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新教育初中家长眼中的王志江校长

 阳光满城6536 2016-05-18

 一位新教育初中家长眼中的王志江校长

雨农妈妈

    我一直深信,有些人即使你和他朝夕相处也始终和他形同陌路,而有些人,你即使和他未曾谋面,却早已把他当你生命中最珍贵的朋友之一了。我对王志江校长的感情就是如此。这话当然有些矫情,但是,有时我们会发现所谓的矫情在那时那刻是那样的恰如其分。

    毫无疑问,对学校的好感直接引起了我对王校长的微博的关注。2013928日立校日的邀请函一到我手中,我就被它吸引住了。共四页,每页右上角是学校的LOGO,配以“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封面是隶书“邀请函”,第一页是邀请词,具体的我已记不清了,但措辞非常典雅,谦恭给我很深的印象。第三页是校歌《天地花开》,语言优美,意境悠远:

                        皇城南,卢沟畔,丰草月半弯;

                         玉兰花开腊梅落,常春藤蔓蔓。

                         仁为先,识自然,学圆惑为边;

                         知我天命亿万年,花开天地间。

    可惜那时我并不知道是歌词是王校长所为,还以为是请的哪位高人做的呢。最后一页是立校日议程。这样的家长会邀请函实在太特殊了,也设计的太有文化了。因为我早已习惯了孩子整个小学时代带来的家长会通知书---白纸黑字,只告诉时间地点。

    王校长的发言,简短而深情:讲了讲丰二的历史。

   当然,我最最吃惊的是立校日居然没有一位领导参加,参与者就是学生、家长、老师、王校长本人和后来我才知其姓名,令我折腰的教育专家干国祥老师。

嗯,这绝对是当前中国学校的“异端”。而我,一向自觉远离主流,偏爱“异端”,进而偏爱这所“异端”学校的校长,我突然想了解了解他。

于是进入了他的QQ空间。这家伙很自恋呀!居然用自己的照片做QQ头像,你又不是水瓶座嘛!我觉得有点好笑的同时也觉得他心态很年轻,空间里他的照片一张张都阳光明媚的像个大男孩。嗯,有这样有活力的校长,学校也一定会充满活力的。我想。

我百度二中,很自然地找到了王校长在国旗下的讲话:《一位公民的反省》。里面有段话我至今想起来都热泪盈眶,感慨万千:我还想在此公开做出一个承诺:如果你因为救助弱小或者见义勇为而遭到恶意诬陷,我会与学校的特聘律师一起免费为你打官司;如果你遭到讹诈或输掉官司,我会动用学校的MVVS基金,也就是校长基金,替你全额赔付。而且,我要特别说明,只要你是二中人,就算将来你毕业了,这个承诺终生有效!”

真是个有血性,有担当,有气魄的男人!我不信在这样的学校学习的孩子会冷漠、自私、会背信弃义!

  我开始高兴我家孩子能在这样的学校学习了。

      我看到网页里他头上一堆闪光灯头衔,不过,一向虚无的我更愿意把这些闪光的东西看作玻璃碎片,也许有人会说我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呵呵,随便吧,我一介草民,无德无能,还在乎别人的说三道四?但我看重他对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的深入研究和解读。说起来惭愧,我还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才关注他的学术方向的,因为我认为我和孩子的父亲在辅导孩子的初中各科课程方面问题都不大,但唯独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不懂,怕自己不能和自己将要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做顺畅的沟通。既然校长一直在研究皮亚杰等心理学大家,遇到教育孩子的问题可以向他求教。我还喜欢哲学,当然不能和王校长相比,他所读和解读的哲学书籍都是为使学生们获得更好的教育,故他解读海德格尔,维果斯基等等,而我则纯粹因为喜欢那些富有个性的哲学家而喜欢他们的作品,譬如尼采、福柯,至于其他哲学家的思想,都是由于很早以前还算认真地读过一套西方文艺理论批评史,泛泛知道一些而已,所以,我对王校长的喜爱就是一个普通木匠学徒对鲁班的喜爱。

  不久,我就遇到了一个困扰我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别的应试学校可能根本不算什么,但在十分重视艺术、体育的新教育学校,我怕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艺术、体育都发展得不太理想,尤其是吹竖笛——在诸种乐器中最简单的乐器,他愣是连很久连一个简单的曲子都吹不成调,居然在立校日那天在班级群里滥竽充数。但奇怪的是他很喜欢听古典音乐,尤其爱听很多人都听不下去的交响乐,而且只要一听就能准确地记住主旋律。见王校长也在新教育初一群里,我就试着给他留言问他孩子的这种情况怎么回事,。我原想他这么大一所学校的校长可能根本没时间也没心情看群里的情况,更懒得回答家长对这类看起来毫不重要的问题,没想到很快他就回我了,而且显然是专业水平的答案:孩子还小,还有多种可能性,他学不会简单的乐器不代表他就是乐盲,说不定有一天他突然开窍了,还能成为音乐家呢。耐心点: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呵呵,这是我第一次和他交流。一下子让我感觉他就是我身边触手可及的一位老朋友。

我无法具体而详实地列举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何以形成,但我想,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他的人格魅力必然和他对事业,对理想的孜孜追求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王志江校长的人格魅力当然和他的平易近人,(我都忘了从什么时候也开始像他的其他好友一样叫他“江子”,且特顺口,叫他“王校长”反觉别扭)低调行事,学识渊博有关,但我对他的敬仰却很大程度上由于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认真和高度的热忱,—句话:对新教育坚定的信仰:他在一篇微博里说:

明天,跟皮鼓兄一起再次去罕台,今夜竟无眠!小时候只想不挨饿;后来上大学,只想靠自己养活自己;再后来,想做一个好老师;再往后,梦想着创造一所好学校...而今天,我只愿卷入一个伟大的团队,去缔造一个海市蜃楼,不问结果,甚至恐惧所谓的结果,只求朝向和行走,在劳绩中,死亡,亦歌唱!

书生意气!他虽然懂“路漫漫其修远兮”,但以为只要自己脚踏实地走下去,就有希望。

唉,江子!我原以为你所谓的“海市蜃楼”只是为行文方便顺手拽过来的词汇,没想过竟会一语成谶!

我觉得不是新教育孩子的家长很难想象一个家长能受新教育,一位新教育学校的校长多大影响。

老实说,我自从入职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我一直觉得我人生的方向就是错的,仿佛越努力在错误的路上就走的越远,但安逸的生活又使我不愿改变现状,所以我的人生基本上就是混天熬日子。且由于幼时的磨难和天性的悲观,我总的来说虚无冷漠。

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我原本略知一二,但我从未想到过它会和我的生活发生任何联系。江子身体力行地解释“向死而生”,虽然明知人最终要死亡,但要歌唱着走向死亡。更通俗地说是“在路上”,要活的有意义。江子活着的意义就是投身新教育,“......守护人之为人的那颗敏感的、活泼泼的原初之仁心......”(江子语)。他又说:“当我们遭遇一个孩子的时候怎么办?一句话: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前者意指:我们不是诊断和培养‘精英’,而是引导每个孩子热爱自己所任教的学科;不是培养诗人、小说家、不是培养数学家、科学家更不是培养画家、歌唱家、运动员,而是以自己对本学科的热爱引到孩子们去热爱这门学科,并不断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孩子们能不能成‘家’,永远是他们自己的事,而我们永远要充满敬畏地守住阵地,且谨防越界!后者意指: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但每一片都能遮天蔽日——‘上帝’安排我们做教师,也就剥夺了我们成为 次品检验员’的可能,唯有小心翼翼地保护、极尽虔诚地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与发展,在这条唯一的通往灵山的路上,我们将帮助孩子们认识到:未来的运动员和科学家在接受鲜花和掌声时,也能报世界以责任、爱和悲悯;未来田间的农民和流水线上的工人,也能铭记自己也是天地间的杰作,生命的意义和尊严与物理和空间位置无关”

他为了守护孩子们那颗原初之心,为了孩子们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铭记自己是“杰作”真是呕心沥血,我经常看到他在午夜发的微博,大多不是自己所读教育、哲学类的读书心得,就是鼓励同仁或激励自己。

新教育的美好在孩子身上的尽情绽放无疑让我更加震撼,更加体会深刻真切。

春节从老家返京时正值大雪,早五点的天黑黢黢的,简直伸手不见五指。我们一家人在路边等车。孩子说:“妈妈,你有点失策呀!这么冷你都没给我买副手套”

“你可以揣手呀。”

“多失风度呀。”

“这么黑的天谁看得见呀?”

“风度不是做给人看的。”孩子说。我一时汗颜。

优雅的风度渐渐在一个初中孩子的身上显现出来。他走路时再也不弯腰驼背了,他说话时能正视人的眼睛了。他演话剧时多么自信从容!

更美好的是他已逐渐学会了悲天悯人。

我记得他还蹒跚学步的时候就追着踩猫尾巴,但他现在主动喂养流浪的猫、狗。他说他也要像他的老师波哥一样,只要见了乞丐,就会停下匆匆的脚步给他们钱。

他得意地跟我说:“王校长给我们上康德哲学呢”

“你听得懂吗?《纯粹理性批判》我连碰都不敢碰呢”我有点吃惊,心想:“江子呀,江子,给初中的孩子讲康德,你也太胆大了。”

“当然听得懂,很有意思!我们课下讨论得可热烈了”。孩子说。

“是吗?我也想当你们校长的学生。”我对孩子羡慕极了。”“可惜,等你们政治老师休完产假,你们就不能上校长的课了,太悲惨了。”

“校长老上政治老师的课,政治老师不就失业了吗?那样更悲惨!”

 虽然孩子的成长给了我很多感动,我这次还是又一次被孩子那颗纯真的为他人着想,不顾自己私利的心所感动。这都是新教育的结果。孩子经常跟我说:“妈妈。我能在新教育上学真是太幸运了。”其实,作为一个家长,我更加觉得幸运。

那天一向头一挨枕头就梦周公的我,久久难以入睡,给江子,也给所有新教育的老师们写了一首诗,可能诗写的不好,但那颗热爱新教育的心却是那样的真诚、热烈:

 我仰望星星的时候
 
   看见你的身影
     胸中涌起风暴的回响

     跟着你
     在麻花般的街道里一路前行
     我看见一方小小的橱窗上种满了蜡烛
     你伫立那里,如一尊雕像
     我听到
     里面的每一块石头都在歌唱

     我不断地虚构你
     就像孩子不断地虚构他第一朵蔷薇
     画着,画着
     就嗅到了芳香

我开始改变了,首先我不像以前那样读书只为了从书中找一片净土安放我那颗绝望的心,而是开始学着聆听古圣先贤从心底发出的声音,并试着与之对话;我开始自己也写点什么,并坚持写下去,虽然成为文学家的希望渺茫,但我满足于自己每一天一点点的进步;我开始认真地工作并渐渐体会到工作所带来的充实感,我还渐渐开始学会宽恕那些伤害过我的亲人,陌生人。

一直以来我和母亲心存芥蒂,但我现在学着理解母亲,原谅母亲的过错。每逢假期我都会回千里之外的老家去探望她,也学会了经常给她打电话嘘寒问暖。很多年以来,我恨那些在我幼时欺凌我的家人的邻居,现在我已释怀,见了面也能愉快地打招呼了。

我和孩子都在进步,当然,很多时候是孩子拉着我不得不前进。

江子,此时,面对你被停职,孩子们不知所措的眼神,面对将要夭折的美好,我不能无动于衷,因为你,你们新教育已经教会我:做真正的人,人格独立,担当责任,悲天悯人,永远和正义,美好站在一起!

于是,我拿起笔写下了上述很不成熟甚至有点繁琐累赘的文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