完整。孩子们的兴趣立刻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纷纷举手,争着抢着要发言。有的说“我的家乡在上海。”有的说“我的家乡在常州。”他们的发言积极性空前高涨。我就趁机再问:“你的家乡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东西呢?比如名人,比如好吃的?或者美丽的风景名胜?”孩子们的话匣子就此打开了,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课堂上说完了,但是为了巩固实战效果,我又把这项训练延伸到了家里。当天布置了作业:说说自己的家乡,并用一两句话介绍自己的家乡。发送家长微信群。晚上,我班的微信群热闹开了!孩子们的音频资料如“雪片”般飞到了群里。听听他们稚嫩的发言,一边觉得好笑,一边又觉得这样做真的是做对了。因为微信群的语音发送,每个孩子都能听到其他孩子们的发言。有的说“我的家乡在台湾,那里有凤梨酥,还有日月潭。”有的说“我的家乡在上海,上海有东方明珠电视塔,城隍庙还有蟹粉小笼包。”那一次的交流让很多平时课上不主动举手的孩子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得到了全体家长们的认可和鼓励。这次说话训练宣告成功!

仿说话的作业:


哗啦啦,
哗啦啦,
谁来了?
雨婆婆。
叫来小蜻蜓,叫来小蚯蚓,
去捉虫,去松土,
千万别当小懒虫。


哗啦啦,哗啦啦,
哗啦啦,
谁来了?
风婆婆,
叫来小兔子,
叫来小花猫,
去拔萝卜,去捉老鼠
千万别当小懒虫。


哗啦啦,
哗啦啦,
谁来了?
雨婆婆。
叫来小地鼠,
叫来小青蛙,
去捉虫,去挖洞,
千万别当小懒虫。



沙沙沙,沙沙沙,
谁来了?雨婆婆。
叫来小花猫,叫来小黄鸭,
去钓鱼,去游水,
千万别当小懒蛋。

2、积累文本语言,发展思维能力。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6课《轰隆隆》的课文学习之后,我发现孩子们的兴趣还是非常高涨,于是,我问:“轰隆隆一声后,雷公公叫醒了好多小动物们。想一想,如果雨婆婆来了,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课堂上可谓是一时激起千层浪,一双双小手恨不能伸到我眼皮地下来。经过我的指点,很多孩子都能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把句子说完整了。于是,课后作业继续上一次的方法,把口头说的模仿造句发送到微信群。后来根据孩子们在群里发送的情况,我整理了一下孩子们的模仿造句,发现孩子们真的很有想象能力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