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于批改作文的一点意见 /管家琪

 江山携手 2016-05-17

如何批改作文,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有几点建议。(不过不知道是不是适合大陆的情况。)

 

   ˙老师不要沦为「缝补工」,不要一直辛辛苦苦地帮孩子们改错字、补漏字、顺句子、加标点符号,经常,老师改了半天,作文发回去之后,小朋友根本连看都不看,那老师所花的力气就白费了。其实这些事情都是孩子们自己该做的,我们应该要求孩子们养成多查字典、辞典,以及下笔之前先拟妥大纲、写完以后又能自己修改的习惯。

 

   ˙不要为作文打分数。我觉得打分数很容易产生误导;因为,大人基于鼓励孩子们的立场,分数总不可能打得太过严格或者应该说「太过真实」,结果一篇明明是一塌糊涂的作文,老师很可能还是会打上八十分啦、八十五分啦,如果刚好又碰到一个知足常乐的孩子,他很可能会觉得,八十几分好像也还可以了嘛。我觉得,鼓励孩子固然没错,但是太过廉价的赞美,其实对孩子来说未必是好事;一个人唯有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才可能会慢慢寻求进步,反过来说,如果经常都是自我感觉良好,那当然就不可能进步了。我们对孩子们毕竟是有责任的,不能整天只是哄着孩子们。

 

   ˙既然是改作文,那就应该还是要着重孩子作文的问题,比方说用字遣词、比喻、中心思想、文字是否流畅等等,而不要一个劲儿地胡夸乱夸一气,什么「你好可爱喔!」「你真体贴喔!」「老师好感动喔!」之类,以免模糊了重点。

 

   ˙所以,我也很不赞成要孩子们把日记天天交给老师,老师再把日记当成作文来批改,因为这很容易造成混淆。照说每本「日记」的读者只有一个,就是写日记的那个人,「日记」主要应该也是在一种心情的抒发和纪录,不适合当成作业,也不适合视为一种真正意义的作文。前几年不是就曾经发生过一个真实的校园纠纷:一个六年级的小女生,某一天在日记上发表了一些厌世的思想,甚至表示想跳楼,结果老师给这篇日记打了「甲上」,家长看到以后气坏了,立刻冲到学校去质问老师:「我的孩子说想跳楼,你居然给她『甲上』,难道是鼓励她真的去跳楼吗?」老师的解释是,因为那篇日记写得语句很流畅,也没有错字,所以才会给「甲上」,当然不是鼓励孩子去跳楼。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在批改上容易发生混淆的例子。

 

  ˙改作文时不要用红笔,用蓝笔。这本来是我自己的习惯,我在带小朋友写作营的时候,总是喜欢用蓝笔来批改作文,因为我觉得红色的批改在视觉上好像比较刺激,后来有一次我无意中读到一篇报导,说国外有科学家研究,红笔批改确实比较容易激起孩子受伤、排斥等情绪,但是蓝笔就温和得多,我这才知道原来用蓝笔批改还是有科学根据的。其次,我通常所谓的批改,只是把错字圈出来,再把不通顺、以及意思不清楚的句子画线,提醒小朋友自己去改。

 

   ˙我觉得卷面批改作文,就是说如果只是写上「构思新颖」、「立意良好」或「主题不明」、「缺乏重点」等评语,不会有多大的效果,可是如果能在看过孩子们的作文之后,面对面的和他们交谈一下,效果就会好得多。因为,孩子们的作文经常都是话只说一半,还有一半藏在肚子里,懒得说、或是忘了说,很需要老师的提醒和引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