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康》五月刊中 |记者:余弘阳 出租车在我国已经有了100余年的历史:从平民不可及的“高档出租”到招手即停的“面的时代”,从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出租车市场到互联网时代催生“专车”业态……在出租车新一轮改革启幕之际,回首中国出租车行业百余年的“前世”与“今生”,不禁让人感叹社会发展的迅猛。 不过,总体来说,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很多出租车业务都是为外宾服务的。以广州为例,出租车专门负责接待来穗的外国元首与高级官员、参加交易会的外商、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等等,被誉为广州市的“国宾车队”,需要外汇券才能乘坐。 在西安市当“的哥”18年的刘军航如今说起这个行业很是感慨,“屁股不离座位,双手不离方向盘,走进饭馆要碗面、喝杯水、抽支烟,不敢超过20分钟。谁敢休息?打个盹一耽误,就可能赔钱。” 而就在不久前,有消息称,有关部门将对互联网专车市场出台规范,并将产生“地震”级的影响。究竟新一轮的出租车改革方案如何,人们拭目以待。 ![]() ![]() ![]() 解读中国 |
|
来自: 昵称27494174 >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