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菇菌棒满袋后几天开始刺大孔放大气?

 爱老农 2016-05-16
把握好香菇的刺孔通气和翻堆工作,是香菇生产的关键一环。
    香菇是好气性真菌,要想菌丝长得快,浓白健壮,必须有充足的氧气,只有充足的氧气才能降解木质素,转化出菇所需的营养和能量。刺孔通气增加培养料中氧气含量,排除菌丝生长释放出的废气加快菌丝生长,缩短菌丝生理成熟的时间。
    实践证明,正确合理的通气是秋季袋栽香菇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1、刺孔通气的方法
    要三次,一次是在菌丝圈直径10厘米左右时,用直径1毫米的钢针,离菌丝生长的前沿2厘米左右处扎微孔4—6个。
    第二次可在菌丝刚发满袋,大概接种后40—45天,主要在接种口的另一面,刺孔深1—1.5厘米,孔数每袋20—30个。不宜太多太深,孔径太大,否则会失水过多。
    第三次在脱袋前7—10天,俗称放大气,刺孔深度达2厘米,全袋刺40—60个。主要起促进菌丝生理成熟,诱导出菇,排除废气,可减少第一批菇中的畸形菇数量。
    用套袋的菇农,当菌丝圈直径10厘米时可以去掉套袋,代替刺孔,当菌丝生长开始变慢,要及时去袋。
    脱袋太早的话,如菌丝圈只有5、6厘米时,菌棒的杂菌感染率会显著增加。装袋紧气温高时,往往早缺氧,此时可先解去套袋绳,保留套袋。
    脱袋太迟,菌丝会因缺氧而停止生长,严重会造成菌丝死亡。
    2、刺孔需注意的地方
    菌棒堆放密度高的,要分批脱袋,防止产生烧菌。刺孔后几天,因菌丝呼吸作用加强,释放出大量热能,袋内温度高出室温2—3℃,因此室温达28 ℃时,应停止刺孔,防止烧菌。刺孔后注意通风降温。
    含水量高的和装袋紧的可适当刺深些、孔数多一些,相反可少刺。
    在未长菌丝部位、塑料袋拱起部位、瘤状物突起部位、有黄水部位均不能刺孔。
    3、翻堆
    翻堆就是把上下、里外、侧面菌棒互相对调,目的是使菌棒均匀地接触空气、温度、光照等,促进发菌平衡。翻堆可与检查杂菌相结合,及时杂菌和死种菌棒。每隔10——15天可与解套袋口、脱套袋、刺孔等结合。
    为促进生殖生长,在菌丝发满袋后要逐渐增加散射光强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