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家精要丨五适宜针法及其机理研究

 君临天下169 2016-05-16

五适宜针法及其机理研究

—匡培根临证经验

匡培根(1924-2011),女,江苏无锡人,1924年生于中医世家,1949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自五十年代起即从事针灸临床,总结出“五适宜刺激法”,共发表有关针刺研究的论著20余篇。曾获科技成果奖19项,20 世纪 50 年代奉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301 医院)组建神经内科,被誉为该院创业者之一。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脑系科主任、教授,全国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副主任委员。著名神经内科专家


一、学术特点和医疗专长
1
总结“五适宜刺激法”

   匡氏认为按循经取穴原则选取穴位,并结合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病理与临床症候选取穴位及运用手法时,均须做到五适宜:即穴位刺激点的选择要适当;刺激方向及深浅要适中;刺激度要适量;刺激时间要适度;刺激的体位要适合。具体作法如下:

(1)刺激点的选择:本“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之论,按神经点与运动点取穴。例如①小儿麻痹后遗症:根据主要受损之肌肉、肌群选穴组方(以下肢为例可参考表1?2及图1) ②小脑共济失调:取华佗夹脊穴,从第一胸椎旁开0.5寸起,左右交选,每隔一个棘突取一个穴至第五腰椎,共取穴6~8个,配穴曲池、环跳与承山。③面瘫(周围性为主):颜面神经总干、上、中、下干以 及颜面表情肌之运动点(口与眼轮匝肌、唇方肌、额肌者为主),每次取3?4 穴,初期以神经点为主,辅以相应的运动点,在显著好转后,以运动点为主(见图2 )。 ④偏瘫:上肢取穴肩髁、曲池与合谷;下肢取穴环跳、股神经点、阳陵泉为主;伴内翻下垂足者取腓骨长、短肌的运动点(见图1)。

(2)刺激的方向与深度:一般使针体在肌肉内至少存有1?3cm,以利通电时有足够的接触面。针刺神经点时,直刺或顺神经干走行方向。针刺运动点时,顺肌肉走行方向,或根据需要可穿过二块或二块以上肌肉。针刺穴位时,头面部者斜刺;四肢者直刺、深刺,能透穴者则透;躯干者如华佗夹脊穴针尖稍向内成30°角度(向脊柱方向)刺入,进针后遇骨稍退出1?2mm。

(3)刺激强度:针刺得气后,即通电,根据不同疾病,分别使用不同頻率的脉冲电流(每秒0.3、1、15、25、75次),一般来说,偏瘫与小脑共济失调以每秒0.3?1次者为佳,面瘫与小儿麻痹后遗症以每秒25?75次者为佳。电流强度要求:①患者能忍受并感舒适为宜;②能使肌肉及关节呈节律性收缩 (如在治疗偏瘫与小脑共济失调时),但在治疗面瘫或纠正各种畸形时,宜使肌肉呈强直性收缩较好。

(4)刺激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但在治疗开始阶段,可每日治疗二次,二次间隔为2 ~ 4小时,在二次通电之间应作功能锻炼。

(5)刺激时的体位:为方便针刺,除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外,还必须注意将患肢放在有利于麻痹肢体进行功能锻炼的位置上。在纠正肢体畸形时,如纠正足内、外旋时均宜卧位,纠正足内旋时下肢宜放于外旋位,纠正足外旋时则反之。 又如纠正足内翻或足外翻时取坐位,足摆正、踩平为宜(见表1 — 2)。

   在五适宜刺激的基础上,治疗运动障碍必须配合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时,必须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每日3?4次,毎次15?60分钟)。运动量的大小,锻炼项目,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逐步加强,但在偏瘫患者,必须注意心血管状态,在心血管功能允许的范围内锻炼。



 图1下肢肌群取穴图


 

 

表1 小儿麻痹后遗症洽疗剌激点的选择

功能障碍

主要受损的肌肉或肌群

相应剌激点

辅 穴

体位


髋伸无力

臀大肌、願绳肌(股 后肌群)

臀大肌运动点、殷门、承扶

坐骨神经点

俯卧位

髋屈无力

髂腰肌

肾俞

股神经点

坐位


髋外展无力

臀中、小肌

臀中肌运动点

坐骨神经点

俯卧位

髋内收无力

内收肌群

五里

肾俞、气海命、大肠俞

坐位

大腿外旋无力 (行走时足内旋)

梨状肌、闭孔外肌、 闭孔内肌、臀大肌、 臀小肌、臀中肌的后 部、髂腰肌

坐骨神经点(直刺、深刺达骨)

臀中肌运动点(向坐 骨神经点方向深刺).

俯卧、下肢 外旋位


大腿内旋无力 (行走时足外旋)

臀中、小肌

臀中肌运动点

臀中肌运动点下1寸

俯卧、下肢 内旋位

膝伸无力

股四头肌群

股四头肌运动点

股神经点

坐、伸膝

膝屈无力

蝈绳肌 (股后肌群)

殷门

坐骨神经点或有关 穴

俩卧、屈膝


内翻(外翻肌力 弱)

腓骨长、短肌

腓骨长肌运动点

光明穴

坐、屈朦脚 踩平

外翻(内翻肌力 弱)

胫前肌、胫后肌

足三里或胫前肌运

动点

胫前肌运动点下1寸

坐、屈膝脚 踩平

下垂(足背屈力 弱)r

胫前肌

足三里或胫前肌运动点

胫前肌运劝点下1寸


坐、屈膝脚 踩平

足跟离地(胫前肌力弱、跟腱挛缩)

胫前肌

足三里或胫前肌运动点

足三里下1寸或胫 前肌运动点下1寸

坐、屈膝

脚踩平


踱曲力弱(常伴 大足跟畸形)

小腿三头肌

腓肠肌运动点

三阴交透悬钟

坐位

卧位


注: 如同时刺激二组肌肉,则可每组取一穴,但纠正足畸形,两电极必须接在机能相同的一组刺激点上。如小腿之前侧、外侧及后侧三组肌群全部受到严重损害,可取胫神经点、殷门、委中及阳陵泉。如整个下肢有严重损害,则可取股神经点与坐骨神经点,并与腰部俞穴轮流,总之选穴与组合要少而精。此外,通电治疗时,辅穴也要选择使用。


表2常见畸形足治疗的选用与组合

常见畸形足

影响行走功能的主要受 损肌肉或肌群

选穴与组合

体 位

内翻下垂足(伴或不伴 跟离地)

腓骨长、短肌

腓骨长肌运动点与光明

屈膝足踩平

外翻下垂足(伴或不伴 跟离地)

胫前肌

足三里或胫前肌运动点 及其下1寸

屈膝足踩平

跟离地

胫前肌力弱、跟腱挛缩

足三里或胫前肌运动点 及伸姆长肌运动点

屈膝足踩平

足下垂

小腿前群飢

足三里或胫前肌运动点 及伸姆长肌运动点

屈膝足踩平

大足跟畸形

小腿三头肌

腓肠肌运动点及三阴交 透悬钟

坐位

卧位


    用以上方法治疗,一般需要1~4疗程,每疗程10?12次(每日1次),休针3?5日,可重复进行。经统计前述四种病的治疗效果是较为满意的。如小儿麻痹后遗症551例(病程3月?58年,以10?14年为最多),显效以上44.1%,好转39.9%,有效率达845%。用体针者55例,显效以上29%,好转41.8%有效率 70.8%。知热感测定法治疗25例,仅28.5%好转。小脑共济失调20例(病程2 月?14年)显效以上50%,好转15%,有效率达65%。周围性面瘫100例〔病程均在3月以内),平均21天,基本治愈80%,显效5%,好转8%,有效率为93%。用体针者40例,基本治愈70%,显效5%,好转10%,有效率为85%。偏瘫25例,(病程均在3月以内,平均2.6天,均意识清楚,但不能独自行走)经1次治疗 就有36%患者能独自行走,7次后76%患者能独自行走。而使用常规手法针刺在第1次及第7次治疗后,分别仅有4%及39%能独自行走。

附:疗效标准(经过1?4个疗程治疗): 

(1)脊髓前灰白质炎

  基本治愈:①凡跋行、易跌倒者——经治疗可远行,行走不跌倒,甚至能跑能跳者。②凡扶行(扶腿或扶拐)者——经治疗可不扶腿或扶拐,并能远行。

  显著好转:①凡跛行、跌倒者——经治疗可远行,跌倒减少。②凡扶行者——经治疗可不扶行但不能远行。

  好转: ①凡跛行、跌倒者——经治疗,肌力略有增加。②凡扶行者——经治疗,仍扶行但比前走得远。

  无效: 未达到上述标准者,及包括未满1?4疗程而终止治疗者。

(2)面瘫

   基本治愈与痊愈:①功能完全恢复正常。②静止时、微笑时、大笑时虽仔细观察也不能发现面部有不正常(痊愈)。③静止时完全正常,微笑及大笑时略见鼻唇沟稍平(基本痊愈)。

   显著好转:①功能大部分恢复,不影响日常生活。②静止时显示面部正常,但笑时口角歪向健侧。

   好转:①功能部分恢复。②静止时显示面部不正常,但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进步。

   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3)小脑共济失调综合征:

   痊愈:完全正常无任何阳性小脑系统体征。

   显著好转:①不能坐或坐不稳者一经治疗能作短距离行走。②不能拿匙吃饭者经治疗能拿匙或拿筷吃饭。③行走不稳者一经治疗比前行走更远更稳。凡符合上述三条中之一条者均属显著好转。

   好转:①不能坐或坐不稳者——经治疗能坐稳,并能做短距离扶行。② 不能拿匙吃饭者——经治疗能拿匙吃饭,但仍需稍加帮助。③行走不稳者——经治疗在室内行走比前远。

   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者。

2
结合临床研究针刺机理

   (1)耳针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与耳穴导电量的变化:头痛时,耳廓导电量能否反映其变化,以及主要在耳穴头区中哪些穴位反映出来?为了提供耳针治疗时之参考指。标及是否可以通过耳廓导电量的变化,来判断头痛及其程度,以利治疗。根据这一设想,匡氏利用经络探测仪测定了42例神经衰弱的头痛患者,发现 头痛时耳廓头区之枕、额、颏显示痛点〔以枕、额为著),并伴有导电量的变化,头痛程度愈重者,导电量愈髙,其平均值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故对此类患者进行耳针治疗时,可选用上述穴位,其导电量的变化可供判断头痛(尤其是重度头痛者)及其程度的客观指标,以100微安作为正常界限值,测定 结果,重度头痛者的准确性可达95%

    在这基础上,匡氏又进一步观察了针刺耳廓头区痛点(经穴)治疗头痛的临床效果与导电量变化的关系。其方法及效果如下:①用经络探测仪找到痛点进针,针刺处感觉痛、热、胀、麻等;②如用螺旋状耳针,进针后用橡皮胶布封住,以免耳针脱落。留针2?4日。在留针时,若出现头痛,嘱患者自行按压之。

2次埋针间休息1?2日。③若用毫针,进针深度为1?2mm,不贯穿耳廓,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捻转1次,每日治疗1次。在末次治疗去针后之 次曰评定疗效。临床疗效分为三级:即消失、减轻、无变化。结果,42例头痛患 者中,重度与中度患者中头痛消失者分别为47.1%及68%,减轻者分别为68.4%及31.6%,轻度者100%消失。总消失率为64.3%,减轻率为35.7%。若以耳穴导电景为客观指标,对耳针治疗前行预测试验,不同疗效的头痛患者其治疗后的平均导电量均比治疗前低,且头痛消失组治疗前的导电量比头痛减轻组低,这也说明疗效与治疗前导电量数值的大小有一定关系。故耳穴导电量不仅可反映头痛程度与疗效,且在治疗前可作为预测耳针效应的客观指标,从而有利于研究及提高中西医治疗头痛的疗效,并且耳穴导电量的测定有可能成为研究个体特异性方法之一。


(2)神经衰弱与原穴皮肤电阻:内脏有病能使相应经络发生变化,且其变化可在相应经络之原穴反映出来。匡氏对83名神经衰弱患者进行了治疗前、中、后原穴的皮肤电阻测定,藉以观察神经衰弱和经络的关系,结果,83名神经衰弱患者中原穴有变化的病经有236条,平均每人2.84条,治疗中,共有59条,平均每人0.71条;治疗后只有43条未能恢复,平均每人0.51条。即通过24日治疗包括 循经治疗,恢复193条,恢复率为81.75%。在236条病经中,其中以肾、三焦、肝、胆四经呈现病经为最多见。肾病症候可表现为精神不振、健忘、头晕、耳 鸣、眼花、腰酸、腿软、无力、食欲减退等。肝阳偏亢的病人多急矂、易怒、眩晕、头痛、失眠;肝阴不足可见头痛、头晕、耳鸣、视物模糊。胆虚可产生头晕欲呕、易惊少寐;胆实可见目眩、耳鸣、头晕、胸满胁痛、口苦、呕吐苦 水、易怒、寐少梦多。三焦,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三焦功能正常与否涉及整个脏腑功能。所以,上述四经所产生之症状,基本上与神经衰弱症状相一致。故匡氏认为肾、三焦、肝、胆各经原穴皮肤电阻变化是神经衰弱症在体表的反应。

经过治疗,随着病情的好转,相应病经原穴的电阻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表现为在治愈及基本治愈患者中(共71例,占88.5%),其病经恢复率髙,分别为94.9%及85.3%;显著好转以下者,病经恢复率低,其差异有极显著意义。以上说明疗效与病经的恢复关系确为密切。匡氏认为原穴电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神经衰弱治疗前后病经的变化以及神经衰弱的恢复程度。在目前对于神经官能症患者缺乏操作简单、结果正确的客观指标时,以经络测定原穴电阻的变化,是值得今后探索的。

(3)针刺与血浆多巴胺-β-羟化酶(DBH):匡氏观察了 64例功能性及血管性头痛患者(均经神经科专人负责,详细询问病史,体格及神经系统检査,并经脑电图、脑血流图,必要时腰穿等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并在针刺前未服用过任何药物者)。针刺取穴:双合谷或内关,加太阳或风池。手法捻针,进针后捻转约1分钟,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留针15分钟,起针前再检转1分钟。64例患者中,针刺当时呈轻度头痛者55例,中度者9例。在针刺治疗前和起针后 15分钟,分别取静脉血,测血浆DBH。结果:64例患者中,针刺后头痛有不同程度减轻者49例(76.5%)。经针刺面有效的49例中,血浆DBH含量有下降趋势;在无效者中,有上升趋势,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这可能与病例尚少有关。

此外,匡氏还对另一组头痛患者(也是功能性与血管性者),进行当归液穴位注射治疗,观察血浆DBH的变化。治疗方法:取20%当归注射液行背部俞穴注射。根据头痛部位选取俞穴:前头部取八俞〈第八胸椎旁开1.5寸)、胃俞;颞部取八俞.胆俞;后头部取八俞、肝俞、膀胱俞;头顶部取大椎、八俞、肝俞。 刺激方法,以注射针(22号)直刺,进针约1cm,当针刺部位出现酸、胀、麻、 沉等得气感时,注入20% 当归液,每穴1.5ml,每次取四穴。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0分钟取血测血浆DBH。治疗第一次时的即时效应为:当时有头痛的36例中, 治疗后半小时即有不同程度减轻者22例。同时发现凡头痛而治疗有效者,治疗后血浆顶只含量显著下降,而治疗当时无头痛者及治疗时头痛而治疗后无效者,血浆DBH变化不显著。

匡氏还对30例内伤头痛,按经络辨证治疗,并研究其疗效与血浆DBH活性的关系。30例中,阴虚头痛12例,肝阳头痛8例,痰浊头痛10例。用20%当归液背部俞穴注射,以22号皮下注射针直刺进针1cm左右,当针刺部位出现酸、 胀、麻、沉等得气感时注入20%当归注射液,每穴1.5ml,每次以八俞穴作为主要镇痛穴,然后辨证论治,选择不同俞穴相配。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5分钟测血浆DBH。即时效应以阴虚头痛组显著优于肝阳头痛和痰浊头痛组,而肝阳头痛组与痰浊头痛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说明经络辨证论治对阴虚头痛的疗效较好,肝阳次之,痰浊头痛最差。治疗前除痰浊头痛组的DBH活性显著高于肝阳头痛组外,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治疗后,除阴虚头痛组外,其他各组血浆DBH活性下降不显著。

DBH是去甲肾上腺素合成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合成酶;有人认为测定血浆DBH活性,可作为检查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指标。从以上三组实验来看,不论针刺治疗、当归液注射穴位治疗,或循经取穴或按辨证论治,凡有效者中,DBH均有下降趋势及显著下降。说明针刺穴位或穴位当归液注射,均能通过交感神经 系统起到调整作用。


(4)针刺与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RBCACHE)及甲皱微循环:针刺治疗头痛的镇痛效能是否也有外周胆碱能系统参加,众所周知,乙酰胆碱是在胆碱酯酶的作用下,水解失活,因之有人认为测定RBCACHE可作为皮映外周胆碱能系统活动的指标。匡氏测定了针刺治疗头痛时RBCACHE活性。选头痛患者功能性与血管性者)53例。电针方法:电针双合谷,加太阳、阳自或风池。电针刺激仪(北航-6型;波型-1、间动频率14次/分、固定频率F1 = 0,变动频率 F2=20次/分),刺激15分钟,并在电针前、中、后,均各捻针(约200次/分)1分钟,强度均以患者能耐受为度。进针前及刺激后测RBCACHE,同时观察甲皱微循环变化,以了解电针治疗头痛时,针刺对外周血管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全组53例中,电针后即时有效者45例(84.9%),无效8例(15.1%)。在电针有效者中,经治疗34例RBCACHE活性下降,1例无变化,10例升高;在无效的8例中,RBCACHE有3例下降,5例上升。两组比较,有效者中RBCACHE下降者居多,无效者中以升髙居多,两者差异显著,并且还发现有效者中, 针刺后RBCACHE含量之平均值与电针前比较显著下降;无效者则显著升髙。又从甲皱微循环发现,有效者治疗后甲皱微循环速度显著加快。提示外周胆碱能介质参与了针刺镇痛的调节。

另外,匡氏还对另一组65例血管性及功能性头痛进行了耳针治疗,观察其疗 效与RBCACHE活性的关系,65例中耳针治疗时,头痛发作55例,10例处于头痛间歇期。耳针治疗方法:按头痛发作期头痛之部位取双侧相应耳穴外〔如前头痛取额,颞侧痛取太阳,后头痛取枕),同时均加用枕小神经点,皮质下及神门穴。以30号针直刺,进针深度为1?2mm,进针后捻转1次,留针15分钟。头痛间歇期按头痛时常出现之头痛部位取穴及配以相应穴位。结果经耳针治疗后,当时头痛减轻或消失者42例,无效13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即测RBCACHE发现头痛发作期55例中,经耳针治疗有效者,RBCACHE显著下降,无效者,则有上升趋势,但无显著差异。头痛间歇期组,经耳针治疗,RBCACHE无显著变化。

临床实验研究表明,凡是针治有效者,均有胆碱能系统及去甲肾上腺能系统之变化,并伴有微循环变化。说明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部位的针刺治疗,均可能通过上述二个系统起着调整经络功能,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二、医案选


例1 :脑外伤后遗症

康X X,女,18岁。

患者因在农村劳动受外伤,昏迷四十五天,抢救后,遗有行走不稳,说话含糊不清,于 1971年2月12日来针灸科就诊。神经系统检査:复视,说话含糊不清、单调、呈爆发样,别人难以听懂,四肢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弱,均以右侧显著,指鼻试验及跟膝肢试验不稳率, 也以右侧明显,严重醉汉步态,伴强哭强笑。诊断:颅脑外伤后遗症。患者颅脑外伤之病变是较广泛的,在诸后遗的症状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矛盾是小脑共济失调综合征。故用五适宜刺激法进行治疗。

处方:华佗夹脊穴,双侧环珧与曲池。

治疗经过:华佗夹脊穴,从第一胸椎下旁开0.5寸,左右交选,每间隔一个棘突取一个穴,至第五腰椎共取穴6?8个,进针时针尖稍向内成30。角度,进骨后稍退出进针后大幅度捻转1?2次,留针,针感要上串至头,下串至腰骶都。环跳,直刺深刺遇骨后,稍退出1?2mm,大幅度捻转1~2次,针感串至足,留针,电流頻率,0.5?1次/秒。电极极量:左右上下轮流交选。一个电极在肢体的左侧,另一电极則在对痛华佗夹脊穴。在华佗夹脊穴的电极由下而上每10分钟换1次。在环跳或曲池的电极每15分钟换1次。通电留针时间60分钟。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每12次为一疗程,休息3?5天后,可重复。在采用本法治疗3次后,患者能站稳1分钟,一个疗程后,能较长时间站立,较前行走稳而快,说话能被人听懂。

注意事项:①通电后必须将电流调整到一定强度使肢体的肌肉有明显的收缩活动,如小 脑体证左右不对称(一般对称),症状重的一侧可通电时间长些。注意针勿脱出(由于肌肉收缩,易使针脱出),所以每次换电极时都要注意将各针重新刺入至原来深度,并且将大搞度捻转1?2次。②功能锻炼不可忽视,需1?2小时,锻炼项目有:学站、行走、下蹲动作、指鼻动作及快速重复轮替动作等。由简而难,顺序增加运动量。

【按】小脑共济失调综合征的治疗,匡氏体会用五适宜刺法中的低頻电集中刺激穴位法加上功能锻炼,疗效较佳。


例2 :眩晕(原发性高血压)

高X X,女,43岁。

患者因半年来经常头痛、头晕、心悸,来本院门诊,经内科及神经科检查,诊断为原发 性高血压,曾服用中西医降压药,但血压下降不显著,并经全休一周后仍未降至正常范围, 血压经常波动在170?140/140?100mmHg。

处方:调压点(线)。

治疗经过:病人取坐位,侧面向医务人员,头向正前方向水平注视。调压点(线)位于 耳垂水平线后,胸锁乳突肌前1/3与中1/3交界处,并自此至该肌之前、中1/3交界线以下0.5?3cm之内,均为调压点之进针点。直刺进针,遇骨后稍退出。进针深度:成人一般2?3 cm。

手法:小幅度轻捻转2?3次,以后根据血压下降情况每隔5?15分钟再小幅度轻捻转 2?3次,留针1?2小时后起针,起计时轻轻捻转退出。针感:必须使之放射至同侧头部,伴随头部清凉感。针刺后:20分钟血压124/96mmHg;30分钟血压130/92 mmHg;45分钟血压128/88mmHg;2小时血压112/84mmHg。同时,患者感觉头脑“清楚”舒适。随访观察:患者共针刺治疗4次,于第一次针刺后感到症状显著减轻,于次日就恢复全日工作,并停止一切降压药物,虽工作十分紧张,但症状却逐渐消失,血压一直在正常范围。一月后门诊随访,血压130/90mmHg。半年后随访,血压仍然正常,从未波动,主观感觉良好。

【按】以本法治疗了高血压患者30例。血压下降均可在针刺后短时间内出现。除用“调压点”为主的五适宜刺法可视血压下降幅度,选用内关穴。


读而思

duersi


不学无术,急于求售,医之过也。(清·喻昌《医门法律·明络脉之法》)



本文摘自《全国高级针灸进修班》教材,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培训中心(微信公众号wfas-edu)整理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投稿邮箱:wfasedu@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