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实录 | 职场人,1小时教你如何管理情绪?

 开心贝贝0704 2016-05-17

本文章出自2016年5月16日

黄仕明老师职场微课整理

了解更多课程信息

请在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心理公开课微信公众号

▼▼▼

推荐:黄仕明老师微信


精彩内容

每一个活生生的人,一定都会有情绪。其实情绪本身并不是问题,你跟情绪的关系才是问题,你管理情绪的能力才是问题,如何让情绪成为工作的动力才是问题。本次公开课,黄仕明老师将对大家投票票数最高的几个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案例解析和对具体问题的解答,讨论如何处理职场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助您管理职场情绪

案例一

案例情况:怎么样在有了负面情绪的时候一致性表达又能不损伤人际关系?


解答: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棒的觉察。我发现带着情绪的时候,我的表达会损害我们之间的关系,而我们身边的亲人就是我们情绪和压力的受害者,所以如果能够带着这样的觉察,怎样管理我们的情绪呢?我们来提供一条路径:

第一步:你要说出一个事实。

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

第三步:说出一个理由。


说出一个事实和说出一个判断是不一样的,如,“我们昨天吵架了”这是一个事实;“昨天我们吵架了,你不关心我”这是一个判断。请记得,说出一个事实只是说出发生的事情并不去论断。

看一个例子:“孩子,你超过10点未能回家”这是一个事实,他没有论断说“孩子,你不乖,这么晚还没有回家”。“孩子,你超过10点未能回家”,这就是说出一个事实。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我感觉到很担心” 这是我的情绪。第三步,说出一个理由,“因为晚上治安不是很好”。


所以我们现在做了一个一致性的表达:事实,感受,理由。这种表达是一种非常中性表达,不是一种自责、抱怨,避免对方为了保护自己而产生防卫,从而也指责我们。所以当我们能说出一个事实而不论断,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关于我这个感受的原因、理由,这些信息都是一个中立的内在感受,那对方就会有一个空间打开去沟通,而不是互相伤害。


   反过来一个例子是:“你信息”————你怎么这么晚也不回家?你知道我有多担心吗?你不是一个乖孩子。你这样做是不对的········那每一个你你你,所有的沟通信息都是指向对方的时候,他即使知道自己是不对的,那他也会为了保护他自己,而和我们去对立,去合理化他的行为。所以,为了能够去打开一个交流的空间,我们能够按照这几步去做一个练习,通常会有非常好的结果,尤其是在你有负面情感的时候,并且很正向的感受用这些方法去表达,也会给对方带来很大的帮助。


  “读感觉,说出来”,说出一个事实而不是判断,说出一个感受和背后的理由。很多时候我们是“读看法,说出来”、”读判断,说出来”,因为看法和判断很容易就引起对立,而感觉它是中立的不容易引起反抗。这些方式就会为我们之间打开一个流动的关系,而不是互相去伤害。


下面几句话:1.我觉得你好懒。2.我觉得你好脏。3.我觉得这条路好运。4.我觉得这孩子好聪明。5.这条路好远,我觉得好累。6.这个孩子好聪明,让我好开心。第一句和第二句是一个看法,第三句和第四句是以个看法,最后两句是“读感觉,说出来”:我觉得“好累”是身体的感觉,我觉得“好开心”是情绪的感受。所以各位“读感觉,说出来”不会伤害我们的关系,可是当你群势泛滥,你论断他人,就会伤害我们之间关系。

案例二

案例情况:每天上班都不起劲,不想与人交流,不想说话,怎么办?


解答:首先恭喜这位朋友,同样的,你对自己的现状,已经有所了解,这些了解和觉察是我们,改变的一个很重要出发的地方。有都很多研究发现,70%的人上班都是不快乐的,不开心的,我不知道各位是不是这里面的百分之七十的人。可是各位,我也不敢保证你下了班你就是快乐的。所以呢,快乐不是一种想法,而是一种能够去让自己变得开心快乐的能力。


首先我会问这位朋友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你说每天上班都不起劲,请问这个不起劲是一种怎样的情绪呢?他是感觉到无力吗?沮丧吗?还是其他的感觉呢?所以,如果你能够找到这个情绪的感觉是怎样,就可以去了解它背后的正面动机是什么,再做一些事情来满足自己,改变这样的能量状态。所以,你需要去觉察自己这个不起劲的背后是怎样的情绪,准确地描述它是很重要的。


每一个情绪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它在提醒你,你需要做出些改变了,如果你不改变,这个情绪是不会离开的。你必须能够从这个情绪里面,聆听到最深层的动机,或者做出一些改变,能从这个情绪里面学习到该学习的东西,这个情绪就可以离开了,所以,第一点读懂这个情绪,我会问你,当你上班感觉不起劲,不想和别人交流,那是一种怎样的情绪感觉呢?你有什么情绪呢?


我想在这里简单的谈一谈什么是正面动机。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个情绪和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比方说我啦,我要经常去外面去讲课,每次我都会感觉到焦虑、紧张。可是我有一个信念,这些情绪背后的动机都是正面的。所以我会对这些情绪去欢迎和沟通。担心、紧张、焦虑的背后可能就是他担心我失败,害怕我做的不够好,当我聆听到这样一个正面动机的时候,我可能会花更多一点的时间去做准备,一旦当我做出这些行动,那这个情绪就慢慢慢慢消失了。反而我带了很多的期待希望分享这么好的学问给各位。


非常重要的就是,先问自己,我在这个工作的地方,我有一种怎样的情绪呢?我需要有能够用我的方法去和他沟通,去聆听他的声音,然后我做出某些行为来满足这个需求,那这个能量就会改变。所以第一步就是,用言语表达你的情绪状态,这是我们关键的第一步!那么第二步,如何去管理这个些情绪?在下面的一些回答里面,我会找些时间带各位来做这些练习。

案例三

案例情况:工作中,对结果的期待值比较高,执行过程压力大,很焦虑,怎么调节?


解答:1、我们从这位朋友的问题里也可看出来 ,他的问题所在在哪里,很多时候我们会讲,问题就是解决方案。所以他说对结果的期待比较高,如果我们企图心很高的话,就很容易影响我们工作的过程和体验,带给我们很多的焦虑,压力也会很大。所以我说一个简单的调整就是,你要知道如何活在当下,在当下全情的投入,我们需要定一个高目标,可是目标定好了,你需要把它放下,把注意力带到当下。


2、我们活在第三维度的世界,你是需要有企图心、有目标的,可是这个目标和企图心定好了就把它放掉,然后退一步把注意力完全地放在工作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调整,你的注意力在哪里,你的能量就在哪里。如果你的注意力就在当下,你是不可能有压力的。有压力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想太多,头脑喋喋不休,我们总是不在当下,而总是在未来的焦虑里。



3、我们的头脑跑到未来的结果里,可是你现在要面对现在要做的事情了,你离开了当下,你在未来你就会有感到很多的焦虑,而专注在当下的事物它会让我们有更高的效率,通常让结果更好,就像刚才打出的这张PPT

成功就是起点      失败就是经验     过程就是结果     现在就是全部     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 


4、当我们遇到挑战的时候或者冲突的时候,遇到工作上一些大的任务挑战,通常会有2件事发生,第一件事, 你的头脑有很多的念头和想法,第二件事情就是,你的身体有很多情绪感受和压力。所以,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你需要能够把将念头和身体感受这2个部分,分开来处理,这同样也是回答第2个问题。你在工作上感觉到没有热情没有动力,不想去别人去交流,该怎么办呢? 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你需要把念头想法和情绪分开,这是管理情绪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


5、把这2个部分分开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需要能够回到源头。身体升起的某些感受焦虑、紧张、或者是担心、无力,这些感觉会影响我们的想法,我们就会论断、指责、逃避,这些念头的喋喋不休影响到我的想法。比如说我们跟别人沟通时,我们生气了,我就会有一个想法说,他不尊重我,可是事实上是你身体感觉生气了,因为有这样一种看法,他就是伤害我们的关系。


6、说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要回到源头,回到身体的感受来管理我们的情绪,当我们的情绪改变了,那我们的想法就改变了。也有些人会这样讲,那如果我的想法改变了那我的行为也会改变了,对,理论上说得通了,可是你也不难发现,讲道理很难改变一个人,我们道理懂,懂很多的道理,可是我们的行为很难改变。所以,韩寒不是说过这样一句话嘛:我们懂很多道理,可依然没法很过好这一生。


7、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从喋喋不休里面喊停,不要去演绎这些故事,现在把注意力带回到当下的事物上面,比如说呼吸。那下一步就是:当你能够从头脑里面回来,透过观察呼吸回到当下的时候带着这样一种当下感来观察我们的情绪比如说:现在在我的身体里面有一种闷闷的感觉,那我就去观察这个身体升起的情绪能量。那如实的观照他观察他不成为他,也不离开他。用这样一种方式正面地和情绪在一起,你就会发现过段时间就会超越这样的情绪

案例四

案例情况:当领导向下属发泄情绪时,下属怎样做才能既不受伤害,又不影响和领导的关系?


解答: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美国一个很著名的催眠大师史蒂夫,练了二三十年的合气道,他说在考核的时候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师父会把你推进一个房间里面,东南西北都有人攻击你,第一个标准你能够应付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攻击。第二个标准就是你的眼睛能够看到墙上写的那些字并念出来。师父说,如果你把所有的目光都交给敌人,还没开始打,你就失败了。所以不要把所有的目光交给别人,不要把你所有的注意力交给问题,交给其他人的看法,交给你的领导。你需要把一部分的注意力带回到你自己的中心。


合气道的师父会跟你说,如果你把所有的注意力交给别人,交给那一个攻击的点,你就会失掉中心,那你的马步就会不稳,别人就会攻击你。所以他说你还没开始打就失败了。当领导向我们发泄情绪的时候,请你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交给这样的一个攻击点。把一部分注意力带回身体的中心,比方说,在你丹田腹部这个地方。这种感觉有点像我们中国的功夫,所有开始比赛之前,我们都会说气沉丹田,注意力放在丹田里,另外再一步步分配,一部分注意力分配在其他人的身上,一部分注意力在自己的丹田里,让你的视野变的很宽广。


所以在这里我想,关于这个问题,你怎样不会把注意力全部交给别人,让这个对批评变的特别过敏带来伤害,同时又影响关系呢,那回归身心中正的概念是很重要的。你看到我打出来的两张PPT,第一张我们说教练COACH状态,COACH,教练的这个英文,把它拆开,C就是中正,回到中心。像我刚才说的,把注意力带回丹田,通常我们遇到挑战的时候我们会离开我们的中心,我们的眼睛不仅仅锁紧外在的事物。


现在回归你的中心,如果你和我一起做这个小练习,这个关于回归中正的练习,我们来简单地做一下,COACH,C回到中心,腹部的中心,O打开你的心,A觉察,觉察你自己,觉察他人,觉察外在,觉察内在,C和你自己有连接,和外在的事物有连接,H包容,保持在这个状态里。一旦我们做很多这样一种回归中心的联系,把注意力带回到身体里。当领导批评我,我和我自己在一起,你就不会对批评过敏,那这样我们处在中心,别人就没办法伤害我。


当然我再次提醒,这是一些练习,不是一个概念,你必须做很多次很多次的练习,让它成为身体的记忆,是很重要的。有一个合气道的师父,徒弟们说,师父你好厉害,我们发现你永远是在中心的,好稳定。师傅说,放屁,我经常离开我的中心,我经常失掉我的中心,只不过我回来比你快而已。我们说,你会失掉你的中心的,关键是,你需要很快让他回来,为了让你能够很快回归你的中心,你需要做很多很多练习,我认为,这是我们一生的练习。

案例五

案例情况:  解读(医生)压力及对策,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


解答:医患关系最近非常有挑战,经常在微信上看到一些搞笑的说医生上班带AK47,才感到安全。我想问你无论你做什么工作,压力和压力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在工作上,你主要的压力和压力来源是什么?写下三个主要的主要压力。你会写什么?你可以想一想让你产生压力的压力源是什么?第一个是来自领导的压力吗?还是职业生涯的压力呢?还是刚才提到的医生来自医患关系的压力呢?


我想跟你分享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压力的概念:永远不要去管理压力源,你只需去管理真正感受到的压力。压力源你根本无法处理完。今天可能你是财务压力,明天有可能是关系上的压力,大后天可能是职业生涯规划压力,你总是会有压力的。压力永远在你前面等你,你永远无法处理完压力源。你只能把注意力放在管理压力,你真正感受到的压力。


管理压力的前提:压力并不是问题,没有办法恢复才是问题。所以你一定有压力的,有压力才有动力。但是不堪重负的压力会让人疲惫不堪。如何找到正常的压力会让你找回弹性,让自己有空间和流动呢?也即是怎样恢复才是问题?


你做些什么可以让自己恢复呢?有很多恢复的方法,比如短期的恢复,透过运动释放,透过氧气呼吸。短期的恢复可以看电影,做运动,做一些体验等等你很喜欢做的业余爱好。


冥想练习也是很好的方式。冥想对我们恢复一个更好的弹性的水平有很好的效果,让我们更轻松,跟清明,更少压力,恢复到正常的水平有很好的帮助,这个称为短期恢复。


中期的恢复,比如在晚上好好睡觉。


长期恢复:用年假去度假,与大自然好好接触,与大自然接触会让人很轻松,感觉活着当下。


所以我会问你,你做写什么会让你压力恢复到一个正常的水平呢?我们不去处理压力源,我们去管理真正的压力。同时问自己:我做些什么会让自己感觉特别放松呢?看书吗?看电影还是和一个很棒的人交流?我并不会问:我什么时候才不会有压力,而是问:你做些什么能让你的压力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关键做什么事是有效的,你做什么让这些变得不同呢?


这一点让你明白压力和压力源的关系,那作为一个医生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呢?这里给你简单的小建议。在你进入到你家的小区,还没进家里之前,请你为自己做一个简单的小仪式:跟自己讲:现在我不是医生了,我进了这个门,我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我是我爱人的伴侣,我是我孩子的爸爸或妈妈,我是我父母的孩子。我要转换身份,我不再是医生,我是家庭的一员。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建议你用一个动词来描述,比如说:我是一个可以让这个家庭感觉到很开心的那个人,我是那个让我孩子感觉到更放松的爸爸妈妈,我的身份在进入这个们就是带着正向意图的身份。当你回到家里,你最想为你的家庭带来的最好的体验是什么么?这个正向意图是什么呢?今天我在我的家庭里的最想创造的额体验是什么呢?流动,亲密,敞开?当你进这个门之前,你做这个仪式,带着这个正向意图,回到家里那我相信一切都会改变。


特别致谢

笔录志愿者:林明珠,小言,戚侠,张跃

编辑:陈雨容,何秀平


2016年最新职场系列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