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2P“信息中介”“信用中介”孰优孰劣

 昵称21921317 2016-05-17

中国互联网金融圈总是一惊一乍。P2P鼻祖LendingClub股价大涨时,圈里竞相吹捧“信息中介”模式高大上。最近LC内忧外患,股价大跌,“信用中介”模式似乎又咸鱼翻身了。

 

两种模式到底孰优孰劣?信息中介死得快,信用中介死得难看。

 

支持信息中介模式高大上的说法很多,这种比较重要:平台赚取的是无风险服务费。即使将来出现坏账,平台在法律上也没有义务代偿。平台赚了钱,可以安心放进口袋,不用吐出来。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俗话说得好:“富贵险中求。”金融的核心是风险控制,平台不想承担风险,就得牺牲利润。牺牲利润还是小事,信息中介模式对管理层、运气要求太高了,一不小心犯错、倒霉,就会万劫不复。

 

举例说明:平台收集借款人数据,模型计算,拒绝一部分申请,同意一部分并区别定价,最后放贷1亿元,期限1年,平均利率加(服务)费率为20%。借款人只知道成本是20%,不关心到底是利率还是费率。

 

平台通过模型推算,这批贷款预计坏账率5%,可回款1.15亿。可是,平台没有资金放贷,需要找出借人,协商怎么分将来的回款。

 

方案一,信用中介:“这批贷款预计可回款1.15亿,你现在给我1亿,不管将来回款多少,1.1亿是你的(年息10%),剩下的是我的,不足1.1亿我倒贴。”

 

方案二,信息中介:“这批贷款预计可回款1.15亿,你现在给我1亿,不管将来回款多少,0.05亿是我的(服务费率5%),剩下的是你的。”

 

显然,方案二对平台更有利,旱涝保收。但是,出借人也不傻,他们会担心平台恶意低估坏账、高估回款。即使平台没有恶意欺诈,回款也不确定。出借人即使是专业机构,也主要根据以往各批贷款回款情况,推测当前这批。根据当前这批借款人原始数据,建立模型推测回款,这是LC核心机密,不可为外人道。

 

想让出借人承担平台道德风险、用户信用风险,就得支付溢价。风险越大,溢价越高,平台利润越低。LC想要挣钱,就得控制平台道德风险、用户信用风险,以降低风险溢价。理想的情况是,各批贷款回款稳定,和预计极接近。

 

这次LC被指造假,后果严重。出借人更担心平台道德风险、用户信用风险,并要求LC支付更高溢价,有些银行甚至开始拒绝与LC交易。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截止目前,LC各批贷款回款稳定,平台、出借人皆大欢喜。可是,经济周期冷酷无情,金融风险层出不穷,将来万一几批贷款回款不如预期,导致出借人亏损,LC就尴尬了:说好了是信息中介,不能自掏腰包补偿出借人;但是,继续放贷还需要出借人,怎么让他们相信这批贷款能够稳定回款呢?

 

即使是百年历史的大银行,经营抵押贷款,都无法保证贷款每年、每月稳定回款,需要以丰补歉。LC经营的是无抵押贷款,面对的是信用较差的用户,但是无法跨期调剂,不能犯错,不能倒霉,这要求太苛刻。

 

LC如果坚持信息中介模式,可能某天突然死亡。那是不是说,中国特色的信用中介模式更好呢?当然不是。如果是像银行一样名正言顺的信用中介,资本金、准备金、存贷比受约束,问题不大。可是,中国P2P以信息中介之名,行信用中介之实,不出事还好,一出事就是大事。

 

“真正的P2P不会出问题。”信这话的都是外行。简而言之,平台向借款人收取利息、费用,支付理财利息、运营成本之后,剩下的钱会尽量多给自己作服务费,尽量少留作风险准备金。

 

其后果是:平台需要不断扩大交易规模,让后面的用户为前面的坏账买单;平台将坏账匹配给用户,击鼓传花;平台名义上的待收规模很大,但是质量越来越差。一言难尽,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只有圣人才能经营P2P平台》。

 

放弃理财端,让贷款端成为银行的子公司或部门,可能是P2P平台较好的出路。

 

相关阅读:

 

只有圣人才能经营P2P平台

 

只有圣人才能经营P2P平台,因为诱惑大、陷阱深——包括完全合规经营、不自融、不做资金池、不期限错配、资金第三方托管的老实平台。

 

一、P2P平台怎么挣钱?

 

P2P诱惑大,是因为来钱快——“它来得那么快来得那么直接”。模拟一下现实场景。

 

CFO报告CEO:“昨天理财产品销售1000万,放款800万,公司服务费收入100万,风险保证金账户收入100万。”

 

一天就收入100万,生意太美妙了,那前一天发生了什么?出借人(理财用户)在网站或APP上看到理财产品,期限1年,年化收益12%,额度1000万,很快抢购一空。这些钱通过第三方支付,转到借款人(贷款用户)托管账户,并暂时被平台冻结。借贷合同生效,贷款用户有义务在1年之后还款1120万。

 

借款本金是1000万,但是贷款用户到手的并没这么多。平台先提取100万服务费,再提取100万风险保证金。也就是说,贷款用户实际获得贷款800万,1年之后要还款1120万——年息40%,远远高于理财用户享受的年息12%。

 

这个时候,皆大欢喜:贷款用户解了燃眉之急,虽然贷款成本高;理财用户抢到了年息12%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平台获得100万服务费收入。美妙的是,法律上讲,平台只是中介,并没有还款、担保义务。如果贷款用户违约,只需用风险保证金账户余额垫付即可。

 

1年之后,贷款到期。只要坏账率不超过风险保证金覆盖率100/1120(约9%),还款加风险保证金就够兑付理财产品。坏账和逾期有区别,本文不细究。平台之前收入100万服务费,扣除工资(包括提成)、房租、广告费等成本,就是利润。

 

二、怎样区分P2P平台好坏?

 

好的P2P平台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和成本,创造多赢局面。遗憾的是,“包子有肉不在褶上”,一个平台好不好,外人看不出来,甚至绝大部分公司员工也看不出来,只有核心高层知道。

 

P2P平台好坏的金标准是,贷款坏账率是否低于风险保证金覆盖率。这两个数字各大平台基本上都讳莫如深,即使公布,大家也都不信。而且,也没有哪家平台重点宣传这个,因为这太专业,大部分理财用户看不懂,看懂了还更麻烦,平台很难证明数字的真实性。

 

理财用户能看懂什么呢?高收益、雄厚背景、豪华办公楼、大手笔广告……用户想要看什么,平台就给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三、P2P平台做大有何风险?

 

试问哪个经营者不想做大平台?要想做大,就得砸钱,钱从哪儿来?融资、服务费。能融资的凤毛麟角,大部分平台只能想办法挣服务费。服务费=交易额*费率,要么扩大交易额,要么提高费率。

 

回到前面的场景,贷款用户实得800万,1年之后需要还款1120万(实际回款低于此数),负担320万。理财利息120万,服务费100万,风险保证金100万。

 

以交易额1000万为分母,贷款负担率32%,理财利率12%,服务费率10%,风险保证金率10%。

 

公式在此:风险保证金率=贷款负担率-理财利率-服务费率。

 

扩大交易额,通常情况下贷款坏账率会上升。同时,贷款客户、理财客户、公司员工都会对价格作出反应,要想做大,就得降低贷款负担率,提高理财利率,提高服务费率以支付各项成本。结果只能是,风险保证金率下降。

 

交易额扩大,贷款坏账率上升,风险保证金率下降,风险开始积累。

 

贷款用户只关心负担率,理财用户只关心利率,至于服务费率和风险保证金率怎么分配,平台可以自行决定。服务费是平台的收入,平台可以自行决定怎么花,风险保证金只是平台代管的,只能用于覆盖坏账,所以平台一般会将风险保证金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够用就行。

 

四、P2P平台如何掩盖风险?

 

贷款到期,平台需要兑付理财1120万,一分钱都不能少,平台还需要回收贷款1120万。如果坏账金额低于100万,风险保证金账户就有盈余,皆大欢喜。如果高于100万,这窟窿谁来填?

 

选择一:告诉理财用户,因为贷款坏账率太高,风险保证金账户出现亏空,平台无法足额兑付。很少有平台这么做,因为这意味着刚性兑付打破,平台只能关门,团队解散,老板退出江湖,太需要勇气了。

 

选择二:虽然在法律上不是债务人、担保人,但是平台用自有资金悄然代偿,以维护理财用户信心。这种做法是值得赞赏的,但是如果窟窿太大,而平台自有资金太少,有心无力。

 

选择三:假如坏账高达200万(坏账率18%——不算高),风险保证金账户出现100万窟窿,平台或无心或无力代偿,却想维持刚性兑付,怎么合法操作?再发3000万理财,放2400万贷款,这样风险保证金账户可收入300万,解了燃眉之急,平台还可获得300万服务费。如果平台风控强、运气好,坏账率降下来了,1年之后皆大欢喜。即使风控不强、运气不好,1年之后还可如法炮制。这样操作不仅合乎法律,而且合乎良心:要对用户、员工负责。

 

如果平台选择第三个方案,外人看不出来。审计平台财务报表,发现平台很可能是盈利的,只要服务费收入大于成本。待收贷款(债权)和待付理财(债务)金额、期限一一匹配。风险保证金账户余额一直在增加。唯一的破绽是,坏账也进入债权池,被匹配给新的理财用户——外人看不出来。

 

企业经营者往往充满冒险精神,成功了就是企业家。经营者的冒险精神也是受约束的:首先受制于资本金,股东的钱就这么多,花完了想冒险也不行;有的企业还可借债维持,直到借不到债;P2P的问题在于,平台及经营者在法律上不需要对理财用户负责,而事实上却在用他们的钱冒险,而这种冒险既缺乏约束,又不容易被发现。


来源 | 零壹财经 曾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