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论二模成绩怎样,考生都要保持清醒

 许愿真 2016-05-15
       各区二模考试已经结束,离2016年高考不到四周时间,面对二模分数,很多考生觉得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感到压力很大。特别是那些打算通过用二模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考生,如果二模成绩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难免有些失落,甚至直接打击了信心。
        现实中,考前的这段时间,多数考生很难保持清醒。
        即便是高分考生,他们想做很多事情,结果往往停留在表面,随着时间一天天飞速流逝,有的考生压力也越来越大。
        也有很多中等成绩的考生,他们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的努力,属于自己的备考时间越来越少,一样想加把劲,甚至有的在悔恨中学习。
        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觉得二模成绩在进步,有信心倍增的,也有想当然的。
        不管怎样,考生在考前这段时间要保持清醒,只有清醒才能高效的去备考。

        1.清醒的认识高考形势。

        很多学生梦想着名校,也暗暗的努力,可是你的梦想需要分数来体现,分数直接体现竞争力,高考在竞争力上,体现了一句重要的话:”某科只要错什么题,这科就作废了“,是的,没有竞争力,还不作废吗?
        例如就拿数学来讲,按照2015年情况:
        理科高考数学140分:1775名。
        北航对应的录取排名:1469名。
        央财对应的录取排名:1723名。
        所以数学140分,仅仅从数学这科的优势上看,考北航、中财都不具备优势。
        那么在平时的备考中:
        为什么说,一些普通中学学生考名校难度越来越大了?
        就拿数学第20题或者第19、18题最后一问来讲,有太多学生没有竞争力,在这个几个题目方面,一方面内心对这些题目有阴影,觉得就是难题,一方面平时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质量和高度都不具备。
        但是他们普遍存在这样的思想:某某题不是你该想的。
        其实,对于现代化高考来讲,就你不该想的那个题,分数你拿不到了,这科在考名校上直接就失去了竞争力,或者可以说,这科就”报销“了。
        因此要清醒认识到,高考的竞争的形势。
        并且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应该具备哪些优势,才能达到理想学校的要求。

        2.清醒认识自己优缺点

        考试在即,这个优缺点仅仅局限于拿分的能力。
        作为一个考生,即便是成绩优秀的考生,在考前这段时间,也要按照题型梳理一下,看看自己不同题型的得分能力怎样,具体化、明确化。
        在不同的题型把握上,存在哪些不足,能解答哪类问题等等。
        当然对于优秀的考生来讲,文科生要关注,为什么一些解答题拿不到满分,是角度问题,还是语言质量问题,还是答题准度的问题。
        理科优秀的考生,化学主观题做得是否完美,生物主观题答题能力怎样,这样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对照答案来全面梳理。看看自己能解决哪些不足,还有哪些不足可以求助外界资源例如学校老师等。
        清楚哪些是自己力所能及可以解决的,哪些是解决不了的。

        3.清晰考试的方向。

        众多考生依然在盲目做题,哪些是考试需要,也不够明确,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详细的讲解,接下来也会详细的补充,例如语文《北京考生必知的命题方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991530102wggk.html》
        最忌讳的就是考试要求考的内容,你不能更好学到,例如:
        文科综合的命题特点:

历史:

1)内容方面:强调考查主干知识、学科基本能力,现实中考查学生对知识学习,知识(背后)的学习心得、悟到的方法和道理。例如说:

关键词一:可行性

关键词二:最大化

关键词三:局限性

2)落实“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到题型中。

3)紧紧围绕“四项能力”进行考查: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

几乎每道题都是由新材料构建而成,如果没有对信息准确理解,就无法调动知识。

地理:

1)指导思想:坚持能力立意,注重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导向。

2)命题素材选择: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关注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从地理视觉解读身边现象。

3)客观题:均贴近生活情境,运用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解决现实问题的类型。

4)综合题:力争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入手,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进行分析。

理由:给不同学业水平的考生提供施展的空间

      帮助落后的考生树立信心

      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因此对于理科生来讲:

 

 

需要注重:

A。打开学科和自己的局限:

例如物理:很多学生怎么学都定型了,定型的因素有:

1.高考中拉分点你拿不下(考老师)

2.高考中注重思维的部分有欠缺

3.加上自己的想当然性格。

因此怎么训练都到一定顶端了。

这里给大家几个打开思路的办法:

1.一定要明确竞争的残酷性,少有不慎,这一科在高考选拔中就失效。

2.拉分点明细话,给大家物理第24题明确的方向:

1)磁流体发电机工作机制

2)形象的方式去理解光电效应发生的过程和规律

3)波粒二象性的讨论

4)原子模型的建立过程

3.实验创新部分在大家手上的资料里。

 

对于化学:

再一次强调:

高考就是要淘汰(80分——93分)这批学生(985211院校)。

因为:

1.性格上觉得自己基础还行,但是缺少追求完美的习惯,考试的时候这里被扣一点那里被扣一点,加起来分数就多了。

2.对要求不高。

3.针对性训练不强。

因此说,对于这批考生来讲,在考前这段时间内,必须要改变,否则化学上等于无优势。

 

生物学科:

考生最大的拉分点在后面的压轴题,建议大家接下来围绕这些内容训练:

 

1.主观题的答题中用到的得分元素。

2.实验部分:

1)变量分析与实验的目的确定

2)实验原理的表述

3)实验选材及实验步骤的完善

4)实验结果的预测及结论的得出

5)实验方案的分析和评价。

   4.清醒定制训练目标。

        考前这段时间,面对大量的试卷,如果仅仅局限于完成任务,或者形式化的训练,那么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有计划、有目的训练,例如:

      (1)训练时间把握和分配能力

      (2)对某道题得分能力专项训练

      (3)对会而不对的情况进行专项训练

      (4)对答题严密性专项训练等等。

       二模仅仅是一次测试,面对二模成绩,考生更应该看到25天后的高考,因为毕竟是考后填报志愿,高考的成绩当然是最重要的,要想更好的参加高考,让自己清醒,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