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

 昵称33311433 2016-05-15

进入“立夏”以来,发生疱疹性咽峡炎的儿童病例明显增多,那么,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呢?


症状

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皮损常现于扁桃体前柱、软腭区缘和腭垂。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好。

急性淋巴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病毒A10型引起的一种变异的疱疹性咽峡炎,有如典型咽峡炎同样的损害,但不进展到水疱和溃疡,仅存留有淋巴细胞浸润所形成的灰白色丘疹,周围绕以红晕。


与手足口病的区别:虽然同属于肠道病毒感染,发病和传播途径都相似,在口腔的症状表现也基本相同,但手足口病有典型的散发在手掌、足底和肛周的粟粒样斑丘疹。


预防措施

疱疹性咽峡炎为儿童夏季常见病,预防此病,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

治疗

1.原发病治疗。  

2.局部治疗

(1)采用复方硼砂溶液、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含漱;病变部位喷涂开喉剑喷雾剂等中成药,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2)注意休息,多饮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3.中医小儿推拿治疗    根据辩证多采用宣肺解表、清热解毒等治疗原则,选用清脾经、清胃经、清天河水等小儿推拿穴位,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同治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