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就是无,无就是有!

 辷盀 2016-05-17

有就是无,无就是有!

国的门一般都有两扇,我请问各位:门为什么有两扇?因为如果只做一扇就惨了,做得太大,小孩推不动;做得太小,东西放不进去。所以门一般有两扇才比较方便。中国人讲一就是二,讲二就是一,一个门由两扇组成,阳跟阴也是门的两扇,代表《易经》。《易经》有两扇门,一个阴一个阳。阴阳易之门,这点我们已经很熟悉了。

那么,道也有两个门,是什么呢?就是“有”跟“无”。老子很坦白地告诉我们,“无,名天地之始”,无用来讲天地的开始。天地的开始是混沌,所以我们今天常常讲盘古开天。而“有,名万物之母”,万物都是有了以后,才不得不给它一个名字。这个“不得不”是很重要的。我们不得不说这是桌子,有人要把它当作床用来睡觉,也可以。它不是一定要当床,也不是一定要当桌子。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是从有开始的,但是天地是从无开始的,因为有了天地的时候,还没有万物。现在科学家已经证明,天地处在一片混沌未开的状态时,是无法生万物的,更不要谈到有人了。

我请问大家,无,是不是零?当然不是零了。如果无是零,那就叫零好了,干吗叫无呢?零永远是零,除非加上一个一,否则它永远是零,一百个零还是零。可见无跟零不一样。

所以,无的作用远远超过有,可是我们人类很奇怪,认为“有”最要紧,“无”却没什么用。可见,人类说自己很会选择,其实不然。

“无”就是什么都有,“有”就是只有这么一点点。“无”是无边无际,“有”是很有限的,迟早会用完。你看妈妈肚子里面本来什么都没有,哪里有一生下来装个小孩的?可是后来她怀孕了,然后胎儿慢慢长大。如果她没有受孕,那怎么生也不生不出来。所以,先有“无”,然后才有“有”。而“有”返回去,回到“无”,整个过程就是生生不息。

我们常常存有“无”的概念,才能够发现天地的确很奥妙;常常存有“有”的概念,才能够发现千变万化的现象。这两个,一个叫作妙,一个叫作徼,其实是一样的,并没有分别。妙是什么都看不见,没有痕迹,说不清楚。徼是看得见,有痕迹,大致上可以说得清楚,这是在讲有跟无。

老子告诉我们,“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只不过它出现以后,我们给予了它不同的名字而已,其实有就是无,无就是有,并没有不同。但是现在,我们大部分人不能接受。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怎么可能有就是没有,没有就是有呢?中国人常常讲一句话,很多人没有办法了解,即吃亏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亏。如果有一天你领悟了这句话的含义,就会心平气和,就不会生气,不会争,也就进入老子的境界了。我们现在就是自认为聪明,才会有无尽的烦恼。

“同谓之玄”,“同”后面也要加上一个逗号:同,谓之玄。明明不同为什么同,这就是玄妙之所在。一个人不明道的时候,他认为不同就是不同,一旦明道,就知道一切都是同。当你得到好处的时候,已失掉太多的东西;当受到挫折的时候,却获得了太多的东西。但是一个看得见,一个看不见,如果我们只注意看得见的部分,就很生气;如果能够不执著于有,进入无的境界,就知道自己得到了很多好处,进而心平气和了。

应广大易友的热烈要求,《曾仕强教授首次逐字逐句详解道德经》微课即将于近期隆重推出,有趣、实用、犀利,带你轻松掌握帝王学的至高智慧,请关注良心学堂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