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数硅藻泥的五大罪状,硅藻泥就是一个怪胎!

 workit99 2016-05-17

在墙面材料中,硅藻泥是一个怪胎,小编从来不建议用户选择这个产品,为什么呢?不妨列举一下硅藻泥的五大罪状:

第一大罪状:伪环保

硅藻泥号称带有“分子筛”,能够吸附室内的游离甲醛、苯、氨、氡、TVOC等有害物质。其实呢?能够吸附不假,但不分解就是罪过了,本来甲醛等有害物质还能够通过开窗通风释放出去,自从用了硅藻泥后,甲醛等有害物质就在墙上安家了,就好像吸饱甲醛的活性炭包一样,反倒成为了污染源。

还有人说硅藻泥自带什么离子交换功能,可以分解有机物,更是扯淡了,这类的产品号称能够释放负氧离子(其实有很多硅藻泥还加入了光触媒),但是,光触媒如果要发挥作用必须要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才能够进行,试问,铺在墙面以后,就表层的那些光触媒能够有多少呢?至今为止,除喷剂类光触媒产品外,就连专门治理污染的其他合成型光触媒产品的净化效果都不是十分理想,何况硅藻泥呢?

第二大罪状:市场混乱

现在很多硅藻泥在墙面上的展示形象色彩缤纷,但很多消费者不知道的是,有些所谓很大的“硅藻泥”企业,在他们的“硅藻泥”出厂时,颜色是灰白色的。工人在施工现场临时调和色素和硅藻泥这两种物质以满足人们对各种颜色的需求,这样一来,污染就变得更加严重。

市场上有许多所谓的“硅藻泥”实际上与硅藻土没有任何的关系,有的甚至将液体涂料、液体壁纸、墙艺漆、质感涂料、仿瓷面、石膏面、砂岩等等建筑材料一夜之间全部冠上硅藻泥的美名,挂羊头卖狗肉,混淆视听,不但毁坏了硅藻泥的名誉,扰乱了硅藻泥的市场,对消费者也造成了误导。

第三大罪状:价格虚高

很多所谓“硅藻泥”厂家由于不懂真正硅藻泥的生产技术及原材料配方,只好用现成的腻子粉的原料加点沙子、化学胶黏剂、白水泥,再加一点硅藻土下脚料(加不加均可)。这样调和出来的产物只能姑且称为涂料,半点硅藻泥的功能与特点都不具备。说这些厂家不懂真正硅藻泥的生产言犹不及,应该说这些厂家根本就不懂何为真正的硅藻泥。这些随意混合出来的涂料价格非常廉价,核算一下每平方米不到5元钱。商家将这些涂料发货给经销商,大概为10元/㎡ —15元/㎡。经销商在代理的区域可卖几十元也可卖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视客户的讲价能力而定价或是搞打折促销活动。

第四大罪状:硬度不够

硅藻泥毕竟是“泥”,其硬度与瓷砖等根本无法相比较,据许多人反映,当年装修时使用的硅藻泥被碰撞后还会碎成一块一块的掉下来。

第五大罪状:难以清理

硅藻泥本身的结构是纳米的蜂窝状结构,吸附性很高,导致很容易吸附灰尘,却又无法清洗,一旦用水擦拭可能就会直接吸附到分子结构中去,起不到清洁的作用。

估计小编这篇文章又要遭到硅藻泥厂家的恶意攻击了,但小编只想说一句话:奉劝某些厂家,你可以挣黑钱,但别拿别人的身体健康为代价。仅此而已。

当然了,又不能把全天下的硅藻泥打死,有没有好的硅藻泥?我不否认,但太稀缺了,业主们能够轻轻松松的买到?你认识某某生产硅藻泥的老板?我只好恭喜你了。小编上面的配图很漂亮吧?但还是那句话:图片很漂亮,选择需谨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