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来!小安有个养生秘密告诉你!

 小雨点为我爱 2016-05-17


1
2

我们要的是健康,而不是疾病。《孟子·告子上》中说:“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意思是说对于一棵树,人们还要照顾它,适时地修剪、浇灌,而对于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爱惜和保养,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做的是在平时多关注身体的健康情况,在未病时注重保健,而不是等到生病了才想方设法消除疾病。”

3

还有些人,“他们也关注健康,注重保健,但就是关注的时间晚了些。有位知名的企业家说:我只有真正得了严重的病,躺在手术台上,把自己的命交给医生的那一刻,才真正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生命是那样的脆弱,人在生病时时那么的无助。以前,我没有真正的体会到病来如山倒的可怕,现在,我终于知道了,所以现在我的保健工作做得比谁都好。可惜的是,身体经过这场浩劫,永远也不可能回到过去那个生龙活虎的状态了,我知道的还是太迟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总是错误地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情,自己现在还年轻,身体壮,应该先忙事业,等老了退休了再去养生。殊不知养生是没有年龄界限的,人老时应该珍惜身体,真正到了老年,再去研究和遵循养生之道就为时太晚了。

一个人的健康,就像雪山一样,看上去巍峨伟岸,却随时有崩塌的可能。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越是工作忙,越要保健,而不要等到失去健康甚至生命时空留遗憾。

对待身体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1

著名中医保健大师说:“对待自己的身体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应该关心它、帮助它、引导它、锻炼它,不要漠视它、压抑它、强制它、仇视它。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我们就给企业倾听他的诉说,而不是要一棒打死,或者交给警察、送进监狱,当然也可放任自流。身体是自己的,犹如孩子是自己的一样,疾病就是孩子的恶作剧,是孩子野性的一种宣泄,它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可以转化为成长的动力。但我们往往敌视和恐惧这种能量,不惜耗费更所的能量来清除它,这无异是一种疯狂的自相残杀。”

的确身体就像我们的孩子,当孩子淘气不听话,犯了错误时,我们不能采用暴力拳打脚踢,而是要循循善诱,悉心教导。同样,身体不舒服乃至生病时,我们也不能随便使用“暴力”——吃药动手术,不管身体接受不接受,都强加给它,这是不妥的。

2

其实,身体自身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有些小痛小病,不用医药,利用身体的自愈力就会治愈。也许我们有过类似的经验:不小心把皮肤蹭破流血了,但等你发现的时候出血已经止住了,过了几天,伤口结痂,再过几天,痂脱了,皮肤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一点痕迹都没有,这是你已找不到破损的地方了。

出血之所以能自行停止,就是因为人体有自愈能力。人体本来就是一个完善的系统,一般情况下,“矛盾”都可以内部解决,万不得已才需要借助药物。

3

人体的自愈能力也恰好体现了中医治病的一个知道思想:三分治、七分养。中医不主张过分依赖药物,因为药物不过是某一方面的偏性来调动人体的元气,来帮助身体恢复健康。但是人体的元气有限,如果总是透支,总有一天就没有了。而我们生下来活下去依靠的就是体内的这点元气,元气没有了,再好的药也没用了。

所以,不管是有病还是无病,对待身体就要像对待孩子一样,要用温和的方法,要懂得利用人体的自愈能力。



如果您还有更好的养生高招,欢迎在文末留言哦!

小安会将您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

PS.在今天的推送中,最后一条有福利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