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年,后九月,昭死。正月,(速)产。孝文王元年,立即死。庄王元年。庄王二年。庄王三年,庄王死。《睡虎地秦简》 公元前250年,就在那位秦国历史上享国最久的昭襄王去世后不到一年,他的次子安国君赢拄在其继位后的第三天也突然暴毙,史称秦孝文王。没有人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正如从《睡虎地秦简》中的得到的资料显示,即使是作为底层官吏的喜,在记录这件事时,也是用了“立即死”这种极度夸张的文字来表达自己对于秦孝文王的速死感到不可思议。是啊,一切都发生的那么突然,和昭襄王那样执掌秦国足足五十六的时间对比,其子孝文王却在登基后不到三天的时间便阖然逝去,一切都是那么的快,以至于很多朝臣转瞬之间就都成为了历史上的那种并不多见的三朝老臣,当然,既然现有的史书中都没有做出任何解释,那笔者便不再多加猜测了,已经发生的,终究还是无法改变了,幸运的一点是,孝文王的逝去,并没有对于秦国造成什么很严重的影响。 而也就是在同年,孝文王之子异人登基,是为秦庄襄王.其实,说起这位庄襄王,那么就不得不引出那个成语了,是的,就是奇货可居的故事,虽然后世将奇货可居的故事传的越来越离谱,甚至将异人之子都传成了是吕不韦的儿子,但这终归都只是传言,既然我们现人都可以一眼看出来的破绽,那个时代作为王族,对于血统传承尤其重视的秦国宗室又怎么可能不会发现呢?所以,对于那个有点奇幻特色的故事,笔者就不多说了,假的终归还是假的,但是,笔者要说的,便是奇货可居真正客观存在的故事,无疑,吕不韦的确是那个时代最为优秀的风险投资家,他孤注一掷般的投资,终于还是成功的让自己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同时,也让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主角之一。 应该说,庄襄王和吕不韦之间的关系的确是那个时代君臣之间最紧密的,无论是吕不韦塑造了庄襄王,还是庄襄王成就了吕不韦,都让他们二者牢牢的绑在了一起,其实,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秦国朝政对于老秦人和老贵族的排斥程度,吕不韦毕竟只是一个外国商人,纵然是巨富,但却依然可以通过自己强大的财力影响到秦庭的决策,甚至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秦国的继承人。而再说吕不韦,前一日还不过是太子近臣,今日便成了大秦相国,说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也绝不过分,但是,反观秦庭之上的其他大臣,属于老秦人的更是寥寥无几,而再说作为庄襄王时期的首屈一指的大将,则毫无疑问是一代名将蒙骜了,然而,可笑的是,就是这位蒙骜,却居然是个齐国人,是的,大家不会看走眼,蒙骜的确是土生土长的齐国人,然而,现在的他,却成为了秦国在那个时代最为勇武和善战的将军,成为了秦国的柱国大将,历史,有时候真的是很戏剧化。 庄襄王元年,使蒙骜伐韩,韩献成皋、巩。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二年,使蒙骜攻赵,定太原。三年,蒙骜攻魏高都、汲,拔之。攻赵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四月日食。王龁攻上党。初置太原郡。魏将无忌率五国兵击秦,秦卻於河外。蒙骜败,解而去。五月丙午,庄襄王卒,子政立,是为秦始皇帝。《史记·秦本纪》 如史书所记,秦庄襄王在历史上也并没有执政多少年,和其父亲一样的短命,不过,比其父强的是,好歹也是执政不到四年的时间,但如果是要和其祖父昭襄王相比的话,则看上去还是非常的短。应该说,自从昭襄王之后,秦国的君主们就仿佛都是陷入了诅咒一般,连续两代的异常短命,好像上天都在试图阻止这个国家,都在努力肢解这个国家,但,令人惊诧的就在于,在不到五年的时候里,秦国虽然连续死去了三位君主,却并没有让秦国陷入混乱之中,磨难愈加深重,秦国反而愈加强大。 而在老贵族被封禁之后,在白起死后,在老秦人纷纷引退之后,支撑起强大的秦军攻势的将领却成为了他国之人,蒙骜,这个在昭襄王时期几乎就是隐形人物的齐国士子,却在庄襄王时期,受到了异人和吕不韦前所未有的重视。对于异人来说,或许只是因为吕不韦的推荐,或许也是因为蒙骜是祖父时期遗留不多的老将。然而对于吕不韦来说,蒙骜或许可以成为他在秦国最有力的支撑者,毕竟,他吕不韦纵然已经是相国了,但不是秦国人的这一点,无论如何都是难以消除的,而要在秦国完成自己的理想,没有军方的支持,则无异于是白日做梦。而恰好,蒙骜也不是秦国人,恰好,在昭襄王时期,由于老贵族的影响,由于老世族的存在,由于白氏、司马氏等老秦人将领的英武,所以,虽然已经升迁至上卿的蒙骜,却始终都难在秦国有独立领军建功的机会,所以蒙骜始终也都是处于受压制之下,于是,恰好在此时,吕不韦需要帮助,而蒙骜也需要别人来成就他,故而,他们二者的结盟便是水到渠成了。 于是,在吕不韦的支持下,蒙骜便也如同曾经的武安君白起一般,开启了其短暂的战争传奇。庄襄王元年,蒙骜首战攻韩,大破韩军,韩国授首,遂向秦国献上皋、巩之地,由此,秦国始设三川郡;庄襄王二年,蒙骜领军攻赵,攻占赵国太原;庄襄王三年,蒙骜引军攻魏,直取魏国高都和汲地,而后,携着大胜之威的蒙骜突然领军直扑赵国榆次、新城、狼孟,短短数月,便连下赵国三十七城,同时,老将王龁也引一军辅助蒙骜进攻赵国上党,很快便取得大胜,由此,秦国初设太原郡。 短短的三年间,曾经在昭襄王时期邯郸战役所失去的,今天,蒙骜都一件一件的帮秦国拿了回来,甚至夺的更加彻底。而从此之后的三晋便彻底失去了地利优势,几乎成为了秦国予取予夺的属国。 只是,当蒙骜通过其彪悍的战绩成为了大秦首屈一指的战将后,达到了其人生的巅峰之际,一件突如其来的大事,便又停滞住了秦军之后将要继续的一系列强大攻势。公元前247年,秦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王,秦庄襄王赢异人在其执政的第三年,突然病逝,终年34岁。 同年,庄襄王中子,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登基,成为了秦国新王,而或许当时的人们不会想到,这个还尚未成年的孩子,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不仅会改变秦国,会改变中国,更会改变那个时代所有人的命运,而今天的人们,提起他时,也不会再用秦王这个称号来称呼他,而是用一个千古以来只有他才有的称号,来表达后人对于他的追忆。 再说此时,也就是公元前247年,如果我们将那个时代的历史发展彻底以时间标注的话,就会发现,此时,距离秦国真正成为秦帝国,还剩下不到二十六年的时间,而距离秦国正式开启统一战争,则还剩下不到十六年的时间,无疑,天翻地覆,中国之变,也就是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彻底改变的。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史记·秦始皇本纪》 以上的这段记录,便是对于当时秦国的一些基本介绍,应该说,嬴政登基时的秦国,论实力,天下第一,论人才,文有吕不韦,武有蒙骜、王齮与麃公等将军,这么大概的看上去,秦国貌似在接下来的统一,都是顺理成章的,要实力有实力,要人才有人才,简直是状态好到不能再好了。但是,事实就是,刚才说的这些人才,在未来真正爆发的统一战争期间,他们基本上已经都不存在了。所以,笔者认为,关于史书中的这段记载,其实,真正重要的就是最后的一句话,即,嬴政初登基,所谓的“委国事大臣”其实就是一句委婉的说辞,说白了就是点名了一个基本事实,即,此时的嬴政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当然,对于普通君主来说,一个才十三岁的孩子,这是必然的,可问题在于,对于一位极富进取心的君王来说,这简直就是对其最大的束缚,所以,之后的几年里,一场席卷整个秦国的政治风暴,又要拉开帷幕了,而这一次政治风暴所产生的,将会是一个辉煌的帝国和一位伟大的君王。 文章的最后,笔者就用明代大思想家李贽对于嬴政的点评,来为接下来的那个更加辉煌而伟大的始皇帝时代开序: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祖龙是千古英雄挣得一个天下。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