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格调——新时代全形拓专场| 泰和嘉成2016春拍预览

 象島閒人 2016-05-17

新格调——新时代全形拓专场

预展时间:2016年05月19-20日

拍卖时间:2016年05月22日 

预展、拍卖地点: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8号 亮马河大厦.万黛厅.紫金厅


全形拓,因为一比一地拓印器物的形制与花纹,有人称它为比照相还真实的古老技艺。因为照相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器物的尺寸,而全形拓却是按1:1的比例完整保存了器物的样子和尺寸。

自宋代金石学兴起,迄乾嘉以降,文人士大夫莫不以考证三代文字为尚。但在二十世纪初,照相技术仍未曾普及,传递青铜器形制主要是以摹绘为主。墨拓之法,始于六朝,最早是用来拓汉魏石经及秦刻石,历唐代以后大行于世。宋初,遂用以拓古器文字。

与一般的墨拓只是平面拓印不同,'全形拓'又叫立体拓、图形拓。是在一张平面的拓纸上传达出立体的器物图像。“全形拓”最早出现于清代嘉道年间,江苏镇江焦山寺有尊焦山鼎,入清以后,不少文人学者对此鼎铭文加以考释题跋,尤以翁方纲的《焦山鼎铭考》一书,使得此鼎名声大振。于是,焦山寺住持六舟和尚以灯取形,把该鼎的尺寸量好画出轮廓,再以厚纸做漏子,用极薄的六吉棉连纸扑墨拓制成“全形拓”,颇受藏家青睐。金石家阮元知晓后,便邀六舟和尚将自己所藏三代青铜器制成“全形拓”,以飨友人。

拓制彝器全形,始于马起凤。《金石屑》一:三三录有一件汉洗,马氏题记说明是戊午( 1798 )六月十八日所做。马起凤的学生六舟得其传授,阮元称为'金石僧',六舟学生李锦鸿也长于全形拓。此外,张廷济编纂的《清仪阁金石文字》中,也有收有几件青铜爵全形拓。全形拓的技法在初始之际,通常选择器物小件且线条纹饰简单,习惯以平面的拓法来做立体拓,不讲求透视,也分不出阴阳,如同由木刻印成。

清代的金石学家陈介祺,是全形拓发展的关键性人物,他是山东潍县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乙巳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不久弃官归里,终生未再出仕。他大量收集青铜器及玺印封泥等,常与其他学者应酬往来,互相交换资讯、定期切磋。而交流方式主要以拓片传递。因此,陈介祺大量制作拓本,也不断研究传拓技法。所谓潍城形拓,多半事先做出实物大小相同的画拓稿,再浸木制版,进行传拓,整个过程要求精致、细巧、轻盈、洁净。毛公鼎曾由陈介祺收藏,他所拓的毛公鼎全形拓就是一绝,传世数量不多,极其珍贵。

 西方的素描透视方法传入中国后,应用到传拓上,使得全形拓作品在透视上较为准确、明暗深浅也都掌握较好,在明暗之间还以渐层处理,光线十分自然。周希丁为此中代表人物,他拓过陈宝琛及罗振玉等名家的收藏。对此,陈邦怀曾评论道:'审其向背,辨其阴阳,以定墨气之深浅;观其远近,准其尺度,以符算理之吻合。君所拓者,器之立体也,非平面也,前此所未有也。希丁的大弟子傅大卣及其子傅万里都得其真传。此外,马子云及其弟子纪宏章,也都长于全形拓。

 可以说,在影印照片没有普及的时代,全形拓作为金石学图像传统的一部分,曾阶段性的起过传递器形图像的功能。就艺术而言,全形拓也应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两本以全形拓为主的著录《澄秋馆吉金图》( 1931 )、《栘林馆吉金图识》(1940 )印刷出版,可以看到,照片未必能取代精好的全形拓,因为全形拓中蕴含传拓师的巧思及细腻,是新技术无法取代的。在金石学研究之外,青铜器全形拓也与绘画结合,成为清末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画坛上独特的一个门类。传统绘画中的'博古画'是结合古器物图形及花卉蔬果等配制而成画面。古物处理或是直接勾画器形,或是以器物全形拓直接安排在画面上,加上折枝蔬果点染花卉,传达出一种古意盎然的趣味。纸本传拓的古器物图形,做为一种半成品,介入画家的创作过程中,收藏家、传拓师及画家三方联手合作,器精、拓精、画精,共同完成一件艺术品。

全形拓发展至今,名工辈出,新视角新思路,所拓实已不让古人。解放后文博事业大力发展,青铜重器频出,题材也多有创新。今精选新时代名家精拓作品集于一场,精彩辈出,所拓器物品种多有超出古人处,尤其奇石的全形拓,为古时所未有。精金良墨,传承千载,可不宝诸!


LOT1595     汉永元五年弩拓本




LOT 1596    秦诏量拓本




LOT 1598    周邾君匜拓本




LOT 1600    商周彝器全角集拓本




LOT 1631    奇石全角拓四条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