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建设

 优雅a 2016-05-16
发布时间:2010/9/114:48:09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
  
  网络文学是一种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文学。这一伴随现代数字化技术而迅速崛起的崭新文学形态能否在人类审美的表意链中,以媒介转型实现艺术的“范式转换”,这不仅需要有丰厚的创作实绩确证自身地位,而且需要有自己的学科形态来表征其理论逻辑和价值律成,以便在理性自觉与理论建构的双重意义上,实现对这一新兴文学历史性“出场”的合法性体认。
  
  学理形态建设的必要与可能
  
  时至今日,可以说以学术自觉建构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是可能的。网络文学,若从1991年4月5日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在美国诞生算起,已经走过了17年时光,中国本土的网络文学发展,如果从1994年我国加入国际互联网公约算起的话,也已积累了14年的文学经验。在数以万计的文学网站与文学主页中,数字化生存的动人景观极大地改变了文学之千年帝国的既有秩序。随着网络文化大踏步走进人们的文化消费视野,传统的纸介印刷文学阵地在“边缘化”的处境中走向萎缩,而网络文学的影响力却逐步扩大。尽管时下的网络文学从总体上还显得粗糙、肤浅和良莠不齐,尚不足以引起人们对它的普遍信任和历史尊重,但起源于都市民间的网络文学正试图用网页挤占书页,用“读屏”替代“读书”,却是当今文学分化和文化改组大格局中已经出现的发展趋势。当社会对这一迅猛发展的文学形态投以疑惑、审视和期待的目光时,理论界就有责任对它的知识谱系、学科范畴、逻辑原点和学理结构等作出理论解答,这不仅可以为建构文艺学当代形态提供丰厚的理论资源,更可以为建设网络文学的理论形态探究学科范式。
  
  关于网络文学的学理结构
  
  学理结构是网络文学学科范式的逻辑框架,它应该包括认识论结构和本体论结构两个相互影响的逻辑层面,前者将构成网络文学理论形态的纵向结构,后者则形成其横向结构。2003年出版的《网络文学论纲》在廓清和建构网络文学基础理论方面做了一次初步尝试。该书主要是从认识论的纵向结构上来厘定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的,即从主客认知的二元逻辑出发,以纵向时空的视角解析网络文学的逻辑层面,分别阐释网络文学的生态条件、文化依归、人文精神、学理品格、生长样态、主体视界、创作嬗变、接受范式、功能形式和发展前景等问题,以此构成全书的核心内容。通过对这些基础理论问题的形上分析,为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学探询一个认识论的阐释框架。但这个认识论的理论框架仍然是基于传统文论模式的思维预设,尚存在着研究对象的不周延性和阐释目标的非针对性等问题。因而,建构网络文学的基础理论离不开横向的本体论逻辑追问。
  
  随之出版的《网络文学本体论》正好弥补了这一理论空缺。这部论著运用本体论哲学思维探究网络文学时,借鉴“回到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方法和“存在先于本质”的本体论追问模式,聚焦网络文学“如何存在”又“为何存在”的提问方式,选择从“存在方式”进入“存在本质”的思维路径,从现象学探索其存在方式,从价值论探索其存在本质,即由现象本体探询其价值本体,解答网络文学的存在形态和意义生成问题。
  
  本体论的学理结构首先揭示的是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旨在找到其本体存在的显性结构。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所形成的从存在方式到存在本质的有序递进、彼此交融,以及这种本体论学理形态与前此描述的认识论学理形态之间的相互映衬又相互补充,这两种理论逻辑一横一纵所构筑的思维构架,庶几可以成为建构网络文学理论的基本学理模式。
  
  关于网络文学的知识谱系
  
  网络文学是依托于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而形成的,较之传统文论,网络文学理论蕴含了更多的技术含量,其知识谱系通常要以计算机操作和数字化技术概念为生成源头。一般而言,基于网络技术的知识谱系涉及的常见概念有:赛博空间、虚拟真实、多媒体、超文本、链接设计、非线性、交互性、比特、万维网、搜索引擎、IP地址、TCP协议……以及覆盖几乎所有学科、领域、行业的各类网站和网页名称等。隶属计算机操作的知识谱系的术语就更多了,如登录、注册、在线、确认、回复、发送、复制、粘贴、上载、下载、点击、刷新、跟帖、删除、更新、升级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升级、电脑硬件和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这些知识谱系的概念还会不断涌现出来。
  
  对于网络文学的理论建构来说,我们更需要廓清这些知识谱系中与艺术审美性能直接相关的概念和范畴,最常见的如“数字艺术”、“超文本小说”、“多媒体文本”、“电脑小说”、“电子说书”、“超链接设计”、“虚拟真实”、“赛博空间”、“博客文化”、“IT思维”等等。这些基于电脑网络技术滋生的与网络文学和数字文化密切相关的概念,由于其技术含量对艺术审美的渗透与移植,已构成网络文学理论范畴的知识平台,它们对构建网络文学的基础理论具有“砖石”的作用。必须注意的是,在新概念的移入和使用过程中,我们既要防止工具理性的技术覆盖,又要避免人文守成的技术排斥。
  
  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说:“不连续性、断裂、界限、极限、序列、转换等概念的引入给整个历史分析提出的不仅是程序问题,也是理论问题。”当网络使文学产生知识谱系和机制范式的双重转换,当文学在网络里消解了惯例、走出了原有体制的围城,并试图重建自己的文学原点的时候,技术的“格式化”和文学理念的重新“洗牌”只是转轨期的文学投给历史的一个动荡的背影,只有对“文学是什么”、“文学写什么”、“文学怎么写”、“文学干什么”等“元命题”作出有效解答,才会有对网络文学的学理建设的原创性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中国社会科学院报)(欧阳友权张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