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澜的湖南湖北之旅(中)

 丰少少爷 2016-05-18

蔡澜的湖南湖北之旅(中)

从湖南的长沙,到湖北的武汉,只要一小时二十六分钟。国内高速铁路的发展,令到武汉为中心点,从前被认为交通不发达的工业城市,当今已成为了旅游都市了。

高铁的发展惊人,速度不必说,车厢是干净的,座位是舒适的。一等和二等的分别,只是前者的腿部位置更为宽阔而已,而从长沙到武汉的票价,一等只是二百六十四块半,二等则便宜了一百块钱,怎么说,票价比日本的新干线合理得多。

很安稳地运行,不觉摇晃,只是靠门空位上有数张塑料矮櫈,咦,是干什么来的?一问之下,才知道给买不到座位的客人坐的,而塑料櫈子是谁供应?谁带来?就问不出所以然来了。

湖北话很像四川话,但在车厢中听到的方言,就一句都不懂了。妇女们大声在手提电话中交代家佣琐碎事,几条大汉的对白听起来像争执,这一小时二十六分钟的车,没法子休息一下。

长沙的火车站建得美轮美奂,武汉的也一样,网友张庆和她的同伴小蛮来迎接,是《大武汉》杂志的主编,同时来的还有「崇文书局」的公关经理熊芳。

行李可推到停车场,和各大机场一样,国内的机场,只有重要人物才可把车子停到出入口接送,一般客人,不管风雪有多大,总得走一大段路,才到停车场。

车子往城中心走,看到大肚子的烟囱,像核子发电厂数十米高大的那种,才想起这是武汉钢铁厂,读书时课本也提起,武汉是中国重工业基地。

酒店在江边,五星级的马可孛罗,这几年才建的,我记得上次来武汉,已是十多年前的事,当年由电台主持人,名字不容易忘记,姓谈,名笑,他是市中名人,开了车子,到处停泊,也没人去管。当时恰逢夏天,大家都把很大张的竹床搬在街上,一家大小就那么望着星星睡觉,问张庆还有没有这回事,她摇头,说星星也看不见了。

这次同行的还有庄田,她是我微博网上的护法,特地从广州赶来,还有网上蔡澜知己会的长老韩韬,他是济南人,在长沙读博士,和太太一起来,一群人分两架车,浩浩荡荡来到酒店,把行李放下,先去酒店的餐厅医肚。

如果你稍微注意,就知道武汉人最喜欢吃的,就是鸭脖子了。也不顾餐厅同不同意,张庆的同伴小蛮就把一大包鸭脖拿出来。

肚子饿,菜没上,就啃鸭脖子,我对那么大块的鸭颈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最多吃的是天香楼的酱鸭,脖子部份也切得很薄,仔细地咬出肉来。这里的,酱料有点辣,友人都担心我吃不吃得了,她们忘记我是南洋人,吃辣椒大的。

味道不错,同样卤得很辣的是鸭肠,我还以为鸭脖子是湖北传统小吃,原来是近十几年才流行起来的,大家爱吃颈项,那么剩下来的肉怎么处置,原来真空包装,卖到外省去也。

食物也讲命运和时运,十多年前来时,流行吃的是烧烤鱼,用的是广东人叫为生鱼的品种。这种鱼身上有斑点,身长,头似蛇,故外国人称为 SNAKE HEAD FISH,东南亚和越南一带卖得很便宜,至今,武汉的街头巷尾,已少见人家吃了。

这次行程排得颇密,也是我喜欢的,既然出外做宣传活动,就得多见传媒多与读者接触,我这几天的肩周炎复发,睡得不好,但还是有足够精神和大家见面。

第一场安排在「晴川阁」举行,崔灏的名句「晴川历历汉阳树」描写的便是此处,当天下着毛毛雨,张庆担心这场户外活动会打折扣,我倒觉得颇有诗意。这地方我上次来过,有些名胜是去了多次都记不起,这次我一重游即刻认出,想想,也是个缘份吧。

搭了一个营账避雨,但是等到读者来到时雨已停了,现场气氛热烈,所发问的题目也多是有高水平,我问怎认识我,是通过电视的旅游节目,还是看过我的书的?答案是后者居多。

活动后就在「晴川饭店」吃,地点在晴川阁后花园,由一群志同道合的文人雅士合办,布置得并不富丽堂皇,但十分幽雅。主人很用心,当日专诚顾了一艘渔船,在长江中捕获河鲜,有什么吃什么。

菜单有传统的周黑鸭、凉拌野泥蒿、洪湖泡藕带、长江野生虾、莉莎霞生印、沔阳野山药煮桂鱼丸、乡村野蛋饺、花肉焖干萝卜、腊肉菜薹、黄坡炸臭干子、野蕨芹炒肉丝、野藕炖腊排、鸭片豹皮豆腐、腊肉煮豆丝,还有记不得的多种小吃与甜品。

未去湖北之前,我对闻名已久的洪山菜薹大感兴趣,菜薹就是广东人最熟悉的菜远,也叫菜心,但洪山的,梗是红颜色,红色菜梗的菜心,在四川各地也有,香港罕见,只在九龙城一家闻名的药店旁边的菜档子有售。这种菜心很香,吃起来味道又苦又甜,口感十分之爽脆,可惜当地人说已经「下桥」了,这是过时的意思,学到这两个字也不错,下回遇到湖北人,就能用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